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4)
2023(5087)
2022(4203)
2021(3957)
2020(3311)
2019(7524)
2018(7474)
2017(13798)
2016(7327)
2015(8027)
2014(7997)
2013(7708)
2012(7153)
2011(6458)
2010(7034)
2009(7232)
2008(6363)
2007(5623)
2006(5603)
2005(5629)
作者
(18853)
(15449)
(15231)
(15133)
(9805)
(7375)
(7236)
(6084)
(5726)
(5660)
(5337)
(5328)
(5165)
(5027)
(4996)
(4996)
(4578)
(4574)
(4430)
(4213)
(4182)
(3760)
(3617)
(3611)
(3595)
(3593)
(3547)
(3436)
(3217)
(3114)
学科
(25546)
(25504)
金融(25504)
经济(25497)
(23279)
银行(23279)
(22693)
(20338)
管理(20203)
(18147)
企业(18147)
中国(17664)
(14401)
(11958)
中国金融(10972)
(9059)
地方(8237)
体制(7961)
业经(7923)
(7912)
(7328)
财务(7309)
财务管理(7293)
制度(7045)
(7045)
企业财务(7040)
方法(6947)
理论(6101)
数学(5898)
数学方法(5798)
机构
大学(92855)
学院(92416)
(41265)
经济(40143)
中国(35832)
研究(33947)
管理(32105)
(25970)
理学(25188)
理学院(24933)
管理学(24606)
管理学院(24402)
(20114)
(19659)
银行(18994)
中心(18558)
财经(18207)
(17879)
(17099)
(16591)
(16337)
科学(16306)
(16230)
人民(16106)
金融(15925)
国人(14190)
研究所(14183)
(14128)
中国人(14067)
中国人民(13896)
基金
项目(49966)
研究(41843)
科学(39034)
基金(34933)
(28666)
国家(28320)
社会(26417)
社会科(25121)
社会科学(25116)
科学基金(24504)
(19781)
教育(19607)
编号(17941)
基金项目(17342)
成果(16824)
(16016)
资助(14762)
课题(13265)
自然(13120)
自然科(12826)
自然科学(12824)
自然科学基金(12608)
(12306)
重点(11476)
(11457)
(11455)
项目编号(11376)
(11159)
(11152)
(11031)
期刊
(52465)
经济(52465)
研究(39706)
(32198)
金融(32198)
中国(27644)
(21545)
教育(16529)
管理(13735)
(12411)
学报(10134)
财经(9937)
科学(9322)
大学(8739)
(8524)
经济研究(8090)
技术(8006)
学学(7596)
业经(7504)
理论(6508)
问题(6316)
农业(6299)
实践(5838)
(5838)
农村(5599)
(5599)
图书(5565)
国际(5294)
中国金融(5210)
(5177)
共检索到17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旭  
本文在讨论了改革与危机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金融业进一步改革的目标及主要设想。第三部分讨论了三个金融机构改革基础性问题:(1)认为前30年的金融改革是以略滞后于经济改革为目标的,这为农村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成功争取了时间,并减轻了压力。今后的改革应略微超前于经济改革,使金融发挥引导作用。(2)认为金融业在过去30年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是承担了经济改革的巨大成本;二是过去30年的大规模建设,大多由金融业提供,为中国经济起飞打下了基础。(3)讨论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金融市场的规模与金融机构的数量与一个经济体的规模有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有才  
对县级金融机构改革的思考王有才一、县级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县级金融机构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银行业基本上是大一统的体制,中央银行既管信贷业务,又兼监督管理职能,实际上是一家综合性的信贷银行。这种体制在高度计划经济时期是与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贵涤  
银行是国民经济综合部门之一,是国家实行宏观控制的重要工具。因而我国银行机构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既有宏观控制能力,又可以激发微观活力的金融体系。围绕这一目标,金融界勇于探索,经过不断改革,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的确立是否达到了金融机构改革的总体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朝中  
关于机构改革的公众心态调查与思考杨朝中一、公众关心机构改革,但对改革能否成功信心不足.1、多数公众认为冗员较多,政府机构非改革精简不可.在调查中,有47.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党政机关冗员在20%左右,有29.7%的被调查者认为机关冗员达20-3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子良  
一、目前农行县支行以下的基层机构很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的县农业银行的职能股室和营业所,很不适应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新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机构不适应。目前,全国农行县支行以下的机构设置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所社合署办公;二是行、社联营;三是以经济或集镇中心设营业所(一般是以镇或地区),和信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栋  赵巍  
我国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体上是资不抵债,这就意味着其产权结构中不存在资本金,现有资本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个结构。在改革的方向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能在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支农中择其一;在改革的路径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入民营资本分割金融资源应是选择之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高峰  
一段时间以来,“良政”(GoodGovernance)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领域一项主要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主要工具,也成为全球发展融资推动的主要目标和附加条件。本文主要目的是为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国际货币基金、世行、亚行这样的多边机构推行“良政”概念及其政策演变,认清西方发达国家推行“良政”政策的根本目的,以利于发展中国家增强认识和防范这一问题的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奇帆  
《改革》首创"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理念,致力于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作为本刊主办地所在的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的发展已引起海内外的本刊读者关注。特别是涉及重庆科学发展的若干重要节点,在过往《改革》均有论述。编辑部特遴选对重庆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文章12篇(组),以《改革》发表先后为序,回眸背景,再现论点,揭示效应,以期各界读者在《改革》留下的印记中洞悉重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秀菊  王德贵  
关于农业税收机构改革问题的思考□潘秀菊王德贵实行分税制后,农业税收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税收划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中央级农业税收税政和征管分离,成立了征管局划并到国家税务总局,地方也有6个省的农税征管机构划入地税局。原来农业税收格局的改变,带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赖权有  钱竞  
建立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纵向五级"加"横向1+N"的规划体系构想,将全域国土划分为农业、生态、城镇、海洋四大类空间,同时对规划指标、土地分类、基础调查、法律制度、信息平台等与规划体系密切相关的内容提出思考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德平  
一、现行税务机构设置存在的主要缺陷(一)税收管理权交叉,影响其权威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收征管模式不统一。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已基本趋于完善,美中不足的是,国税、地税两套税收征管机构执行的却是不同的税收征管模式,由此带来的缺陷主要有:国税系统执法机构大幅压缩,而地税系统执法机构稳中有增。如此之大的反差,至少对国税系统税务干部造成诸多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二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克辉  
当前,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怎样搞好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统计部门的机构改革,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一、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统计工作改革的突破口什么是统计改革的突破口?统计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搞好统计优质服务是统计改革的突破口;有的说,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工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礼明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就与前瞻陶礼明一、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众所周知,在改革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中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在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新华  
引入区域和地方政府的视角为(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并认为囿于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对西部地区城域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存量民营化改造是解决目前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可行方案,而地方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施这一方案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