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8)
- 2023(7605)
- 2022(6422)
- 2021(5566)
- 2020(4381)
- 2019(9824)
- 2018(9742)
- 2017(18327)
- 2016(9664)
- 2015(10869)
- 2014(11039)
- 2013(11248)
- 2012(11282)
- 2011(10674)
- 2010(11106)
- 2009(10346)
- 2008(10079)
- 2007(9254)
- 2006(8896)
- 2005(8683)
- 学科
- 济(70449)
- 经济(70395)
- 管理(24413)
- 地方(23930)
- 业(22738)
- 中国(19921)
- 方法(16091)
- 企(15856)
- 企业(15856)
- 地方经济(15332)
- 农(15186)
- 业经(14323)
- 数学(13672)
- 数学方法(13609)
- 学(11701)
- 发(11065)
- 农业(10862)
- 融(10815)
- 金融(10815)
- 银(10149)
- 银行(10141)
- 制(10037)
- 行(10008)
- 环境(9370)
- 财(8678)
- 贸(8622)
- 贸易(8611)
- 易(8142)
- 发展(8075)
- 展(8047)
- 机构
- 学院(152481)
- 大学(150227)
- 济(76450)
- 经济(74965)
- 研究(63380)
- 管理(51863)
- 中国(48800)
- 理学(42016)
- 理学院(41448)
- 管理学(40919)
- 管理学院(40624)
- 科学(35365)
- 财(33608)
- 京(33539)
- 所(33224)
- 研究所(29314)
- 中心(27066)
- 江(25457)
- 财经(24987)
- 经济学(24558)
- 农(24358)
- 北京(22627)
- 经(22383)
- 院(22263)
- 范(21976)
- 师范(21800)
- 经济学院(21546)
- 州(20413)
- 省(20225)
- 科学院(19627)
- 基金
- 项目(86638)
- 科学(67859)
- 研究(66911)
- 基金(60447)
- 家(51676)
- 国家(51186)
- 社会(44191)
- 科学基金(42907)
- 社会科(41923)
- 社会科学(41914)
- 省(35080)
- 基金项目(30928)
- 教育(29151)
- 划(28437)
- 编号(26698)
- 发(26688)
- 资助(24844)
- 自然(23859)
- 自然科(23220)
- 自然科学(23215)
- 自然科学基金(22782)
- 成果(22730)
- 发展(22391)
- 展(22017)
- 课题(20337)
- 重点(20040)
- 部(18603)
- 国家社会(18420)
- 创(17518)
- 济(16866)
共检索到26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闻世震
一、思路提出的依据 思路不是具体任务,而是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总体构想不是凭空设想。因此,欲提出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经济发展思路,必须有充分的依据。辽宁经济发展思路大体有四个依据: (一)要用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用党的十四大精神来理清我们的思路。我觉得,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是他对经济工作、改革开放最精辟的论述和高度的概括。小平同志提出的六大观点可以作为辽宁经济发展思路的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辽宁省委政研室、省统计局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高秀艳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3年,辽宁省县域总人口3176.5万人(分布于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GDP为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是辽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但受历史、自然、气候、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城
利用1990~2008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GDP数据,对二者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证明,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在能源利用方式和效率上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与破坏。在总结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固有局限的基础上,指出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于新能源并提出新能源发展策略。
关键词:
新能源 低碳经济 辽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育广
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加快辽宁“第二次创业”和对外开发的步伐,坚持“交通建设必须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的指导思想,实行交通建设由交通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由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向多渠道、多层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叶子
地区经济发展对其进行评价时是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的,也就是不仅要考虑其协调度还要考虑在这其中协调发展水平,在不同协调水平下协调程度不尽相同,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协调情况在整体上看似处于一种比较协调的状态,可是在个体分析上发现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文化产业还是比较落后,这也是辽宁文化产业目前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需要提升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辽宁文化产业要加速顶层规划设计;辽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落后,要大力加强产业的创新性和附加值;文化产业领域新旧行业发展不均衡,必须加快发展新兴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晶
自上个世纪初八十年代以来,辽宁水果产业尤其是苹果的发展曾经一度全国领先。2012年,全省水果产业已发展到945万亩,产量710万吨,产值达到161亿元,水果已成为支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本文对辽宁果业发展优势、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果业经济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子君
一、国内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比较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则是评价某一地区产业结构及城市化程度及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我国目前共划分31个省份,其中10个沿海省份和21个内陆省份,比较国内沿海和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服务业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虹 叶武君 孙成伸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金融与经济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并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具体到县域经济而言,县域金融是促进投入转为产出的重要一环,对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金融服务 县域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东
本文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发展状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针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世亮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7.6%,县域金融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志丹
采用2007-2010年的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对县域经济影响显著,县城科学支出、县域专业技术人才数、县域工业化程度、县域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县域粮食产量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随机效应 辽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