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1)
- 2023(3349)
- 2022(3009)
- 2021(2941)
- 2020(2603)
- 2019(6313)
- 2018(6403)
- 2017(12475)
- 2016(6825)
- 2015(7924)
- 2014(7988)
- 2013(7634)
- 2012(6877)
- 2011(6120)
- 2010(6513)
- 2009(5913)
- 2008(5740)
- 2007(5051)
- 2006(4443)
- 2005(4048)
- 学科
- 济(29766)
- 经济(29738)
- 管理(18978)
- 业(17791)
- 方法(16951)
- 数学(15510)
- 企(15324)
- 企业(15324)
- 数学方法(15028)
- 中国(7580)
- 农(6730)
- 理论(6604)
- 业经(5462)
- 学(5342)
- 财(5253)
- 地方(5009)
- 教学(4631)
- 贸(4492)
- 制(4490)
- 贸易(4488)
- 易(4355)
- 农业(4296)
- 技术(4217)
- 和(4170)
- 策(3770)
- 划(3745)
- 银(3603)
- 银行(3602)
- 环境(3566)
- 行(3434)
- 机构
- 学院(95688)
- 大学(94453)
- 管理(38791)
- 济(36872)
- 经济(35981)
- 理学(33551)
- 理学院(33199)
- 管理学(32135)
- 管理学院(31983)
- 研究(29355)
- 中国(22296)
- 京(20421)
- 科学(18819)
- 财(16158)
- 所(14975)
- 农(14799)
- 江(14531)
- 业大(14453)
- 研究所(13509)
- 中心(13493)
- 北京(13070)
- 财经(12588)
- 范(12293)
- 师范(12167)
- 州(11638)
- 技术(11559)
- 农业(11500)
- 经(11332)
- 经济学(10540)
- 院(10497)
- 基金
- 项目(63729)
- 科学(50308)
- 基金(45521)
- 研究(45397)
- 家(39697)
- 国家(39407)
- 科学基金(34510)
- 社会(27381)
- 省(26219)
- 社会科(25969)
- 社会科学(25960)
- 自然(23827)
- 基金项目(23506)
- 自然科(23364)
- 自然科学(23362)
- 自然科学基金(22921)
- 教育(22862)
- 划(21939)
- 资助(20236)
- 编号(19089)
- 成果(14902)
- 重点(14453)
- 部(13563)
- 课题(13535)
- 创(13527)
- 发(13146)
- 创新(12520)
- 科研(12150)
- 计划(12041)
- 大学(11892)
共检索到141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晓靖 把余韬 张伟
道路交通标志作为重要的道路设施,其设计和布置旨在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分析了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感知与认知过程,及对此过程有潜在影响的各种因素,总结出交通标志对驾驶任务的3种干预类型。结合满意决策理论(Satisficing Decision Making)和认知架构理论(Cognitive Architecture),构建出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模型,为交通标志效用评估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支持,对交通标志的科学设计和布置提供指导。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培 饶培伦
通过模拟在交通标志引导下到达指定地点的过程,研究了北京市道路交通标志信息量以及驾驶员脑力负荷对感知和理解道路交通标志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交通标志信息量的计算方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拟合了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量的主观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信息量的大小对驾驶员感知和理解交通标志没有显著影响;2)脑力负荷对交通标志识别率、决策时间、决策正确率以及决策确信程度有显著影响;3)脑力负荷对主观任务负荷和识别交通标志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交通标志 感知和理解 信息量 脑力负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辛督强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和改善我国省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合理选择了评价指标,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不含港、澳、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与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机动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同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操作简便易行,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其既可对多个区域进行对比评价,也可对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单独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相应的安全问题,从而为改善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建钢 伍雄斌 刘伟 江景舫 陈颖
以2005-2006年福建省公路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与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数(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3输入、单输出、16个中间单元层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分别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的4项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1-3月份交通事故4项指数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2.9513%、3.5714%、3.5469%和2.9485%.因此,该3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使用简便、方法实用、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曙云 关积珍 李元左
针对交通流流量、占有率和速度3个基本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道路交通状态特征辨识方法.利用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实现对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结合Bayes方法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进行混合模型的选择.应用北京市实际道路交通流参数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取得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特征指标,并就此方法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艳辉 许洪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党宏社 党晨 张选德
交通标志的自动识别对汽车的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存在识别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引入MobileNetv3主干网络,将RFB模块与ECA-Net模块相结合,在不提高网络计算量的情况下,确保更大范围内聚焦有效特征;在特征融合中采用AFF模块,将注意力从同层融合扩展到跨层区域;采用Matrix NMS筛选候选框,以提升模型检测速度。在中国交通标志数据集CCTSDB上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精度为96%,速度为48帧/s,在多种环境下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得到增强,可以满足交通标志实时识别的需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钧 李志学 龚燕峰
针对传统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存在识别精度较低、识别种类少和识别实时性较低的不足,设计了一套高精度、低功耗、便携式的交通标志智能识别系统。系统硬件为以德州仪器AM5749高性能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开发系统,通过结合训练选择设计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所得的系统软件模型,对多达62种的交通标志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通过该实验,学生加深了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理解,熟悉利用嵌入式平台进行深度学习算法的开发流程,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刚 王运明 彭超亮
实时精确的交通标志检测是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智能检测算法检测复杂真实道路场景下的交通标志速度慢、无法较好地适用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SSD的交通标识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MobileNetV3_large网络替代VGG16网络,可减少模型参数,提高检测实时性;利用添加SE模块的逆残差结构B-neck替换对应的标准卷积增强低层特征层的语义信息;设计改进RFB网络提升小交通标志的检测能力,重新设置预设先验框的尺寸,提升模型对特定数据集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SD算法在中国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上的mAP值可达89.04%,比MobileNet-SSD算法提高了5.26%;帧率可达60 frames/s,比SSD算法提高了23 frames/s。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检测精度,对复杂交通环境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吟吟
文章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设计问题,根据个人经济生命周期投资收入情况划分为两大阶段,综合考量人的经济价值和道义价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生命价值的因素进行权重比较,通过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各周期人的经济价值,进而依据人的潜在价值与道义价值底线,确定赔偿标准,以保险人稳定经营与投保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建立双目标规划模型,由武汉市交通伤亡率,在现有投资环境下,确定保险人预期利润,得出保险费率,最终确定人均保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立 邓梦
城市交通方式和道路系统的布局对城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分布具有重大影响 ,同样它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流通道对城市的发展方向也起着重大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的研究 ,揭示了城市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模式 中心区 城市规模 城市生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宗巍 张望 陈铭 赵福全
为建立适合不同城市特点的交通体系,并明确定位汽车在其中承担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外部环境和交通工具两大维度出发,建立了表征城市整体交通出行情况的多层级评价体系;并基于一级指标的得分,对选取的9座中国典型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城市的不同类型;然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识别了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相关因素变化的情景假设,预测了各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可能的演变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国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