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5)
- 2023(7410)
- 2022(6359)
- 2021(5897)
- 2020(5090)
- 2019(11899)
- 2018(12136)
- 2017(22281)
- 2016(12257)
- 2015(13272)
- 2014(13305)
- 2013(12825)
- 2012(11867)
- 2011(10754)
- 2010(11330)
- 2009(10962)
- 2008(11008)
- 2007(9924)
- 2006(9329)
- 2005(9068)
- 学科
- 济(44611)
- 经济(44524)
- 管理(39877)
- 业(33198)
- 企(29737)
- 企业(29737)
- 制(18924)
- 财(16653)
- 中国(14152)
- 方法(14091)
- 体(12789)
- 农(12006)
- 数学(11480)
- 业经(11428)
- 数学方法(11202)
- 银(11202)
- 银行(11188)
- 体制(10918)
- 行(10744)
- 融(9615)
- 金融(9613)
- 学(9544)
- 度(8837)
- 制度(8806)
- 务(8805)
- 财务(8761)
- 财务管理(8731)
- 理论(8493)
- 地方(8411)
- 企业财务(8286)
- 机构
- 大学(166520)
- 学院(162739)
- 济(68152)
- 经济(66513)
- 管理(59676)
- 研究(59172)
- 理学(49101)
- 中国(48559)
- 理学院(48522)
- 管理学(47706)
- 管理学院(47347)
- 财(39525)
- 京(36534)
- 科学(32378)
- 所(29544)
- 江(28777)
- 财经(28332)
- 中心(27667)
- 研究所(25714)
- 经(25477)
- 北京(23771)
- 农(23701)
- 范(22567)
- 师范(22374)
- 州(22007)
- 院(21618)
- 经济学(21049)
- 财经大学(20746)
- 省(20360)
- 业大(19972)
- 基金
- 项目(98606)
- 科学(77975)
- 研究(76147)
- 基金(71490)
- 家(61438)
- 国家(60895)
- 科学基金(52298)
- 社会(48901)
- 社会科(46258)
- 社会科学(46251)
- 省(37349)
- 基金项目(36391)
- 教育(36348)
- 自然(31731)
- 划(31640)
- 自然科(30991)
- 自然科学(30983)
- 编号(30957)
- 自然科学基金(30428)
- 资助(29151)
- 成果(28289)
- 制(24761)
- 课题(22916)
- 部(22664)
- 重点(22656)
- 性(20644)
- 国家社会(20553)
- 发(20547)
- 创(20373)
- 教育部(20089)
共检索到28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春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在中央层面顺利推行,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初步确立了其作为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制度的地位。目前,此项改革正处于全面展开阶段,如何结合改革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中国现代国库管理目标,是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耀斌
2002年起,湖南开始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十年来,全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探索到逐步规范,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省本级1021家预算单位、14个市州和118个县市区的14897家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改革覆盖面分别达87%和80%;改革资金涵盖了公共财政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利明 童光辉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全新机制和统一框架,财政资金的调控调度能力、运行效率和透明度得到了根本性提高。然而,由于改革的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尚未完全覆盖到所有乡镇和预算单位,所以,以乡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改革,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真正成为所有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核心基础性制度,成为下一阶段国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以东部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香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有效举措。从这几年的改革历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过几次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往改革的重点大多是在财政收入方面,而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尚未进行大的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认为,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支出管理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谈一些个人看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珍
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重点是支出管理改革 ,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库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这一制度的指导原则 ,最后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些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洪涛
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完善公共财政基础、增强乡镇财政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保定市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对改革中遇到的预算编制改革不到位、财政直接支付比重低,零余额账户授权支付不规范、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加强宣传培训、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 乡镇 国库集中支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部门自2002年以来,以"规范操作、强化监管、方便单位、分步实施"为原则,在市本级83个一级预算单位及108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攀枝花市财政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范仕良 陶再文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看,对国库监管提出了挑战。具体而言:一是削弱了国库的监管职能。(1)国库的审核权难以发挥。改革前,国库可以对每笔预算拨款的凭证要素、拨款用途进行逐项审核,发现要素不全、填写不正确、用途不合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茅秀琴
国库集中支付制改革就是预算单位在人民银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各类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财政资金专户,相应取消执收执罚单位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预算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政性资金支出账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关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核算中心的用款单位账户,实行会计集中支付。福建武夷山市从2001年至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共取消了247个核算单位的331个银行账号,据不完全统计,该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共取消、纠正部门自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钢
笔者于1998年担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后曾分管过国库局,参与了一些改革工作。20年过去了,国库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改革仍未到位。回顾国库改革案例,从一个侧面再次说明,改革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进入深水区后,改革会愈加艰难,就越要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翟钢
"十一五"期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国债管理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对促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保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是财政国库工作实现跨越的关键时期,一定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红霞 马艳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预算始终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及保障性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2021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和具体措施。推进改革的大框架已经确立,多项财税改革措施也将加快推进。站在"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上,把握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有助于顺应经济发展新格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预算制度改革 紧平衡 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利明 童光辉
1.推进乡镇财政机构规范化建设。首先,规范机构设置。由于不同乡镇之间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及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管理水平差异极大,建议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将不同乡镇划分为三个类型:一类乡镇,即经济发达、财政收支规模大、集聚和辐射作用明显的乡镇,主要包括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省级中心镇;二类乡镇,即经济发展中等、政府可用财力能基本满足政府基本支出需要的乡镇;三类乡镇,即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主要依靠上级补助来维持政府运转的乡镇。一类乡镇可以构建"一体两翼"的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