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0)
2023(2980)
2022(2562)
2021(2250)
2020(2071)
2019(4862)
2018(4679)
2017(8677)
2016(4716)
2015(5061)
2014(4909)
2013(4980)
2012(4979)
2011(4274)
2010(4591)
2009(4321)
2008(4633)
2007(4280)
2006(4026)
2005(3969)
作者
(13712)
(11431)
(10918)
(10840)
(7442)
(5440)
(5108)
(4380)
(4279)
(4262)
(3949)
(3845)
(3797)
(3710)
(3682)
(3562)
(3429)
(3317)
(3180)
(3156)
(2907)
(2837)
(2729)
(2671)
(2656)
(2581)
(2493)
(2437)
(2341)
(2230)
学科
(20900)
经济(20877)
管理(16785)
(14141)
(13373)
企业(13373)
(8699)
方法(6688)
(6394)
财务(6377)
财务管理(6363)
企业财务(6078)
中国(5612)
(5520)
数学(5334)
数学方法(5175)
(4987)
(4228)
银行(4225)
(4101)
(3959)
理论(3944)
(3790)
业经(3782)
(3751)
金融(3751)
(3535)
关系(3486)
地方(3376)
教育(3202)
机构
大学(66235)
学院(63968)
(26456)
经济(25781)
研究(24854)
管理(22236)
中国(20916)
理学(17951)
理学院(17712)
管理学(17258)
管理学院(17123)
(16297)
(15770)
科学(13743)
(12908)
财经(11555)
中心(11348)
(11348)
研究所(11166)
北京(10530)
(10475)
(10405)
(8871)
(8744)
(8607)
财经大学(8595)
师范(8516)
(8480)
业大(8401)
农业(8042)
基金
项目(36656)
科学(28864)
基金(27056)
研究(26887)
(23866)
国家(23669)
科学基金(20163)
社会(16976)
社会科(16005)
社会科学(15997)
基金项目(13566)
(13470)
自然(13250)
自然科(12971)
自然科学(12968)
教育(12879)
自然科学基金(12711)
资助(11769)
(11636)
编号(10450)
成果(9949)
重点(8659)
(8482)
课题(7883)
(7522)
教育部(7346)
大学(7237)
(7182)
国家社会(7080)
科研(7043)
期刊
(34076)
经济(34076)
研究(25362)
中国(17728)
(15389)
管理(10798)
学报(10694)
教育(9559)
科学(9299)
(9209)
(9061)
金融(9061)
大学(8469)
学学(7638)
财经(6322)
经济研究(6117)
技术(5932)
农业(5610)
会计(5542)
(5469)
问题(4171)
业经(4108)
(4056)
财会(3964)
(3962)
图书(3560)
国际(3557)
(3539)
统计(3418)
(3364)
共检索到11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国光  
作者认为:现在改变从紧、偏紧的宏观政策还不是时候,不赞成"保增长第一、保物价第二"的观点;近期内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在经济增长上,应由目前过快的实际增长率逐步调整到潜在增长率水平以内;在物价上涨上,把现在明显的通胀率回归到稳定物价的正常波动区间。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执行中,数量型工具运用比较多,而价格型工具运用得相对较弱,利率手段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中要受到适当重视;目前通货膨胀形势要求我们的财政政策要稳中偏紧,为防止衰退或减轻衰退的损失,在适当时机网开稳健政策中保的一面、宽的一面,发挥它的扩张性的后续效果,顺应经济周期的变化,因势利导,化凶为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吉星  
对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一点看法王吉星1984年人民银行开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成为发行货币、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机构与业务的国家机关,这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10多年来,人民银行在控制信用总量,稳定市值,支持经济发展等宏观调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兴  余建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海发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对农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成败的重大问题。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宏观调控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既有总量目标,也有结构目标;确立了经济和社会两类调控目标;在数量上绝不止4个,且优先顺序相机选定;目标选择灵活,并不拘泥于调控时间以及所谓政治周期。"十二五"规划充实了许多宏观调控指标,也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目标,科学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万元产值能源综合消耗目标应当采用更加先进的计量标准。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无法实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立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一再出现某种失调和失控,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快和过热。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所致。当前强调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尤其是难在后者,要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规划、计划等手段来发挥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季光  
关于加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效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商季光一、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从1993年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以来,加强了对金融市场和社会集资的管理;积极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措施,缓解了国有企业的困难;加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帆  
本文以访谈形式阐述当前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并建议在深层次上还应加大调控力度,防止和控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以及在适当时机调控人民币汇率等。此次宏观调控,还要达到打压强势利益集团与中央政府对弈的气焰,以保证政令畅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钧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指导下,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制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政策措施;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具有鲜明的特点,既着眼于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又着眼于为长期经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特别是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预期宏观调控目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沈志群  刘立峰  
国家“九五”投资宏观调控目标的几个问题沈志群刘立峰我国“九五”计划纲要正式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4个:1.投资率按30%来把握;2.考虑价格因素,五年全社会投资总规模为13万亿元;3.考虑价格因素,投资年均增长率10%;4.按可比价格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