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8)
- 2023(9786)
- 2022(8885)
- 2021(8635)
- 2020(7173)
- 2019(16816)
- 2018(16894)
- 2017(32877)
- 2016(18228)
- 2015(20799)
- 2014(20835)
- 2013(20816)
- 2012(19222)
- 2011(17251)
- 2010(17255)
- 2009(15516)
- 2008(15138)
- 2007(13206)
- 2006(11715)
- 2005(10499)
- 学科
- 济(69520)
- 经济(69431)
- 管理(52625)
- 业(49361)
- 企(41159)
- 企业(41159)
- 方法(33039)
- 数学(28374)
- 数学方法(27967)
- 农(20047)
- 财(18172)
- 中国(18123)
- 学(16380)
- 业经(15475)
- 地方(14349)
- 制(13193)
- 农业(13084)
- 贸(12464)
- 贸易(12459)
- 理论(12456)
- 易(12066)
- 务(11796)
- 和(11751)
- 财务(11723)
- 财务管理(11695)
- 企业财务(11051)
- 技术(10979)
- 环境(10801)
- 银(10633)
- 教育(10613)
- 机构
- 大学(258548)
- 学院(256524)
- 管理(103766)
- 济(97213)
- 经济(94854)
- 理学(89633)
- 理学院(88621)
- 管理学(86924)
- 研究(86520)
- 管理学院(86467)
- 中国(64561)
- 京(56322)
- 科学(55884)
- 所(45041)
- 财(44963)
- 农(44796)
- 研究所(40815)
- 业大(40564)
- 中心(39166)
- 江(37840)
- 北京(36155)
- 财经(35855)
- 农业(35144)
- 范(34749)
- 师范(34456)
- 经(32490)
- 州(31070)
- 院(31032)
- 师范大学(27858)
- 技术(27259)
- 基金
- 项目(175364)
- 科学(136267)
- 研究(128352)
- 基金(125504)
- 家(109970)
- 国家(109025)
- 科学基金(92402)
- 社会(77488)
- 社会科(73216)
- 社会科学(73192)
- 省(68651)
- 基金项目(67211)
- 自然(61706)
- 自然科(60186)
- 自然科学(60173)
- 自然科学基金(59047)
- 划(58477)
- 教育(58465)
- 编号(53447)
- 资助(52477)
- 成果(44010)
- 重点(39095)
- 部(38361)
- 发(36906)
- 课题(36602)
- 创(35972)
- 科研(33820)
- 创新(33485)
- 项目编号(32734)
- 教育部(32393)
- 期刊
- 济(108911)
- 经济(108911)
- 研究(77699)
- 中国(48164)
- 学报(42258)
- 农(41078)
- 科学(38343)
- 管理(37293)
- 财(33346)
- 大学(31042)
- 教育(30468)
- 学学(28858)
- 农业(28791)
- 技术(21992)
- 融(21366)
- 金融(21366)
- 业经(18111)
- 财经(16628)
- 图书(15994)
- 经济研究(15745)
- 问题(14580)
- 业(14343)
- 理论(14155)
- 经(13996)
- 实践(13179)
- 践(13179)
- 科技(12817)
- 技术经济(12626)
- 版(11753)
- 现代(11739)
共检索到378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王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本文讨论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粮食亩产及总产量问题。研究的思路是:首先,根据历史记载并参考近代的调查统计,分别讨论水稻、旱粮在不同农作方式下各自的亩产水平及其占用耕地的比例,并以之为依据,计算粮食的总平均亩产;然后,对当时粮食生产用地的面积做出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较之作者先前的研究,本文在史料的根据上有较多补充,结论亦有所修正。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粮食生产 亩产量 总产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前几年我在《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书中初步涉及了清代的粮食生产,最近在与几位美国、台湾学者合作研究《清代的粮食亩产量》时,更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用多种方法具体计算了清代的粮食亩产。在本文中想再就清代的粮食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和粮食的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提供一些数据,以求教于国内外的同行。粮食总产量=亩产量×粮食耕地面积,清前期的粮食耕地面积到底有多少呢? 按照史籍所记,清前期的总耕地面积有两套不同的资料来源、两套互有出入的数字(单位: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目前,国内粮食亩产研究中,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耕地面积计算关注不够,对当地量器、衡器差别注意不够,对民间计租习俗了解不够,对研究粮食亩产资料缺乏适当处理,或处理不当。诸如此类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粮食亩产研究的质量和价值,从而失去科学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晓卉
古代中国,人们对麻类作物非常重视,在唐五代宋初时期的敦煌地区更是如此。本文根据现有的敦煌遗书资料和考古资料,试图研究这一时期麻的种植规模和亩产量的有关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推进这方面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唐五代宋初 敦煌 麻 种植规模 亩产量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柴盈
应用生产效率理论中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06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区的粮食生产数据,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率增长处于下降态势,剖析生产率的结构发现是由于技术进步率增长缓慢所致。通过回归分析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变量的面板数据发现,生产率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亩产技术的提高来拉动,而财政惠农政策因抑制了技术进步成为阻碍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干预政策今后应该侧重于亩产技术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文章运用比重分析、边际贡献率分析、Cox—Stuart趋势检验、方差分解影响弹性及敏感分析法对四大粮食品种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在粮食总产量中仍占有主要地位,粮食总产量对稻谷产量的敏感系数是最大的,稻谷产量的波幅明显要大于另外三个粮食品种产量;玉米产量边际贡献率有增长趋势,其他三个品种只是没有减少的趋势;稻谷和小麦生产的波动是加剧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对总产量的波动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粮食品种 产量波动 粮食总产量 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张琳 张迪 吴初国 孔祥斌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 耕地 中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价格 波动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价格 波动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建
目前利用清代留存粮价资料进行的研究,虽已覆盖全国范围,但视野仍集中于基本经济区,对边疆省份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云南省为例,从供给、需求、国家调控和市场发育四个维度出发,依托清代耕地、田赋、人口、收成分数、粮价数据、仓储数据等资料,在充分挖掘定性描述类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分析,将清代云南粮食供需和国家调控各环节的“程度”直观呈现,系统反映清代云南粮食供需与边疆安全相联系的全貌。
关键词:
清代云南 粮食供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会康 阮翠冰 陈小英 林兆华
加强粮食气象灾害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工作,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1949~2013年闽东9县市区粮食产量资料,应用线性拟合方法计算出粮食气象产量增长率时间序列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线性倾向估计、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及检验、聚类分析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闽东粮食气象产量增长率空间与时间变化特点,减产率等级分布特征及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闽东山区粮食增长率总体要高过沿海县市,增产趋势更明显些。粮食增长率的空间特征值与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为显著负相关,山区与沿海的气候差异与粮食增长率密切相关。9县市粮食增长率具有斜"L"型年际变化特征,可分为下降、上...
关键词:
闽东 粮食产量 气象 风险评估 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莉莉 刘春红
基于C-D生产函数建立了1990~2010年间的关于粮食产量的计量模型。文章通过对粮食产量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因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浇灌面积,成灾面积以及农业劳动力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然后利用此回归模型使用学生化残差,马氏距离,Cook距离以及杠杆值等统计诊断量对粮食产量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素华
介绍了无干旱时“期望产量”的确定方法,并据此可以求算出历年干旱对内蒙古粮食产量的损失量值,依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期所发生的干旱的强度、范围以及作物对干旱的敏感度等关系,建立了干旱损失量的统计评估模式。并在2000~2003年赤峰市粮食产量评估中进行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期望产量 粮食产量 干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