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0)
- 2023(3645)
- 2022(2898)
- 2021(2695)
- 2020(2140)
- 2019(4906)
- 2018(4852)
- 2017(8940)
- 2016(4643)
- 2015(5300)
- 2014(5355)
- 2013(5325)
- 2012(5163)
- 2011(4767)
- 2010(4891)
- 2009(4451)
- 2008(4614)
- 2007(4372)
- 2006(4017)
- 2005(3960)
- 学科
- 济(23555)
- 经济(23530)
- 业(20346)
- 管理(17851)
- 企(17340)
- 企业(17340)
- 技术(11161)
- 方法(9843)
- 数学(7332)
- 数学方法(7254)
- 农(6340)
- 技术管理(6207)
- 理论(6145)
- 中国(5976)
- 学(5615)
- 业经(5580)
- 财(5341)
- 贸(5131)
- 贸易(5130)
- 易(5015)
- 农业(4987)
- 制(4458)
- 和(3989)
- 融(3455)
- 金融(3453)
- 银(3431)
- 银行(3418)
- 体(3339)
- 教育(3311)
- 行(3309)
- 机构
- 大学(79048)
- 学院(77229)
- 济(35034)
- 经济(34353)
- 管理(30656)
- 研究(26880)
- 理学(26168)
- 理学院(25913)
- 管理学(25589)
- 管理学院(25439)
- 中国(19840)
- 京(17060)
- 财(15599)
- 科学(14913)
- 所(13626)
- 研究所(12183)
- 财经(12134)
- 江(11880)
- 中心(11808)
- 经济学(11134)
- 经(11029)
- 北京(10984)
- 农(10524)
- 范(10418)
- 师范(10336)
- 经济学院(9912)
- 业大(9734)
- 院(9248)
- 州(9244)
- 技术(9242)
- 基金
- 项目(47774)
- 科学(38426)
- 研究(36720)
- 基金(35012)
- 家(30358)
- 国家(30128)
- 科学基金(26028)
- 社会(24138)
- 社会科(22992)
- 社会科学(22986)
- 省(18159)
- 基金项目(18141)
- 教育(17042)
- 自然(15679)
- 自然科(15340)
- 自然科学(15338)
- 划(15215)
- 自然科学基金(15081)
- 编号(14889)
- 资助(13862)
- 成果(12224)
- 部(11167)
- 创(11087)
- 重点(10823)
- 国家社会(10439)
- 创新(10372)
- 发(10294)
- 课题(9984)
- 教育部(9893)
- 人文(9510)
共检索到12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邱蓉 姚剑虹
经济学理论界多注重对跨国技术转移效果的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分散而不成体系,本文从技术差距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弗农(Raymond Vernon)模型和空间经济学下的技术转移方面进行论述,力争建立一套跨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体系。论述的结论是:技术外部引进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强国的根本之道在于自主技术创新,关键是制度保证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跨国技术转移 自主创新 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娇 原毅军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跨国技术联盟 文化差异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郝慧慧 姚洪心
本文采用我国199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技术贸易和FDI技术转移渠道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比分析这些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渠道的跨国技术转移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FDI技术转移对环境产生了积极效应并具有滞后性。国际技术贸易对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且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FDI技术转移显著提升了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验证了"污染光环理论"的存在性,但并未对中部地区环境改善产生有效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斌
从技术引进的过程角度,利用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对影响跨国技术转移、进而影响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是掌握本土企业技术发展状况和进程的有效方法。本文的数据取自江苏省的相关企业。结果表明:第一,跨国技术转移效果与技术知识的特性有关,本土企业只有加强与跨国公司互动与学习,才能提高默示性知识和复杂性知识的转移效果;第二,跨国技术转移并不能自动地带来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本土企业需通过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吸收能力,才能增强技术能力;第三,本土企业应创造有利的环境、并采取多种渠道促进跨国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能力提升。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技术学习 技术能力提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一军
跨国公司生产转移带来的技术转移将导致发展中东道国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以创新-模仿-再创新-再模仿的演变路径进行。发达国家创新率增长促进了跨国化率和南方模仿率增长,而南方模仿率增长又降低了北方跨国化率,从而降低了南方FDI流入量或FDI撤出南方,因此,北方跨国化率和南方模仿率最终将趋于稳态均衡。为了最优化模仿行为,南方将选择技术含量适宜的新产品进行模仿。政策含义是,当南北方技术差距较大时,南方没有必要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当南北方技术差距相对较小时,南方才有必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出努力,以保证北方的跨国化率不降低。
关键词:
创新率 跨国化率 技术选择 稳态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在一个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东道国引资政策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取决于东道国市场竞争程度、本地企业的模仿能力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成本。在东道国企业模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低技术的直接投资将损害东道国企业,从而降低东道国的国民福利水平;文章同时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东道国来说,维持一个适度有序竞争的国内市场,同时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有选择地甄别与吸收,比单纯的竞争战略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
关键词:
市场竞争 引资政策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服务业跨国转移掀起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包成为跨国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服务业跨国转移对承接国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理论上,通过对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逐步分解,得出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能够为承接国带来技术效应、优化效应、资本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实证上,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通过承接服务业的跨国转移,能够对承接国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经济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嘉莉
跨国公司的对外技术转移近年来成为我国实施经济活动和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回顾跨国公司行为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模型分析提出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实现的技术转移程度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根据这种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成本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先进与否主要在于其适应性,即考虑成本产出的技术进入意愿。所以,基于成本考虑的国际生产合作是我国今后进行有效技术转移的关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成本 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谷成 冯中朝 喻翠玲
通过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就业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跨国转移的理论模型和思路,并认为中国农民"走出去",不仅对中国和世界有利,而且是可行的。最后,为促进农民"走出去"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跨国转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春玲 罗细飞 黎继子
国内企业为了巩固市场地位和规避市场风险,纷纷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建厂,建立生产基地,谋求海外发展,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在技术转移和学习率影响下,文章考虑生产地所在东道国的不确定性和生产不同技术层次产品的多样性,建立了供应链生产跨国转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求解的算法,并对算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转移率在(0.6,1)和学习率在(0.8,0.95)的区间时,对生产跨国转移最为适宜,并且发现在学习率、通货膨胀率和汇率三个影响因素对基于生产跨国转移的整个供应链利润的影响都是很明显的,其中汇率对利润最敏感,通货膨胀率次之,学习率敏感性最弱。
关键词:
学习率 技术转移 供应链 生产跨国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郭子枫 常燕
本文以中国样本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跨国技术转移和扩散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跨国技术转移和扩散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不同情况的Granger因果关系;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国际贸易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都能促进对方的提高。在短期内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家创新能力互相有促进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国家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却不能有效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在非常短的时期内跨国研发机构嵌入的增多能够短时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而在较长期内跨国研发机构嵌入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何智敏 范建红
国家之间制度差异是跨国技术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缺乏基于制度距离大小和方向对跨国技术转移的探讨。在将制度落差划分为制度逆差和制度顺差的基础上,依据2009-2019年中国技术引进面板数据,探究制度落差对跨国技术转移的影响,并考察技术来源国创新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制逆差和规范逆差对跨国技术转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来源国创新能力有助于增强规范逆差对跨国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而对管制逆差影响跨国技术转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管制顺差和规范顺差对跨国技术转移均有显著阻碍作用,且技术来源国创新能力能够削弱其阻碍作用。研究结论证实制度落差对跨国技术转移具有差异化影响,有助于拓展跨国技术转移研究,并为相关部门从制度落差视角指导中国技术引进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本文在对零售专业技能内涵重新诠释的基础上,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构建了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机制的理论框架。零售专业技能有效的跨国转移是国际零售商将在母国市场已经形成的专业技能组合适应东道国市场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组织吸收能力、学习机制所决定的组织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效果。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涉及知识流在零售商国际总部——东道国总部——东道国各个店铺三个层面的流动,是一个由组织学习所驱动的动态演进过程,东道国总部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研究揭示了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的一般规律,对于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与当前国内市场的跨区域扩张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零售专业技能 国际零售商 组织学习 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