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7)
2023(3939)
2022(3280)
2021(3445)
2020(2823)
2019(6476)
2018(6660)
2017(10593)
2016(7343)
2015(8501)
2014(8989)
2013(8194)
2012(7952)
2011(7266)
2010(7956)
2009(7342)
2008(7406)
2007(7077)
2006(6829)
2005(6854)
作者
(18994)
(15399)
(15374)
(15361)
(10007)
(7549)
(7196)
(6240)
(5999)
(5858)
(5466)
(5288)
(5130)
(5065)
(5033)
(4982)
(4761)
(4705)
(4695)
(4653)
(4567)
(3949)
(3897)
(3770)
(3767)
(3651)
(3582)
(3370)
(3289)
(3261)
学科
教育(19960)
(18595)
经济(18554)
管理(14866)
中国(13605)
(12344)
(10544)
(9807)
企业(9807)
理论(8758)
教学(7265)
(7089)
(6758)
(6753)
(5011)
(4917)
银行(4910)
(4685)
发展(4436)
研究(4379)
农业(4351)
(4313)
地方(4290)
业经(4237)
(4136)
方法(4080)
思想(4004)
(3998)
经济学(3957)
制度(3910)
机构
大学(99594)
学院(93206)
研究(38178)
教育(29459)
(28682)
经济(27525)
管理(25715)
中国(25523)
(25070)
师范(24977)
(24235)
科学(21215)
师范大学(20467)
(19926)
(19578)
理学(19506)
理学院(19130)
管理学(18520)
管理学院(18309)
(18083)
北京(17329)
中心(17280)
研究所(17210)
(15327)
职业(14826)
技术(14664)
(13177)
(12657)
(12556)
财经(12431)
基金
项目(45406)
研究(43362)
科学(35811)
教育(29257)
基金(27104)
成果(23188)
社会(22927)
(21787)
编号(21707)
国家(21371)
社会科(21098)
社会科学(21093)
(19431)
课题(19298)
(18338)
(17048)
科学基金(16768)
规划(13346)
项目编号(12873)
(12777)
研究成果(12266)
(12246)
基金项目(12242)
重点(11975)
资助(11871)
(11868)
(11831)
阶段(11805)
(11728)
(10925)
期刊
教育(51108)
研究(46118)
(42881)
经济(42881)
中国(34028)
(15175)
(12380)
职业(12374)
技术(12353)
学报(12083)
(11783)
金融(11783)
管理(10429)
大学(10258)
科学(9979)
图书(8956)
技术教育(7868)
职业技术(7868)
职业技术教育(7868)
农业(7616)
(7468)
论坛(7468)
学学(7244)
书馆(7121)
图书馆(7121)
财经(6874)
(6195)
业经(6114)
(6028)
高等(5969)
共检索到182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秦钊  
追求超越他人的学业“成绩”早已在我们的社会、家庭、教师和学生之中成为时尚。它不仅在“应试教育”的实践中发展到登峰造极,即使在倡导与构建“素质教育”的今天,也依然是潜隐在人们心目中的信条与准则。“分分小命根”的法则是与现代社会重视按成绩奖励分配的理念与原则极为相符的。因此,它还将天经地义地左右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牵引着人们去苦苦地追求学业成绩。以往,人们对于学业成绩问题更多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凭借“归因”理论来探究其要,而很少从教育学的视野对其作出审视与考量。在此,笔者试图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上,来对人们拼命追求学业成绩的问题作出教育学的思考,以期影响大家去建立教育学意义上的成绩理念与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丽娟  吴冠阳  袁正  
减负及摈弃课外教育给公共教育投入带来空间。而我国家庭普遍面临资源约束,子女教育支出构成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这对公共教育投入、学业成绩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拷问。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发现公共教育投入对孩子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对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显著,但对城镇居民和高收入家庭的影响虽然是正向的,但统计上不显著。个案分析表明,孩子学业成绩对生育意愿有正向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亚惠  姚继军  王威  周世科  
学校资源是影响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针对于此,利用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和教育事业发展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省域内学校资源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不同,学校无形资源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学校生源背景显著影响中小学生成绩。因此,要结合中小学特点调整学校资源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区域间的重点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学校无形资源建设,尤其要重视不同阶层差异对教育结果的影响,避免发生“马太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多学科的"联合",其行动单位依然还是"学科",而不是"学科间"或"跨学科"。困扰中国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不是森严的学科边界所造成的思想桎梏,反而是学科边界意识淡漠所导致的"无立场"陈述。教育学学科边界的确立,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学者学科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学科认同感的强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琳  张良军  
运用SPSS软件对高职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策略进行分析,探索了高职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的问题,对高职学生学习策略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学习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智远  
两年制"民考民"学生预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存在一种"上课累,考试背,上了大一全不会"的现象。本文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新疆籍"民考民"预科生英语学业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学生英语学业成功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核心是学生学会如何学英语。基于这一理念进行参与式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设计,在预科生的英语课上实施参与式教学。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调查问卷等数据进行质化分析,发现参与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自我效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树立坚韧、开放的观念和态度。通过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现阶段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要"重在参与",除了学业参与,还要强调"社会参与"和"智力参与",才能培养出更多各民族优秀大学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争先  赵萌  杨岚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减少学生问题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然而,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对539名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学业情感、学习策略、师生关系在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建议,学校要重视并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校要结合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改善小学生的学业情感和学习策略,教师要在为小学生提供支持性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薛海平  王东  巫锡炜  
本文利用2013年全国六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活动基线调查数据,比较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参与课外补习活动上的差异,探讨了课外补习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积极地参加课外补习;课外补习有助于学校质量较高、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缩小其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距,但对学校质量和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缩小其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距帮助不大。因此,学校和家长需要重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差距,为不同类型留守儿童提供不同方式的学习援助,帮助他们缩小与非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差距。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计海  陈瑛华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针对北京13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和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各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计2433名学生,考察学生考试态度与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生的考试态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提升,学生对考试的喜欢程度不断下降,不喜欢的程度不断提高;(2)学生的考试态度与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喜欢考试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优于不喜欢考试的学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学校考试及管理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两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总体上是西方话语体系背景下的教育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教育学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教育今天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成就、经验、道路和模式。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必须实现教育学的历史转向:立足中国实际,立足时代特征,立足未来需要,实现教育学话语的领跑转向;实现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实现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创新转向;实现教育学社会服务的高质量转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必须进行学术建制的改革创新,从单一垂直结构走向多元互动结构;形成相应运行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力、体现引领力、展现未来性,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佳丽  
本文基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样本,采用多水平分层法分析不同类型影子教育(辅导班和一对一家教补习)对全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平均效应,及对参与机会不同的分样本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小学生参加辅导班,成绩显著提高,越补越好,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成绩反而显著降低,越补越差;(2)参加辅导班可能性最大的优势学生群体从参加课外辅导班中获益更多;参加一对一家教补习可能性较小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群体不仅不能从参加补习中获益,反而对两类弱势学生群体学业成绩有损害作用。总体而言,参加课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志梅  
同伴在大学生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激发以及学习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全国4 461名本科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宿舍层面的同伴关系对本科生的学业表现兼具显著的正向与负向效应。班级层面的同伴互动对本科生课内外学习、个人探究、集体学习获益程度以及逃课和挂科影响显著,但实践中同伴互动存在不足。且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对本科生不同维度学业表现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认为,应优化学生宿舍成员结构,鼓励同伴互动,促进同伴正向影响最大化。引导本科生保持适度合群与独立,充分利用同伴力量,营造支持学生发展的同伴学习氛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祖晶  
学业成绩即学生在校学习各门课程的优劣程度,它既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法码,因此,学业成绩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关注的敏感话题,也成为教育科学专家潜心研究的热点课题。 综合过去二十几年几千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是由百余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归类,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学校(0.12)、社会(0.19)、教师(0.21)、教学(0.22)、学生(0.24)、教学方法(0.14)、学习策略(0.28)七大变量系统。依据各变量系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大小来判断,学生变量系统是仅决于学习策略变量系统的第二大变量系统,也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领域。因此,...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梦美  吴敏华  尤佳鑫  孙众  
在线学习中产生的学习者行为数据,为预测学业成绩以及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干预提供了新的契机。为研究教师的干预作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一门高校混合式学习课程为例,在对学生课程阶段性任务成绩成功预测后,由教师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干预,观察并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深层次的教学干预比浅层次的教学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学业成绩中低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学干预非常有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秋珍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标准分法洛阳高专崔秋珍在学生学业成绩测验中,测验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数量表达,而不具有实际的评价功能和教育意义,只有通过评价,对作为评价量化资料的分数加以解释以后,才能揭示出测验分数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测验成绩是服从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