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912)
- 2022(3394)
- 2021(3272)
- 2020(2893)
- 2019(6728)
- 2018(6824)
- 2017(12269)
- 2016(7512)
- 2015(8693)
- 2014(8809)
- 2013(9004)
- 2012(8694)
- 2011(7878)
- 2010(8250)
- 2009(7946)
- 2008(8512)
- 2007(7895)
- 2006(7501)
- 2005(7186)
- 2004(6376)
- 学科
- 管理(31157)
- 济(26536)
- 经济(26491)
- 业(24103)
- 企(22673)
- 企业(22673)
- 方法(11961)
- 财(11267)
- 数学(9324)
- 数学方法(9159)
- 制(8528)
- 务(7854)
- 财务(7827)
- 财务管理(7803)
- 企业财务(7367)
- 学(7162)
- 银(7158)
- 中国(7155)
- 银行(7145)
- 理论(7104)
- 农(6719)
- 行(6694)
- 业经(6493)
- 策(6171)
- 融(5586)
- 金融(5585)
- 划(5395)
- 度(5003)
- 制度(4999)
- 和(4974)
- 机构
- 大学(110349)
- 学院(106926)
- 管理(41291)
- 济(40010)
- 经济(38762)
- 研究(37368)
- 中国(34200)
- 理学(32035)
- 理学院(31589)
- 管理学(31030)
- 管理学院(30781)
- 财(25328)
- 京(25207)
- 科学(22408)
- 江(20737)
- 所(20201)
- 中心(18548)
- 财经(17804)
- 研究所(17701)
- 农(17652)
- 北京(16451)
- 州(16334)
- 经(15940)
- 范(15045)
- 省(14958)
- 师范(14889)
- 业大(13803)
- 农业(13602)
- 银(13283)
- 财经大学(13138)
- 基金
- 项目(58296)
- 科学(44988)
- 研究(42436)
- 基金(41814)
- 家(36351)
- 国家(36027)
- 科学基金(30326)
- 社会(25109)
- 社会科(23709)
- 社会科学(23700)
- 省(21842)
- 基金项目(21318)
- 教育(20755)
- 自然(20356)
- 自然科(19881)
- 自然科学(19873)
- 自然科学基金(19538)
- 划(19179)
- 资助(18755)
- 编号(17367)
- 成果(16629)
- 部(13296)
- 重点(13285)
- 课题(13047)
- 性(11436)
- 教育部(11374)
- 科研(11315)
- 创(11296)
- 大学(11214)
- 发(11046)
共检索到194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文悦
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呈现"V"型回升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部分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上涨,面对通货膨胀预期,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央行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稳定市场预期;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理解货币政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期 思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亚楠 马广奇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加大。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对防范我国未来恶化的通货膨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各行业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我国五次通货膨胀周期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再通过数据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 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海维
稳定物价总水平,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而管理好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货膨胀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期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那么,通货膨胀预期(下称"通胀预期")在本轮通货膨胀中起了多大作用,如何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关系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预测。通胀预期有适应性、理性和不完全理性预期之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擎
江世银教授的新作《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于2014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借鉴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科学的预警机制,设计了高效率的调控模式。这对于提升政府进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科学性、减少调控政策失误、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保持国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秀梅
随着能源价格走高,如何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成为央行宏观决策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揭示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渠道及效应,并基于统计优化的2001年第二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样本数据,就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预期与能源价格两者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通货膨胀预期与能源价格互相强化、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并不存在。本文最后就如何在高油价时代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羽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运行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通胀预期逐渐强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费雪方程和无偏预期理论,从短期名义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分离出通货膨胀预期和Ex-ante实际利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使用Ex-ante实际利率与主趋势的偏离程度衡量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针对我国加强通胀预期管理提出了完善调查监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胀目标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胀预期 名义利率 宏观调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郁一彬 章丽盛 翁磊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大量的实证分析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就必须管理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通胀预期的研究仍较为匮乏,实践中对通胀预期的监测也是非常的薄弱。本文独创性地改进了Carlson-Parkin概率法,以此计算我国的通胀预期值,并进一步地利用计算得到的通胀预期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婧
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在短期内暂时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在中期存在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可能性,并对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提出了预测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热钱 通货膨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粘性 最大熵自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本·伯南克 钟晓玲
今天,我将就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并简单介绍联储是如何预测通货膨胀的,包括我们如何将通货膨胀预期运用到通货膨胀的预测过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关于通货膨胀测量标准的若干思考刘伟中国人民银行戴相龙行长在《当前金融工作中急需研究的几个问题》①一文中指出,在货币政策方面,“怎样或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币值的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专题研究。本文拟就通货膨胀测量标准的选择及其与利率政策之间的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面临冲击,通货膨胀成为世界经济的新挑战。202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近50%,涨幅创27年来新高,美国、英国、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物价持续攀升,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严重,如阿根廷通胀率甚至超过50%。与此同时,日本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中国保持物价水平的合理区间。那么,如何研判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本轮通胀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关键词:
全球通货膨胀 新兴市场经济体 全球通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涛
一、当前通货膨胀特征及成因和治理整顿前相比较,治理整顿以来通货膨胀特征发生了某些变化,也就是说它主要不是表现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是主要表现为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主要是紧缩政策抑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松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压力就会转化为现实,而引起通货膨胀率重新上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德功
一、我国目前是否出现通货膨胀 2003年我国CPI同比增长值由负转正,9月开始迅速上升,12月达到3.2%;2004年1月,我国CPI同比增长继续保持3.2%,环比增长达1.1%。2003年9月末CGPI(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增长2.17%,12月末上升为6.31%,2004年1月末为6.7%,该指数连续13个月呈上升趋势。此外,2004年1月末农产品同比涨幅超过15%,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升。据此一些部门和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或呈现通货膨胀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