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8812)
2022(7381)
2021(6621)
2020(5249)
2019(12299)
2018(11922)
2017(22869)
2016(12412)
2015(14086)
2014(14098)
2013(14214)
2012(13808)
2011(12776)
2010(13108)
2009(12226)
2008(12381)
2007(11422)
2006(10638)
2005(10267)
作者
(39335)
(32674)
(32604)
(30612)
(21051)
(15779)
(14693)
(12649)
(12629)
(11906)
(11215)
(10992)
(10686)
(10653)
(10619)
(10149)
(9790)
(9695)
(9572)
(9414)
(8379)
(8207)
(8181)
(7721)
(7425)
(7385)
(7280)
(7266)
(6816)
(6523)
学科
(61032)
经济(60956)
(40653)
管理(38784)
(34752)
企业(34752)
方法(20123)
中国(19396)
地方(18139)
(17754)
数学(16002)
数学方法(15848)
(15587)
业经(15307)
(12915)
(12879)
(12277)
财务(12261)
财务管理(12234)
企业财务(11865)
(11188)
金融(11188)
农业(10981)
(10837)
银行(10807)
(10511)
地方经济(10286)
(10228)
理论(10141)
(9875)
机构
学院(188957)
大学(188825)
(78224)
经济(76500)
研究(71592)
管理(68039)
理学(56831)
理学院(56121)
中国(56084)
管理学(55248)
管理学院(54908)
科学(43196)
(42491)
(39635)
(38056)
研究所(33833)
(33608)
中心(31138)
(30894)
财经(29749)
北京(27978)
(26847)
业大(26249)
农业(26214)
(26153)
师范(25808)
(25754)
(24964)
经济学(23539)
(23374)
基金
项目(113760)
科学(88978)
研究(82986)
基金(80954)
(71388)
国家(70717)
科学基金(59647)
社会(52108)
社会科(49282)
社会科学(49272)
(44971)
基金项目(41915)
自然(38286)
(38226)
教育(37841)
自然科(37360)
自然科学(37348)
自然科学基金(36699)
资助(33959)
编号(33290)
(30237)
成果(28703)
重点(26456)
(25010)
课题(24584)
发展(24076)
(23662)
(23654)
创新(22029)
科研(21495)
期刊
(100148)
经济(100148)
研究(64422)
中国(45181)
(32130)
(32120)
学报(30868)
管理(29316)
科学(28449)
教育(23902)
大学(23193)
(22625)
金融(22625)
农业(21690)
学学(21657)
业经(16762)
经济研究(16080)
财经(15766)
技术(15591)
(13559)
问题(12755)
(11576)
(10316)
世界(9813)
国际(9752)
图书(9156)
技术经济(9125)
商业(9100)
会计(9053)
经济管理(8742)
共检索到314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桁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所谓对外直接投资是相对于间接投资而言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投资者是否拥有参与或控制经营的权力,虽然两者都属于国际资本的流动,但间接投资一般只体现为资产的所有权,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获得固定的股息收入或债息收入,投资者不参与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直接投资的目的不仅要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还要取得投资企业的经营控制权,通过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来获得利润。跨国公司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慧  徐金发  江青虎  
近年来,在跨国公司折衷理论“三优势范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优势——子公司特定优势。本文对子公司特定优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回顾了资源理论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介绍了子公司特定优势的由来和概念,又以资源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跨国公司是企业制度发展的形式,它改变了当代国际分工的形态和协调机制。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在不同层面上说明了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及其协调机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马克思本人曾出色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早期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因此本文认为应坚持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方法,吸收当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作出新的科学的解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华  于鹏  
本文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四大理论流派的各自特点与缺陷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的发展趋势:纵向层级观点向网络观点的过渡,该趋势以跨国公司网络结构与子公司网络嵌入研究的兴起为代表,研究主体从跨国公司整体向母公司,最终到子公司的过渡,该趋势以子公司特定优势与子公司主导创新行为研究的兴起为代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明星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六点总结,包括以强大的综合影响力主导全球经济新秩序、以雄厚的跨国经营实力带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等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金发  张慧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跨国公司子公司研究的回顾,详细论述了跨国公司子公司研究的四大流派——战略—结构流派、母子公司关系流派、子公司角色流派和子公司发展流派的演进过程,分析了近几年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研究动态,总结了跨国公司子公司研究演进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了跨国公司子公司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松华  
在1960年出现的对外直接投资优势论,标志着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经济理论的诞生。本文简要地介绍和评价现代西方有关跨国公司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模型,其中包括影响较大的对外直接投资优势论,执行一时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昙花一现的国际资本多样化论,结构严谨的产品差异模型,思路新颖的直接投资货币现象论,实用价值较高的平行联合体和垂联合体模型,以综合性强的市场内部化论和“欧利”优势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栋生  
跨国公司理论与路径对跨国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独特环境,以现有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解释和指导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文以Mathews、范黎波提出的3L、3L-3E理论为基础框架,对3L-3E进行拓展,提出网络化、稳定化、融合化跨国公司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路径模式,认为中国跨国公司要向价值链低端、高端双向推进,建立"企业+政府+社会"的三螺旋整合框架,充分聚焦国内市场、国家战略、新兴领域、产业集聚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体系中后来居上,成为我国新型开放型经济体关键组成部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扬  
本文对西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并运用海外子公司理论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拴成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本文对跨国公司理论中相继出现的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等理论流派、折衷理论及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兴理论进行了介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振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出现新的战略创新。传统的以跨国公司产生机制为中心内容的学说已难以解释当代跨国公司以发展机制为主导的新现象。跨国战略管理理论、国际战略联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当代跨国公司流派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当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特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栋生  
跨国公司理论与路径对跨国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独特环境,以现有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解释和指导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文以Mathews、范黎波提出的3L、3L-3E理论为基础框架,对3L-3E进行拓展,提出网络化、稳定化、融合化跨国公司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路径模式,认为中国跨国公司要向价值链低端、高端双向推进,建立"企业+政府+社会"的三螺旋整合框架,充分聚焦国内市场、国家战略、新兴领域、产业集聚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体系中后来居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代兴军  
战后,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生活国际化规律加强。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最强劲的一股经济势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甚至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跨国公司的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员的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姿态与战略发展跨国经营?本文拟从西方跨国公司理论谈起,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区域选择、投资方式及生产类型诸方面作出回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增强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推手的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而进行了相应的战略调整,通过更合理、高效的方式以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对利润的最大化诉求。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地位不断上升,跨国并购的行业范围广泛且垄断性增强,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并追求产业和知识的聚集效应,品牌营销成为营销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