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27)
- 2022(1209)
- 2021(1161)
- 2020(1004)
- 2019(2499)
- 2018(2402)
- 2017(5168)
- 2016(2852)
- 2015(3411)
- 2014(3254)
- 2013(3418)
- 2012(3228)
- 2011(2795)
- 2010(2847)
- 2009(2705)
- 2008(2961)
- 2007(2867)
- 2006(2672)
- 2005(2670)
- 2004(2267)
- 学科
- 企(18313)
- 企业(18313)
- 业(18027)
- 管理(16030)
- 济(12488)
- 经济(12461)
- 财(10413)
- 务(9249)
- 财务(9248)
- 财务管理(9236)
- 企业财务(8999)
- 方法(7155)
- 数学(6082)
- 数学方法(6061)
- 公司(5357)
- 制(4860)
- 体(4040)
- 体制(3786)
- 业经(2810)
- 技术(2415)
- 中国(2245)
- 策(2229)
- 经营(2123)
- 组织(2084)
- 贸(2063)
- 贸易(2060)
- 易(2029)
- 划(2027)
- 理论(2008)
- 和(1899)
- 机构
- 大学(43472)
- 学院(42677)
- 管理(18935)
- 济(17983)
- 经济(17628)
- 理学(16112)
- 理学院(16003)
- 管理学(15903)
- 管理学院(15824)
- 财(12221)
- 研究(11079)
- 中国(10779)
- 财经(9141)
- 京(8968)
- 经(8269)
- 财经大学(6926)
- 商学(6624)
- 商学院(6596)
- 江(6573)
- 北京(5955)
- 会计(5634)
- 所(5512)
- 中心(5130)
- 州(5074)
- 公司(5026)
- 经济学(4955)
- 科学(4942)
- 研究所(4431)
- 经济学院(4428)
- 工商(4409)
共检索到7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卢进勇 宋宏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铁路 周宏燕
自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将其研发中心迁至中国。通过客观分析跨国公司R&D本土化的现状和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本土化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 莉 谢 皓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对华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本文欲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的现状、动机及对中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番探讨,从中探索出我国对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及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究与开发 研发机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本芝 吴凤平
在华外国直接投资正经历着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从制造业转移向研发机构和地区运营总部扩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机构,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加拿大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群阳 倪春平 朱剑光
目前,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首选国家,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日益突显。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数据为样本,选取17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区域创新环境因子(软环境、硬环境),市场因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两项跨国公司R&D空间选择的影响因子。通过计算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因子和市场因子,并加权求和得出影响能力指数,进而运用MapInfo软件绘制中国各省域在经济地理意义上的跨国公司R&D场源和圈层空间结构。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跨国公司 R&D机构 因子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闫化海 陈金贤
跨国公司作为当前国际上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主体,从1992年起,大规模向我国投资,至今,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跨国公司已成为主要的对华投资者。其在华投资重点正由制造向研究开发、培训、分销等知识型服务领域延伸,其中大量的R&D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樊增强
随着科技的全球化,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R&D)也实行全球化战略。在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发生转变。为提高中国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战略 R&D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垒
伴随着R&D全球化,跨国公司海外R&D的空间布局问题成了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外资在华R&D的空间特征,并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实证考察其空间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我国外资R&D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少数区域,且高度聚集在大型中心城市,区域差异显著。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传统区位变量未能很好地反映外资在华R&D的空间格局,而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贸易成本、技术溢出、市场规模、外资区域生产水平以及区域历史外商R&D投资等集聚变量是导致外资R&D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洁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继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跨国公司的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后,目前作为跨国公司创新源泉的研发部门也纷纷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文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给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研发实力以及提出相应的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 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开 杜德斌
在R&D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首先目标。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机构具有较高的本地化水平,投资行业和地区分布高度集中,投资动机明确、投资方式灵活多样。跨国公司的R&D投资具有空间集聚、知识学习、技术溢出、管理示范、区域经济、区域形象、区域创新和城市结构优化等八大效应。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和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主动积极地应对跨国公司的R&D投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引进,合理引导;转变机制,优化环境;抓住机遇,大胆走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葛和平 李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经历了从早期阶段的合作R&D,向发展阶段独资R&D的转变。文章以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为视角,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R&D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进行阐释。模型表明,早期阶段,基于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R&D合作决定了双方R&D合作稳定的框架。发展阶段,中国对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因素,导致跨国公司谈判能力的增强、关键技术控制的加强以及超额收益的追逐,进而引起跨国公司在华越来越倾向于设立独资R&D机构。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晓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FDI规模不断增加,国内研究者开始探析FDI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认为FDI流入可以通过促进国内资本形成、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劳动力就业、提高国际贸易额等途径加快国内经济增长并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蕴诗 戴黎燕
近年来,较早进入中国的一批跨国公司开始对其在华业务进行全面整合。本文首先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整合的现象和问题,随之介绍了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整合的主要方式,最后对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整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在华业务 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