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7)
- 2023(8734)
- 2022(8016)
- 2021(7669)
- 2020(6397)
- 2019(14978)
- 2018(15125)
- 2017(29482)
- 2016(16106)
- 2015(18273)
- 2014(18200)
- 2013(18167)
- 2012(16714)
- 2011(15085)
- 2010(14864)
- 2009(13288)
- 2008(12775)
- 2007(10969)
- 2006(9560)
- 2005(8396)
- 学科
- 济(62756)
- 经济(62680)
- 管理(46798)
- 业(43626)
- 企(37194)
- 企业(37194)
- 方法(30582)
- 数学(26141)
- 数学方法(25843)
- 中国(16067)
- 财(16050)
- 农(16019)
- 学(14859)
- 业经(13908)
- 地方(13003)
- 理论(11643)
- 和(10942)
- 制(10891)
- 农业(10771)
- 贸(10579)
- 贸易(10573)
- 易(10227)
- 技术(10105)
- 务(10097)
- 财务(10039)
- 财务管理(10021)
- 环境(9891)
- 教育(9781)
- 企业财务(9505)
- 划(8921)
- 机构
- 大学(227501)
- 学院(224226)
- 管理(93665)
- 济(85779)
- 经济(83783)
- 理学(81741)
- 理学院(80852)
- 管理学(79520)
- 管理学院(79125)
- 研究(73474)
- 中国(53115)
- 京(48999)
- 科学(46687)
- 财(38727)
- 所(36678)
- 业大(33857)
- 农(33841)
- 研究所(33513)
- 中心(32730)
- 财经(31433)
- 江(31304)
- 北京(31281)
- 范(30501)
- 师范(30263)
- 经(28541)
- 院(26622)
- 农业(26399)
- 州(25804)
- 师范大学(24675)
- 经济学(24369)
- 基金
- 项目(157133)
- 科学(123046)
- 研究(116094)
- 基金(113463)
- 家(98074)
- 国家(97244)
- 科学基金(83821)
- 社会(70961)
- 社会科(67133)
- 社会科学(67115)
- 基金项目(61438)
- 省(61153)
- 自然(55566)
- 自然科(54230)
- 自然科学(54220)
- 自然科学基金(53221)
- 教育(52991)
- 划(51597)
- 编号(48383)
- 资助(46714)
- 成果(39200)
- 部(34482)
- 重点(34403)
- 发(32709)
- 创(32567)
- 课题(32529)
- 创新(30234)
- 项目编号(30175)
- 科研(30066)
- 教育部(29631)
共检索到320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玲
关于转折时期集权与分权研究的评述朱玲在所有经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折的国家中.政府职能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变化的趋势首先表现为中央向地方分权。然而新旧体制交替中产生的种种制度缺陷,往往导致中央政府宏观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向 聂鹏
改革开放30年,人口结构的转变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人口红利是否正在消失和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近来备受瞩目。"未富先老"是人口结构快速转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突出矛盾。通过最新文献回顾发现,深入研究限制人口红利的制度和结构性因素显得更为重要,而刘易斯模型的适用性、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以及数据缺乏,是造成刘易斯转折点判断分歧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研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助于作出科学判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清末民初,中国农业正处于开始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发展的转折时期。甲午战争后,在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新式工业、以及铁路和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刺激了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一些地区经济技术作物的种植迅速推广,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现金收支在农户收支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同程度地加大。这表明,部分地区的农业正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速向近代商业性农业转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政府救市了,房地产市场又要火了,房价又要涨上去了,您还打算买房吗?"相信凡是之前给房地产中介留过电话的人,最近总能不止一次地收到这样的"骚扰"电话。2014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的"房贷新政"好似给房地产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仅从内容上看,这次的"救市政策"不仅超出了此前的市场预期,甚至比2008年的政策还要积极,表现在三个"最"上。一是,最优惠的首套房贷款要求。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天祥 朱晶
刘易斯转折点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对于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出现,学界仍分歧较大。本文在对刘易斯模型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从剩余劳动力测算、人口流量与存量争论、工资上升原因解释及其他指标解读等方面对相关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并据此指明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变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
民工荒 工资上涨 刘易斯转折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平芳
本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发展至今,普遍面临的关于集权与分权的权力结构与分配问题。当前企业的分权实践与理论中的理想情况存在较大出入,在集权与分权这两个极端中找到平衡点是很多企业管理者面对的难题。回顾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何享健及其创立的美的集团的集权与分权制度体系是目前最为完整和成熟的典范之一,而已有的研究对集权与分权制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对企业案例的翔实和全面的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何享健卓越而成熟的权力分配思想,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何享健的集权与分权思想可以归纳为中心追随模式与局部自治模式并存;二是通过《分权手册》明确规定各层级的权力归属,在放权与监管之间实现动态平衡;三是集权与分权的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于庆国
1987年"八一"那天,武昌洪山路一座老式办公楼的会议室里欢声笑语,隆重热烈。这里既不是军事单位,也不属军民联欢,而是新成立不久的——审计署武汉特派办为欢迎即将来办工作的部队转业干部举行的座谈会。"我国年轻的审计事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欢迎来自部队大学校的同志们到特派办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办领导一席热情诚挚的话语,使包括我在内的4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晓爽
自2016年9月30日起京津等地启动楼市调控至今,已持续近两年,各地出台各种措施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防范泡沫和金融风险。在政府屡次强调"房住不炒"和楼市调控不放松情况下,调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走势还时有反复。尤其在今年调控措施不断加码的情况下,部分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都阳
劳动力由农村和农业部门向城市和非农部门流动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典型现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尽管起起落落,却一直没有间断,相应的公共政策也经历了诸多变化。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转折性的变化,即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几近消失,劳动力短缺持续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将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长期因素展开分析,并对相应的公共政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民工荒 转折期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霞 余劲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十年来在中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概况、效益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退耕还林政策与其它主要的支农、惠农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使我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一个方向性的变化,即财政收入由从农民流出转向流入农民,由税费收取转为了对农业的巨额补贴,成为了我国农业政策的转折点。
关键词:
农业政策 退耕还林 综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伍再华 郭新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消费者信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里所选取的文献可以概括出国际上对于消费者信心问题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成果,包括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够预测消费支出的观点,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消费预测力持怀疑态度的观点,还有关于消费信心与价格预期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等有待进一步开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诸艳霞 黄斌
经济分析发现,年金在养老金积累的提取阶段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应对长寿风险。通过对年金的货币价值和保险价值的研究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存在可观的年金成本,但年金为退休人员提供的保险价值却远远高于其价格。同时我们也总结了年金化的相关制度安排,这些安排旨在通过提高年金的货币价值来进一步提升年金的效用水平,这些研究可以为各国正在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年金 货币价值 保险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沈晓敏
本文以"公共性"与"民主主义"为学校改革的基本原理,提出将学校创建为"学习共同体"的改革理念和方略,即在学校中构筑相互学习的同事关系、在课堂中构筑相互倾听和对话的关系,同时组织开展家长和市民参与教学、协助教师共同培育儿童的"参与学习实践"。以滨之乡小学为首的日本全国各地中小学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展示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