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8)
2023(8015)
2022(6689)
2021(6218)
2020(5248)
2019(11544)
2018(11181)
2017(21303)
2016(10816)
2015(11947)
2014(11121)
2013(10833)
2012(10104)
2011(8953)
2010(9505)
2009(9534)
2008(8380)
2007(7880)
2006(7224)
2005(7014)
作者
(28162)
(23216)
(22848)
(21838)
(14763)
(10981)
(10392)
(8904)
(8603)
(8366)
(7888)
(7874)
(7465)
(7436)
(7367)
(6962)
(6878)
(6855)
(6789)
(6288)
(6015)
(5448)
(5346)
(5340)
(5329)
(5323)
(5173)
(5103)
(4635)
(4585)
学科
(39445)
(37503)
经济(37457)
管理(37281)
(35783)
企业(35783)
(26274)
金融(26273)
(24190)
银行(24185)
(23472)
中国(19777)
技术(15356)
(13562)
(13513)
方法(12954)
业经(11956)
技术管理(11771)
中国金融(11099)
地方(10498)
(10491)
数学(10376)
数学方法(10229)
理论(9162)
(9056)
财务(9032)
财务管理(9016)
企业财务(8664)
(8029)
农业(7539)
机构
学院(141911)
大学(141699)
(61155)
经济(59729)
管理(57904)
理学(48213)
理学院(47793)
管理学(47209)
管理学院(46916)
中国(45191)
研究(43810)
(32732)
(28945)
中心(24973)
财经(24630)
(24408)
(24111)
银行(23279)
科学(22203)
(22191)
(21884)
(20430)
(19783)
(19737)
金融(19344)
经济学(19128)
人民(18920)
北京(18652)
财经大学(18428)
(17451)
基金
项目(87778)
科学(71647)
研究(69841)
基金(64120)
(53386)
国家(52864)
科学基金(47939)
社会(46338)
社会科(44105)
社会科学(44095)
(36034)
基金项目(33395)
教育(32115)
(28742)
自然(28427)
编号(28254)
自然科(27936)
自然科学(27933)
自然科学基金(27505)
(25716)
资助(24887)
成果(24021)
创新(22897)
课题(19784)
重点(19351)
(19264)
国家社会(19230)
(18998)
项目编号(18607)
(18458)
期刊
(69987)
经济(69987)
研究(50581)
(38806)
金融(38806)
中国(36094)
(26047)
管理(25199)
教育(20073)
(16582)
科学(15643)
学报(15095)
技术(13418)
大学(12709)
财经(12591)
业经(11429)
学学(11342)
经济研究(10981)
(10778)
图书(9622)
农业(8924)
理论(8895)
科技(8587)
(8472)
论坛(8472)
技术经济(8158)
实践(8117)
(8117)
问题(8028)
书馆(7178)
共检索到24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鹏  杜强  王云龙  林章悦  
网络借贷市场在我国蓬勃发展,帮助了中小企业及个人解决创业、资金周转等问题,又为个人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机会。网络借贷日渐成为一种引领潮流的借贷方式,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带来了强大动力。但网贷又有很大的风险,网贷公司的不规范使投资者损失惨重。本文分析了出现风险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网贷发展的建议。社会融资正越来越多地依靠非银行渠道,人民对这种非银行的资金服务需求强大,打破传统的国有银行贷款垄断、使民间的金融服务发展是一种趋势。笔者认为,网络借贷这个民间的金融服务机构,应该大力支持其健康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荷芬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正规金融不能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急需新的融资渠道。在适宜的环境下,这就催生了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并使其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民间借贷如缺少有效的监管就会导致可能的危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文章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其造成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地方金融创新的思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庄雷  周勤  
身份歧视在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效。本文通过对P2P网络借贷中身份歧视程度的实证研究,来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效率。借助"拍拍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订单的中标概率、投标人气、利率水平三个角度检验资金借贷过程中的身份标签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网络借贷中,总体上,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存在着显著的身份歧视。对信息质量细分市场深入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身份歧视并不显著。从政策层面看,网络借贷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借贷问题,并随着信息披露质量逐步完善,缓解借贷市场中的身份歧视,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金焱  李建文  张博  
农民和低收入人群作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在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的违约风险和能否以合理的成本与平等的机会享受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务值得深入研究。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网络借贷活动的农民提供的可认证信息不足,进而信用评分较低,获得借款后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较高,而低收入人群的潜在违约风险和实际违约风险均低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农民并未享受到优惠的借款利率,低收入人群反而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农民和低收入人群需要机会均等的金融支持,但在P2P网络借贷市场却面临融资难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加速了传统金融向共享金融演变的进程,为共享金融加快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于扩大社会融资、加速"金融脱媒"、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普惠程度大有裨益。P2P网络借贷作为共享金融的典型形式,正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和渠道,在完整的交易规则框架内,有效联通金融资源的供求双方,提高金融资源与服务的配置效率,合理分担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史明坤  
无论从我国金融体系自身发展的规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的要求看,民间借贷合法化都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合法化也可能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效应,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管理和引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博  张晓玫  卢露  
传统金融机构对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存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和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使得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往往被边缘化。网络借贷重塑了金融组织的形态,作为信息中介,网络借贷通过信用认证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聚集机制和监督功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在纯信息中介前提下,借贷平台对长尾群体软硬信息的生产、传递、监督等过程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费用?(2)长尾群体通常缺乏充足的硬信息,网络借贷能否提供某种机制,使得长尾群体能够缓解自身的融资约束?基于"人人贷"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软硬信息的披露均有助于抑制信息扭曲,提高借贷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充足的可验证硬信息会主导投资者的投标决策;对于硬信息不足的长尾群体,可通过累积自身的软信息来缓解信贷约束,借款人声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融资难问题上,同时,可验证硬信息与借款人声誉存在替代效应。因此,网络借贷有望成为长尾群体实现普惠金融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上,声誉的激励机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人人贷"借贷利率的设定机制缺乏弹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博  张晓玫  卢露  
传统金融机构对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存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和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使得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往往被边缘化。网络借贷重塑了金融组织的形态,作为信息中介,网络借贷通过信用认证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聚集机制和监督功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在纯信息中介前提下,借贷平台对长尾群体软硬信息的生产、传递、监督等过程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费用?(2)长尾群体通常缺乏充足的硬信息,网络借贷能否提供某种机制,使得长尾群体能够缓解自身的融资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茂喜  孟学海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回顾以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批发性金融机制下网络借贷平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可行性、融资模式等问题,随着外部监管的到位和自身业务的逐步规范,在批发性金融的介入下,P2P网络借贷平台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茂喜  孟学海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回顾以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批发性金融机制下网络借贷平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可行性、融资模式等问题,随着外部监管的到位和自身业务的逐步规范,在批发性金融的介入下,P2P网络借贷平台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莉娜  周丹  
网络借贷是否会摆脱地方金融要素的地域限制?处于金融科技时代的网络金融借贷交易是否会不受地方性金融发展的显著性影响?论文利用平稳期网络借贷的微观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金融发展是否仍然会显著地影响信用借款交易的达成、借贷金额大小以及借款利率的高低。论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发展会显著影响网络借贷的成功率和借款金额大小;因借款人信用信息的质量不同,地方金融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具有非对称的特性;而地方金融、信用环境只有在借款人信用信息充足时,才会显著降低借款订单的借贷成本。在考虑了空间相关性后,论文的研究结论也依然保持稳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鑫  
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构建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机理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该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信息处理、态度形成和抗拒反应三个阶段。P2P网络借贷背景下的实证结论表明:信息内容质量对产品负面态度与感知风险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信息源可靠性,产品负面态度和感知风险共同促使消费者产生创新抗拒行为,但感知风险与产品负面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减弱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降低负面信息有用性、削弱负面态度影响力和塑造正面锚定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鑫  
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构建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机理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该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信息处理、态度形成和抗拒反应三个阶段。P2P网络借贷背景下的实证结论表明:信息内容质量对产品负面态度与感知风险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信息源可靠性,产品负面态度和感知风险共同促使消费者产生创新抗拒行为,但感知风险与产品负面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减弱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降低负面信息有用性、削弱负面态度影响力和塑造正面锚定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和平  毛毅翀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有着良好的数字技术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数字金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与证券、保险、基金等深入融合,中国支付电子化程度明显提升,让更多社会公众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高效,从而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已渐渐成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借贷行业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网络借贷行业乱象丛生,针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问题,构建一个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的博弈模型进行探讨,得出当前网络借贷平台利率水平虚高、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法规导致资金需求者违约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建议,进而为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粟勤  王雨  
文章从网络信息生产的角度切入,对借贷人社会特征对网络借贷平台影响及传统金融理论在网络金融媒介上检验的成果进行回顾。结合网络借贷平台数据的研究发现,网络金融可以较少交易成本,增加违约成本,提供信用资本如信誉等功能,使得信息生产在借贷行为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从而论证网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