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5)
2023(3967)
2022(3493)
2021(3267)
2020(2745)
2019(6304)
2018(6377)
2017(11461)
2016(6716)
2015(7985)
2014(8297)
2013(8130)
2012(7744)
2011(7108)
2010(7402)
2009(6744)
2008(6792)
2007(6649)
2006(6087)
2005(5844)
作者
(22306)
(17977)
(17953)
(17337)
(11701)
(8833)
(8347)
(7173)
(7008)
(7008)
(6283)
(6281)
(6253)
(6045)
(5933)
(5701)
(5589)
(5589)
(5523)
(5422)
(4745)
(4626)
(4606)
(4422)
(4419)
(4221)
(4115)
(4023)
(3933)
(3794)
学科
(22039)
经济(21991)
管理(18779)
(16091)
(13642)
企业(13642)
(8013)
方法(7986)
中国(7495)
(7452)
(7341)
(6946)
数学(6114)
理论(6050)
数学方法(5980)
(5747)
银行(5722)
(5409)
业经(5345)
教育(5173)
(4907)
金融(4906)
(4764)
财务(4745)
财务管理(4714)
(4563)
(4528)
农业(4429)
(4416)
贸易(4410)
机构
学院(96128)
大学(95617)
研究(36042)
(33007)
经济(31910)
中国(31057)
管理(29434)
科学(23803)
理学(23111)
理学院(22778)
(22654)
管理学(22155)
管理学院(21999)
(21128)
(20470)
(19449)
(18958)
研究所(17913)
中心(17239)
农业(16687)
业大(15411)
(15302)
北京(14958)
(14891)
财经(13651)
技术(13432)
(13388)
(13229)
师范(13131)
(12121)
基金
项目(53671)
科学(39335)
研究(38614)
基金(35458)
(32529)
国家(32194)
科学基金(25388)
(22073)
社会(20524)
社会科(19100)
(19092)
社会科学(19091)
教育(18889)
基金项目(17731)
自然(17590)
自然科(17106)
自然科学(17096)
编号(16979)
自然科学基金(16789)
资助(16114)
成果(15394)
课题(13221)
重点(12833)
(11561)
(11162)
计划(10839)
(10782)
(10726)
科研(10629)
(10582)
期刊
(45684)
经济(45684)
研究(34342)
中国(27646)
学报(19588)
(19402)
(17378)
教育(17314)
科学(15677)
(15174)
金融(15174)
大学(14185)
管理(13050)
学学(12934)
农业(12206)
技术(9594)
图书(7309)
业经(7272)
财经(7069)
经济研究(6698)
(6386)
(6119)
书馆(5681)
图书馆(5681)
(5667)
问题(5537)
(5253)
会计(5237)
职业(5149)
(5135)
共检索到172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守和  
近年来,我国城乡储蓄存款超常增长。1989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147亿元,其中当年净增额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4%。1990年城乡储蓄存款又增加1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加553.5亿元。储蓄存款超常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储蓄资金大量涌进储蓄,形成大量的虚拟储蓄存款。所谓虚拟储蓄存款,就是金融部门在吸储过程中所吸收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小江  
通过对存款机构变相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博弈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过去在一些地方存在变相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现象,以及针对这种现象金融监督机构应从哪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遏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亚莉  钱海波  
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综合收入、物价和利率等因素 ,建立协整回归模型考察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 ,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比较。结果表明 ,虽然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依然显著大于 1,目前 ,对我国居民来说 ,由于人均收入依然很低 ,储蓄存款还是奢侈品 ,是穷人的资产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太  
关于我国储蓄存款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王太目前我国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3万多亿元,如此高的储蓄存款余额对我国经济影响如何?这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一、储蓄存款增加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储蓄存款增...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云海  张和玉  
储蓄存款亏本吗?张云海,张和玉人民银行现行的法定利率: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10.98%,两年期年利率为11.7%,三年期年利率为12.24%,五年期年利率为13.86%,八年及八年以上年利率为17.1%;流动资金贷款年利率为10.98%。从法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邵安  吴森国  
如何理解储蓄存款的地位与作用□马邵安吴森国储蓄存款作为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其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在存款组织工作中,储蓄存款成本高、不合算,在经营中无利可图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同志中依然存在。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储蓄存款成本是否真的高到使银行亏本经营的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近几年来城乡储蓄存款大量增加,是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些看法是由于统计资料不能正确反映实际产生的。储蓄大量增加主要来自农民还是职工,它对经济生活有什么影响,值得我们搞清楚。一九八二年底城乡储蓄存款达到675亿,比一九七八年的210亿增加465亿。一九八二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富保  
一、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本质在于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商品,为使分散在城乡居民个人手中的闲散的钱集中起来,必须采取鼓励的措施,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立存款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华子  胡帅  
我国关于储蓄存款法律性质有两大主要学说——物权说和债权说,均未能完整清晰地处理好储蓄存款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这与其仅从民商法角度思考问题有关。储蓄存款关系不仅由民商法调整,还体现着国家为了社会公益对其的干预,这也需要经济法的调整。经济法领域中的产权关系更能说明储户与银行对储蓄存款的权利义务关系。储蓄存款的形成过程正是现金货币的产权在储户、银行之间的配置过程,储户将现金存入银行后,以丧失现金的占有权与使用权为代价,获得对银行的现金付款请求权、利息请求权和存款处分权;银行取得现金所有权,可以对现金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权利配置后,对于储户存款中的资金金,储户以付款请求权为关节点与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冀东升  王富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忠山  关国庆  
1986年是“七五”计划关键性的头一年。为了尽快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战略目标,需要大量生产资金。农业银行、信用社要更好地筹集生产资金,首先必须深入农村调查资金力量,摸清农村资金潜力,开拓农村资金来源。为此,我市行组织工作组深入通化县,与县支行密切配合,对农村储蓄存款潜力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世成  王毕平  陈彬  
三大存款规模、结构变动特征(一)三大存款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浙江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持续增长,到2006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413.9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以下简称储蓄存款)从2000年的3574.65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8376.87亿元,增长134.34%,年均增幅为15.14%;企业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2889.08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10473.47亿元,增长262.52%,年均增幅为23.94%;财政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111.92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442.45亿元,增长295.33%,年均增幅为25.75%。对比三大存款增长速度:财政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相汉  
我国的储蓄存款,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的服务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十年来,我国的储蓄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有了迅速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不同于旧中国储蓄的新的内容和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总结和探索。本文着重就储蓄存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它和生产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媛  
当前应引导储蓄分流,控制储蓄存款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孙媛首先,我们必须对储蓄分流与储蓄出笼进行区分。储蓄分流指的是随着多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引起居民储蓄存款增量的减少;而储蓄出笼则是指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的净减少,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