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3)
- 2023(7954)
- 2022(6723)
- 2021(6312)
- 2020(5473)
- 2019(12317)
- 2018(12201)
- 2017(22762)
- 2016(12693)
- 2015(14139)
- 2014(14210)
- 2013(13815)
- 2012(13218)
- 2011(11702)
- 2010(12445)
- 2009(12425)
- 2008(11892)
- 2007(10783)
- 2006(10367)
- 2005(10067)
- 学科
- 济(45760)
- 经济(45674)
- 管理(38087)
- 业(36126)
- 企(31785)
- 企业(31785)
- 融(27068)
- 金融(27068)
- 银(25782)
- 银行(25759)
- 行(24921)
- 中国(22625)
- 财(20375)
- 制(19266)
- 方法(14582)
- 农(13665)
- 务(13310)
- 财务(13274)
- 财务管理(13236)
- 企业财务(12638)
- 体(12189)
- 数学(12149)
- 业经(12087)
- 数学方法(11858)
- 中国金融(11237)
- 地方(11226)
- 学(10997)
- 体制(10389)
- 理论(9619)
- 度(9410)
- 机构
- 大学(171518)
- 学院(170018)
- 济(69764)
- 经济(67937)
- 研究(65214)
- 中国(59896)
- 管理(56709)
- 理学(45258)
- 理学院(44717)
- 管理学(43808)
- 管理学院(43505)
- 财(41708)
- 京(38748)
- 科学(37307)
- 所(34772)
- 中心(32294)
- 农(31154)
- 江(30510)
- 研究所(30344)
- 财经(29759)
- 经(26751)
- 北京(25981)
- 银(25274)
- 州(24694)
- 银行(24350)
- 农业(23973)
- 省(23449)
- 院(23102)
- 业大(23056)
- 行(22921)
- 基金
- 项目(97159)
- 科学(74757)
- 研究(72583)
- 基金(68540)
- 家(60170)
- 国家(59560)
- 科学基金(49482)
- 社会(44323)
- 社会科(41832)
- 社会科学(41818)
- 省(38236)
- 基金项目(34294)
- 教育(34145)
- 划(32486)
- 自然(31409)
- 自然科(30666)
- 自然科学(30655)
- 资助(30184)
- 自然科学基金(30086)
- 编号(29454)
- 成果(27604)
- 重点(23119)
- 课题(22542)
- 部(21601)
- 发(21332)
- 性(20591)
- 创(20058)
- 创新(18835)
- 科研(18640)
- 教育部(18557)
共检索到30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庆平
2003年开始的金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所采取的手段都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同时,金融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如何正确认识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总结个中规律,对推动金融改革,确保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央行职能作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宏观调控与金融改革问题的理性思考,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加快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金融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就宏观调控而言,理论层面少有变化,但在实践层面,新生事物却层出不穷。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各具特色,前者采用了部分新做法,而后者则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值此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对近年来国内外宏观调控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确有必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经济新常态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跃强
改革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初步构想金跃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宏观调控也必须同样进行改革与完善,即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从规模管理为主转向以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为主,其他调控手段相配合的调控方式,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盛松成 王维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以指令性信贷计划和不变的利率为主要手段的直接调控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市场经济强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华均
鉴于党的十四大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自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发展和深化,因此,我们有必要重塑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配套的间接宏观调控机制,正确选择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早在1979年,刘鸿儒等同志就提出运用间接调控手段,构建二元并存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想。但由于当时经济体制,金融机构和市场条件的制约,这一构想未能付诸金融改革实践。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已脱离财政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忠
一、关于我国的财政困难问题 1978年以来,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财政政策作了相应变动,“扩权让利”和“分散包干”政策的推行,使地方和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为支持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改革,国家增加了建设支出、物价和企业亏损补贴支出,与此同时,财政收支出现了较大的赤字,1979年~1992年,国家名义赤字为1319亿元,如加上内外债,实际赤字额达4169亿元之巨,财政不能说不困难。但财政困难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和深层原因:第一,财政困难的出现和加剧是伴随着开放搞活后决策分散化出现的,因而引致了预算内财政收入大量向预算外转移。1979至1992年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7倍,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国光
宏观调控是一个中性概念。宏观调控本身就包含了限制与发展、紧缩与扩张、后退与前进几方面的内容。1992年正式提出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后,市场经济意义的宏观调控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经济经过了紧缩性和扩张性两轮正相反的宏观调控。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此轮宏观调控转向“中性”政策。所谓“中性”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松、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软着陆”的经济含义是,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以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都在正常区间,所以整体上不存在所谓“软着陆”...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中性政策 “软着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尚敏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改革的若干思考梁尚敏政府通过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是所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某些不足,引导经济沿着高效、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今年是党中央确定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的第一年,全国上下对加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抱有很高的希望。在新的形势下,中央银行应该如何确定当前的货币信贷政策和金融改革的策略,这里谈几点看法。一、1992年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2年年初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谈话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两项指标都将超过"七五"期间的最高水平。经济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经济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缓解;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阙水深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传导动力机制的思考阙水深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动力机制是指金融宏观调控主体政策意向和调控信号的传导与反馈及保证传导反馈正常运行的利益构成的统一体。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宏观调控主体在既定调控目标下的政策意向和调控信号如何通过不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价格干预机制和储备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持了粮食市场稳定、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功能的作用不断弱化、调控政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出现下降的趋向,以及政策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粮食形势、市场化形势、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偏差、加快改革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效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干预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