- 年份
- 2024(12967)
- 2023(18964)
- 2022(16200)
- 2021(15064)
- 2020(12668)
- 2019(29161)
- 2018(28696)
- 2017(54842)
- 2016(29278)
- 2015(32986)
- 2014(32789)
- 2013(32291)
- 2012(29747)
- 2011(26677)
- 2010(26742)
- 2009(24822)
- 2008(23396)
- 2007(20628)
- 2006(18195)
- 2005(16002)
- 学科
- 济(115870)
- 经济(115736)
- 管理(83315)
- 业(78255)
- 企(66509)
- 企业(66509)
- 方法(53246)
- 数学(45291)
- 数学方法(44593)
- 中国(36201)
- 财(31539)
- 农(30322)
- 融(29807)
- 金融(29805)
- 银(28019)
- 银行(27959)
- 行(26893)
- 业经(26836)
- 学(26464)
- 地方(25018)
- 制(23745)
- 理论(22376)
- 贸(21345)
- 贸易(21327)
- 易(20705)
- 农业(20436)
- 务(19757)
- 财务(19665)
- 财务管理(19626)
- 和(18722)
- 机构
- 大学(410494)
- 学院(406372)
- 济(161239)
- 管理(158154)
- 经济(157616)
- 研究(137608)
- 理学(136474)
- 理学院(134985)
- 管理学(132222)
- 管理学院(131515)
- 中国(108447)
- 京(88224)
- 科学(85251)
- 财(76049)
- 所(68376)
- 农(66395)
- 中心(64669)
- 研究所(62285)
- 业大(61151)
- 财经(60304)
- 江(59520)
- 北京(55856)
- 经(54895)
- 范(53965)
- 师范(53338)
- 农业(51982)
- 院(50660)
- 经济学(49248)
- 州(48902)
- 财经大学(45256)
- 基金
- 项目(279487)
- 科学(219147)
- 研究(203124)
- 基金(202480)
- 家(177314)
- 国家(175851)
- 科学基金(150811)
- 社会(127052)
- 社会科(120402)
- 社会科学(120367)
- 省(108796)
- 基金项目(106442)
- 自然(98849)
- 自然科(96553)
- 自然科学(96526)
- 自然科学基金(94756)
- 教育(94329)
- 划(92114)
- 资助(84310)
- 编号(82482)
- 成果(67262)
- 重点(63378)
- 部(61332)
- 发(59403)
- 创(58070)
- 课题(57468)
- 创新(54196)
- 科研(53793)
- 教育部(52740)
- 大学(52552)
- 期刊
- 济(173899)
- 经济(173899)
- 研究(122186)
- 中国(81787)
- 学报(67217)
- 科学(60148)
- 农(59413)
- 管理(58998)
- 财(58408)
- 大学(51575)
- 教育(48986)
- 学学(48007)
- 融(46174)
- 金融(46174)
- 农业(40468)
- 技术(36920)
- 财经(29497)
- 经济研究(28202)
- 业经(27540)
- 经(25358)
- 图书(23268)
- 问题(22321)
- 业(21009)
- 理论(19601)
- 版(19117)
- 科技(19012)
- 技术经济(18986)
- 贸(18107)
- 实践(17885)
- 践(17885)
共检索到609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宇 郭新强 干春晖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市场特征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构建研究金融集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构参数的校准和贝叶斯估计,政策实验分析发现:(1)降低金融从业人员所得税、投资者的金融资产所得税和金融营业税有利于金融集聚,永久性税改政策有效性最强;(2)实施鼓励金融创新为主的战略,有效促进金融集聚;(3)金融中心建设的"消息冲击"会影响预期,国际金融中心能否如期建成显著影响金融集聚的规模和速度。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包含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HDSGE)模型,考察金融冲击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相对于未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更好地拟合了我国经济的现实;金融冲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并且积极的金融冲击在增加房地产部门投资的同时降低了其他部门的投资;同时,金融冲击具有扩大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对房价波动进行贝叶斯冲击分解,分析表明:在短期和中期,金融冲击是推动我国房价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长期和长期,货币政策冲击仍是我国房价波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货币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金融机构 金融中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冲 傅家范 周边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包含垄断竞争金融中介的金融市场体系,分析金融市场冲击如何影响经济波动以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基于我国2003—2017年季度数据进行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受到负向冲击时,金融中介垄断溢价上升,抬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融资数量,降低投资,同时,对流动性资产的预防性需求增加,导致消费下降,对宏观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第二,稳定金融市场情绪,降低冲击的持续性,或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面临负向金融市场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加快恢复速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强 章雳
金融危机以来,需要从理论上详尽研究中国宏观波动中外部冲击的具体影响。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中国的季度数据考察经济波动中的外部冲击效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基本吻合,对实际经济中产出和投资的波动解释力较强,结论认为汇率冲击和国外需求冲击都具有明显的双重作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国外需求下降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关键词:
外部冲击 经济波动 开放经济 金融加速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的金融冲击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金融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为"通胀之谜"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释,并且基于未包含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的模型进行政策分析可能在低估金融冲击对于产出的效应的同时,也夸大了金融冲击对于通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福利损失比较的结果表明,对企业生存状况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具有相对较小的社会福利损失。这一发现意味着政府可以依据企业生存状况进行货币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
笔者基于200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验证了中美两国股市的联动性,并在原RB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假设,建立一个DSGE模型。经过数量建模分析,得到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脉冲响应,验证了本文的传导机制,得到金融因素外部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张彦 徐银良 刘华军
从动态优化、一般均衡视角模拟和检验不确定环境下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使宏观经济模型具有了微观基础和跨期动态视野,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油价波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石油消费、石油生产两部门DSGE模型,将包括金融投机在内的各种随机冲击引入其中,并给出均衡条件,然后对约束方程和一阶最优条件进行对数线性化,最后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得出国际油价对各种随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研究结论表明:与生产率冲击、石油消费需求冲击相比,石油金融投机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初始影响效应较大,但冲击持续时间较短;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长期冲击效应,但短期中,金融投机因素则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导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于永达 王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亟需适时建立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对英国伦敦金融城集聚金融优势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程分析,以构建金融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相关要素的综合评判,进而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铭仁
在外部规模经济、知识集聚和信息外溢、市场机制及区域文化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通过与实体经济其他产业的相互促进,逐步形成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产业集群提高了金融创新速度和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及风险分摊,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金融机构进一步空间集聚、金融产业集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必然伴随着金融影响力的外向发散,跨出区域,跨出国家,金融中心就自然形成了。因此,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就是金融机构的集聚过程,金融机构集聚是一个城市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形成政府推动型金融中心。
关键词:
金融机构集聚 金融产业集群 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芸 林丽梅
金融服务业兼具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特点。间接服务容易移植,客户忠诚度低。直接服务质量取决于知识和创新,以及社会诚信和制度环境,不易移植且客户忠诚度高。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作用,国际金融中心长期竞争力更多地依赖于直接服务。国内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顺应上述变化。为提高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应重点提升直接服务质量,并将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挂钩,使间接服务固定下来。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直接服务 间接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关键词:
上海 金融中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军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视角下讨论开放经济环境中的"财政协调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通过构建基于中国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及采取数值模拟的方法,本文研究发现:当外部利率增加1%时,一国产出水平、债务余额和消费水平均受到了负向冲击。此时,增加预防拨备支出能够减轻利率冲击的影响,但也会降低总产出;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则会增加经济产出。对比而言,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刺激计划比提供"预防拨备支出"更能够稳定宏观经济。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利率冲击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源
文章首先系统总结了资金配置、金融资产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及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市场是现代金融中心的四大功能。其次分析归纳了决定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的因素。最后基于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立足点的看法,并在分析了上海现有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能源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关于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理论探讨
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成本冲击与宏观经济发展——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设备投资专有技术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研究
应对突发冲击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传导机制解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虚拟经济冲击、产业政策扶持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货币政策规则设定、外生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城市群与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