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4)
2023(5638)
2022(4807)
2021(4469)
2020(3685)
2019(8426)
2018(8185)
2017(15316)
2016(8457)
2015(9754)
2014(10085)
2013(9822)
2012(9250)
2011(8221)
2010(8847)
2009(8634)
2008(7884)
2007(7448)
2006(6901)
2005(6805)
作者
(23936)
(19177)
(19093)
(18678)
(12323)
(9272)
(8938)
(7546)
(7450)
(7311)
(6607)
(6588)
(6247)
(6188)
(6132)
(6049)
(5844)
(5707)
(5538)
(5492)
(5036)
(4788)
(4585)
(4548)
(4526)
(4425)
(4349)
(4313)
(4047)
(3944)
学科
(29044)
经济(28993)
(25466)
金融(25465)
(25204)
管理(25190)
(23568)
银行(23564)
(22871)
(21638)
企业(21638)
中国(18201)
(13415)
(12531)
中国金融(10963)
(9989)
(9708)
财务(9676)
财务管理(9646)
企业财务(9162)
地方(9043)
方法(9034)
业经(8742)
理论(8129)
(7285)
数学(7063)
农业(6937)
数学方法(6878)
(6513)
制度(6511)
机构
学院(115625)
大学(111766)
(45006)
经济(43631)
中国(39084)
管理(38420)
研究(37264)
理学(30251)
理学院(29917)
管理学(29309)
管理学院(29109)
(27514)
(24156)
(21001)
中心(20675)
(20413)
科学(20318)
财经(19958)
银行(19734)
(19285)
(18623)
(18019)
(17671)
人民(16880)
(16789)
(16437)
研究所(16394)
北京(16264)
金融(16083)
(15378)
基金
项目(60679)
研究(50246)
科学(45886)
基金(40169)
(32973)
国家(32562)
社会(29125)
科学基金(27623)
社会科(27490)
社会科学(27483)
(25902)
教育(23703)
编号(23024)
成果(20877)
基金项目(20394)
(20378)
资助(17602)
课题(16891)
自然(15692)
自然科(15283)
自然科学(15282)
自然科学基金(14998)
(14695)
(14664)
项目编号(14147)
重点(13977)
(13914)
(13119)
(12655)
规划(12220)
期刊
(59464)
经济(59464)
研究(42423)
(32582)
金融(32582)
中国(30238)
(24146)
教育(18878)
(16865)
管理(15586)
学报(13983)
科学(12208)
技术(11059)
大学(10978)
财经(10293)
业经(10092)
学学(9874)
农业(9694)
(8788)
经济研究(8390)
问题(7548)
理论(7407)
财会(7394)
图书(7177)
会计(6857)
实践(6714)
(6714)
(6392)
职业(6345)
(6233)
共检索到208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霖宇  张智广  谭红旭  
实务中,关于可续期借款属于金融负债还是权益工具这一问题存在分歧。本文基于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指出应依据可续期借款合同条款及交易的经济实质,以及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相关规定来做出判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芹  
近年来金融工具的运用日益广泛,金融工具结构的复杂性和交易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会计原则无法满足其核算的需求。因此,财政部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专门以4个准则规范了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下面笔者就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一些实务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霞  黄桂芬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已成为现代财务会计前沿性问题 ,本文结合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成果 ,重点讨论了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会计的冲击 ,并会对我国目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现状 ,提出一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阳  高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金融自由化等对世界经济的强烈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开始急剧增加。为了规避和分散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所蕴含的价值和风险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许多会计组织都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了改革,以使会计信息更能符合决策者的要求。本文拟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中的确认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未萌  文栋  
我国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的衍生金融交易。本文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衍生金融业务营业税制度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成富  
金融业的一把“双刃利剑”──派生金融工具有关理论与实务探讨胡成富派生金融工具一经产生,就迅速发展,并给金融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尤如一把双刃利剑,既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灾难。特别是自1994年岁末至今以来发生的以“巴林银行倒闭”...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宋常  周银蕊  
本文重点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与列报,主要探讨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内容与形式,并对规范化披露与列报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刘银凤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金融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证券价格、利率及汇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波动。为了对筹集资金、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提供多种多样的手段,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然而衍生金融工具长期作为表外业务处理,其主要原因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签订的远期合约不符合现行的会计理论,从而影响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式。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2012年,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了三项涉及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通知,包括《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2]13号])(以下简称"营改增规定")、《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2]25号)(以下简称"年报通知"),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有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2]24号)(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会计处理规定")。上述通知中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恒  
文章结合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属性入手,认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并提出了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慧  刘益平  赵香香  
伴随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浪潮,衍生金融工具必将在我国蓬勃发展,对于这匹高风险的野马,如何采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探讨,试图给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瑞锋  
企业为管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现金流量变动风险,采用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合约、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等,将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股票价格进行锁定。目前会计准则规定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将这些合成的金融工具作为单一工具处理,以净额列报。现在的处理方式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会出现偏差,笔者建议监管层在今后的会计准则解释或修订时充分考虑此偏差,以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鲁立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由于其具备银行信用担保,同时又可实际延期支付款项,故我国各类单位将其广泛应用于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在使用过程中,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的单位即可能将其持有至到期,向承兑银行进行兑付,也可能将其继续背书至下一级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高海燕  
本文以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背景,就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有关规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新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合约面值确认、衍生金融工具转移时的终止确认标准、套期会计处理及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仍需明确或改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宇  王海峰  
在金融全球化、商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重要措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借鉴国夕卜先进经验,真正做到“洋为中用”,是本文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规范定性和定量信息的披露、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对于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透明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