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9)
2023(8333)
2022(7053)
2021(6179)
2020(4928)
2019(11047)
2018(10939)
2017(20374)
2016(10999)
2015(12382)
2014(12620)
2013(12785)
2012(12704)
2011(11989)
2010(12562)
2009(11801)
2008(11602)
2007(10637)
2006(10209)
2005(10084)
作者
(34187)
(28396)
(28378)
(27092)
(18304)
(13545)
(12827)
(10902)
(10888)
(10390)
(9970)
(9423)
(9419)
(9385)
(9070)
(8864)
(8538)
(8305)
(8249)
(7872)
(7730)
(7064)
(6932)
(6712)
(6526)
(6425)
(6362)
(6342)
(5917)
(5577)
学科
(73610)
经济(73539)
管理(29155)
(27901)
地方(24557)
中国(21386)
(20746)
企业(20746)
方法(17347)
(16473)
地方经济(15475)
业经(15342)
数学(14635)
数学方法(14515)
(12747)
(11867)
(11698)
金融(11698)
农业(11602)
(11477)
银行(11469)
(11427)
(11270)
(10529)
环境(9795)
(9236)
贸易(9222)
(8739)
(8478)
(8396)
机构
学院(169339)
大学(167932)
(81846)
经济(80140)
研究(68451)
管理(58179)
中国(53755)
理学(46987)
理学院(46364)
管理学(45740)
管理学院(45404)
科学(38007)
(37536)
(37304)
(35542)
研究所(31243)
中心(30423)
(29736)
财经(27733)
(26495)
经济学(26003)
北京(25075)
(24873)
(24788)
师范(24681)
(24070)
(23737)
(22841)
经济学院(22825)
科学院(20667)
基金
项目(95638)
科学(75035)
研究(74217)
基金(66695)
(56766)
国家(56200)
社会(48728)
科学基金(47402)
社会科(46188)
社会科学(46180)
(38735)
基金项目(33822)
教育(33091)
(31480)
编号(29917)
(28088)
资助(27740)
自然(26603)
成果(26125)
自然科(25922)
自然科学(25917)
自然科学基金(25440)
发展(23557)
(23167)
课题(22893)
重点(22054)
(20664)
国家社会(20053)
(19181)
(18859)
期刊
(112604)
经济(112604)
研究(65128)
中国(43747)
(28049)
(26743)
管理(25790)
(23254)
金融(23254)
教育(22049)
学报(21801)
科学(21724)
经济研究(18470)
农业(17786)
业经(17563)
大学(17148)
技术(16519)
学学(15696)
财经(15061)
问题(14206)
(13227)
(10748)
技术经济(10446)
世界(10386)
国际(9890)
经济问题(9236)
图书(9139)
经济管理(8878)
商业(8790)
(8788)
共检索到302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高秀艳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3年,辽宁省县域总人口3176.5万人(分布于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GDP为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是辽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但受历史、自然、气候、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晶  
自上个世纪初八十年代以来,辽宁水果产业尤其是苹果的发展曾经一度全国领先。2012年,全省水果产业已发展到945万亩,产量710万吨,产值达到161亿元,水果已成为支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本文对辽宁果业发展优势、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措施及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闻世震  
一、思路提出的依据 思路不是具体任务,而是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总体构想不是凭空设想。因此,欲提出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经济发展思路,必须有充分的依据。辽宁经济发展思路大体有四个依据: (一)要用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用党的十四大精神来理清我们的思路。我觉得,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是他对经济工作、改革开放最精辟的论述和高度的概括。小平同志提出的六大观点可以作为辽宁经济发展思路的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源  谢水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求速度"向"要质量"转变,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入选首批东北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辽宁在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责任重大。本文通过分析辽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诉求,探究"高质量发展"规律,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提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有助于完善辽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体系,助力管理体系向公众利益归位。相关政策建议对促进辽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民营经济治理,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政策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超  王庆喜  臧英杰  陈冲  
高校内涵式发展依赖专业结构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互依存。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更要结合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形成"政府引领、高校主导、企业辅助"的设置与优化机制,以此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服务能力。文章分析了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专业结构对接区域经济结构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策略提出了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巍  邓奇  
长期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就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下一步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廷喜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本文针对辽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应着力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要克服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生产布局较为分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等不利局面,采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突出发展优质粮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推进辽宁现代农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秀艳  
1、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只有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当前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全省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名单的县市总数少,且排名靠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城  
利用1990~2008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GDP数据,对二者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证明,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在能源利用方式和效率上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与破坏。在总结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固有局限的基础上,指出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于新能源并提出新能源发展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辽宁省委政研室、省统计局课题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育广  
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加快辽宁“第二次创业”和对外开发的步伐,坚持“交通建设必须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的指导思想,实行交通建设由交通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由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向多渠道、多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