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7)
2023(8426)
2022(6923)
2021(6442)
2020(5199)
2019(11824)
2018(11493)
2017(21487)
2016(11507)
2015(13067)
2014(13267)
2013(12866)
2012(12204)
2011(11124)
2010(11684)
2009(11343)
2008(10372)
2007(9553)
2006(8635)
2005(8364)
作者
(33697)
(27631)
(27289)
(26422)
(17735)
(13241)
(12638)
(10826)
(10825)
(10085)
(9442)
(9364)
(9053)
(8886)
(8835)
(8758)
(8277)
(8053)
(7912)
(7748)
(7241)
(6748)
(6565)
(6531)
(6355)
(6210)
(6134)
(6065)
(5760)
(5709)
学科
(44529)
经济(44459)
管理(32676)
(32086)
(28914)
企业(28914)
(27085)
金融(27078)
(23923)
银行(23902)
(23281)
中国(21218)
方法(16063)
(15001)
(14864)
理论(12693)
业经(12154)
(12091)
数学(11740)
数学方法(11592)
(11168)
中国金融(11104)
(10805)
地方(10750)
(9972)
贸易(9960)
(9705)
(9438)
财务(9399)
财务管理(9385)
机构
大学(166460)
学院(165139)
(69103)
经济(67431)
研究(59203)
管理(59143)
中国(53040)
理学(49309)
理学院(48741)
管理学(47973)
管理学院(47670)
(36249)
(36226)
科学(33488)
(30206)
中心(28428)
财经(27519)
研究所(27051)
(25939)
(25813)
(24915)
北京(23474)
经济学(22096)
(22080)
师范(21829)
(21371)
(21353)
业大(20967)
财经大学(20564)
(20191)
基金
项目(99875)
科学(77884)
研究(76266)
基金(71136)
(61496)
国家(60934)
科学基金(51551)
社会(47594)
社会科(45158)
社会科学(45150)
(38833)
基金项目(36491)
教育(35027)
(32786)
编号(31802)
自然(31329)
自然科(30627)
自然科学(30615)
自然科学基金(30078)
资助(29555)
成果(28133)
重点(22887)
课题(22807)
(21986)
(21747)
(21306)
(20504)
项目编号(20198)
创新(19785)
国家社会(19579)
期刊
(81377)
经济(81377)
研究(56629)
中国(37942)
(33377)
金融(33377)
(28714)
学报(25600)
管理(24417)
(23690)
教育(22849)
科学(22232)
大学(19560)
学学(18149)
农业(14734)
财经(14409)
技术(13548)
经济研究(12918)
(12491)
业经(11809)
国际(11017)
问题(10415)
(10391)
理论(8957)
图书(8633)
世界(7965)
实践(7849)
(7849)
(7800)
论坛(7800)
共检索到275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小鹰  
本文通过对传统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以及对国外学者就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理解:一个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不仅仅要求金融市场运行顺畅,能够促进资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效分配,更为重要的是将其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后,它要能够比其他金融体系更具有增长潜力。因此,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应该将金融市场本身、微观企业基础和宏观经济环境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甄峰  
在经济规模增长和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中国开始寻求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更大的话语权。本文利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1997年至2010年国际竞争力数据,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余年来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竞争力衰退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在2006~2007年达到最好状态,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衰退,但情况好于发达国家,近10余年来金融体系硬实力较软实力有更大的提升。中国金融体系未来发展仍需在竞争软实力上着力,以金融创新推动竞争力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向丹  
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金融体系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金融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IMD发布的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据,对2004年~2013年的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熵值模糊综合模型进行赋权及计算综合得分,最后对各国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资本市场效率和银行市场效率不高拉低了我国金融业的总体竞争力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艾莉  杜丽萍  
国内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分析模型等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产业的概念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发展以及内涵,并比较分析了几种比较流行的理论分析模型,最后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庭辉  李春艳  
文章在对社会责任与金融体系竞争力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对社会责任和金融体系竞争力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2007年国际权威机构中55个国家的原始数据,借助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对两者关系进行统计研究。文章通过研究表明:国家组织的社会责任和金融体系竞争力显著相关;组织的社会责任会对金融体系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组织的社会责任对金融体系风险和投资风险的影响,同时风险因素也是社会责任与金融体系竞争力关系中最具表现性的一个指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国刚  
<正>一、新质生产力如何落地,落地何处?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财富价值是用科技底色计算的。以手机为例,设想如果现今大量生产的仍是10年前的手机,而非智能手机,那么,计算出来的财富价值将会大幅缩水。财富的底色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大量引进海外技术,各行各业产业链在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整体铺开,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部分产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对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利润率增长造成阻碍。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了金融强国的“六个关键核心要素”,既是关键又是核心,突出体现了金融在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薇  冯邦彦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已成为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以竞争力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石,并从各自得研究目的出发,得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各具特色的研究框架。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内涵、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全球比较等三个方面为视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与评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高洁  
文章对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在分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归结为传统研究范式和现代研究范式两种类型,充分肯定了波特在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述,指出了国内学者需要进一步将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条件相结合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先进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快,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国际竞争力研究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为了更清楚地评价有关国际竞争力理论,本文拟从三个层次、两个方面进行评介。即首先把国际竞争力分为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国际竞争力三个层次,然后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评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化举  
本文概述了建筑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现状,认为产业竞争力结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竞争力决定因素评价方法有待改进,进而构建了新的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结果评价体系,包括赢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生产效率、规模实力等四个方面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形成了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评价模型,从基本因素、根本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十二项内容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提出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据IMD公布的1999年世界竞争力报告,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排名有所下降。本文认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文中详细分析了其主要特性及其系统要素之间的影响;并指出,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透过庞杂的统计数字,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庭辉  
文章构造了由指标体系设计、单要素(指标)评价、综合评价和综合分析等流程构成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评价模型,以IMD1998~2005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本文构造的评价模型金融体系竞争力特别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继云  
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阐述,进一步理清了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而通过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回顾和评述则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阳毅  李廉水  
文章对国内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五个方面即人才的界定与度量、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权重设置等总结了国内主要经典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了评价。文章的最后对将来本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