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4)
2023(10044)
2022(8318)
2021(7800)
2020(6571)
2019(14548)
2018(14068)
2017(27708)
2016(14808)
2015(16209)
2014(16144)
2013(15800)
2012(14802)
2011(13253)
2010(13831)
2009(13272)
2008(12519)
2007(11510)
2006(10445)
2005(9858)
作者
(41842)
(34611)
(34016)
(32941)
(22259)
(16523)
(15842)
(13238)
(13214)
(12820)
(11706)
(11560)
(11096)
(11075)
(11050)
(10978)
(10307)
(10214)
(9902)
(9843)
(8545)
(8511)
(8338)
(7949)
(7891)
(7855)
(7714)
(7548)
(7043)
(6809)
学科
(52103)
经济(52032)
(47975)
管理(45338)
(38385)
企业(38385)
(28887)
金融(28887)
(28442)
银行(28433)
(27473)
中国(24024)
方法(21690)
(21165)
(19325)
数学(19000)
数学方法(18720)
(15860)
(14324)
财务(14289)
财务管理(14252)
企业财务(13702)
业经(12833)
地方(12289)
中国金融(11563)
(11411)
(11109)
保险(11017)
(10893)
(10886)
机构
学院(201755)
大学(199870)
(85177)
经济(83078)
管理(76977)
研究(68203)
中国(65690)
理学(63887)
理学院(63235)
管理学(62199)
管理学院(61805)
(48520)
(42153)
科学(38692)
财经(36315)
中心(35238)
(34210)
(32906)
(32429)
(31800)
研究所(30297)
(28307)
北京(27381)
财经大学(27207)
银行(27133)
(26911)
经济学(26633)
(26617)
金融(26448)
业大(26417)
基金
项目(125992)
科学(99540)
研究(93160)
基金(92369)
(79625)
国家(78901)
科学基金(68259)
社会(59294)
社会科(56312)
社会科学(56299)
(48640)
基金项目(47403)
自然(44100)
自然科(43127)
自然科学(43116)
自然科学基金(42400)
教育(42318)
(41121)
资助(39456)
编号(37348)
成果(31655)
重点(28415)
(28168)
(26767)
(26747)
课题(26470)
(26441)
创新(24759)
教育部(24389)
国家社会(24351)
期刊
(94794)
经济(94794)
研究(68471)
(46895)
金融(46895)
中国(43879)
(38523)
管理(29657)
(29134)
学报(28484)
科学(26169)
大学(22171)
学学(21058)
教育(18640)
财经(18336)
农业(18298)
技术(16611)
(15489)
经济研究(15417)
业经(14359)
理论(11574)
问题(11395)
实践(10495)
(10495)
(10425)
国际(9947)
财会(9589)
统计(9369)
技术经济(9321)
现代(9148)
共检索到330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权  杜晓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的治理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变革的重心,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本文从金融市场失灵、行为金融学理论、复杂网络理论3个角度剖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机理,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态进行系统梳理,最后立足于国内现实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玉峰  
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脆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机制存在不足、金融体系固有的周期性、过度渗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规避监管的能力更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市场参与者培育还不成熟等原因,使互联网金融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应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监管,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组关系,加强对重点机构与平台的监控,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景  卓武扬  
2015年以来频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表明了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有其特殊性,体现出更加强烈的传染性、负外部性和隐蔽性,风险的可控性也更低。究其成因,有来自信息技术的过度渗透、市场主体非理性行为突出、互联网企业舆论掌控能力强等外因,也有互联网金融市场本身的脆弱性以及分业、分段式监管模式的缺陷等内因。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坚持宏观审慎理念,将系统重要性机构或平台作为监管重点,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注重功能监管、线上线下结合监管,并健全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规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利琴  王艺  郭微微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国际形势恶化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融稳定遭遇挑战。为探究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与实体经济发展困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内嵌金融分层网络的多主体模型,从实体经济视角分析中国金融风险的演化特征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根源于缺乏消费基础的企业信贷的过度扩张,而这种过度负债的违约极易带来风险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向传染与负向反馈;金融机构底层资产的高度同质化、金融网络的高连通度均会加剧风险传染的程度与范围;单一的严格控杠杆政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结合逆周期监管的适度杠杆监管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玉峰  
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脆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机制存在不足、金融体系固有的周期性、过度渗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规避监管的能力更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市场参与者培育还不成熟等原因,使互联网金融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应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监管,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组关系,加强对重点机构与平台的监控,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普遍认为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法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无能为力。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成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和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监测方式及政策工具加以介绍,并对宏观审慎监管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中文  范从来  朱辰  张炜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从而更有效地平缓经济波动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中文  范从来  朱辰  张炜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小云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关乎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适性和特殊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厘清如下两个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小云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关乎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适性和特殊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厘清如下两个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启智  陈敏娟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展现无遗,因此,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控制杠杆率、解决流动性错配、提取适时拨备等。中国应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加强国内宏观层面的协调机制,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朱太辉  边卫红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债务持续增加和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累相伴而行,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总根源。本文在评价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改革及其缺陷的基础上,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研究提出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完善路径和具体措施。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上,应增加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偿债压力的监测;在宏观审慎监管上,应基于实体经济债务优化逆周期资本计提的标准、扩大贷款价值比应用来控制结构性风险、设置债务偿付能力指标来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理论分析和监管实践表明,以上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有利于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的前瞻性、全面性和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深入性、有效性,对我国下一步完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体系具有明确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最热门话题。然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既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含义、演进过程、成因、监管等角度出发,对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框架性的研究。本文认为,从人类对金融危机的认知历程看,系统性风险概念的强化和应用将极大深化人类对金融危机的认知。这一转变使金融危机从一个突发的风险事件,演变为一个监管机构可以日常持续监控的对象,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关注和评估系统性风险的严重程度动态评估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进而采取应对之策。这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系统性风险监管知难行更难,将会经历一个不断试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