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2)
- 2023(9460)
- 2022(8093)
- 2021(7189)
- 2020(5955)
- 2019(13316)
- 2018(12950)
- 2017(24045)
- 2016(13123)
- 2015(14451)
- 2014(14483)
- 2013(14113)
- 2012(12944)
- 2011(11794)
- 2010(11738)
- 2009(10465)
- 2008(10463)
- 2007(9351)
- 2006(8166)
- 2005(7327)
- 学科
- 济(51710)
- 经济(51646)
- 管理(37951)
- 业(35407)
- 企(28561)
- 企业(28561)
- 方法(23586)
- 贸(21219)
- 贸易(21209)
- 易(20589)
- 数学(19824)
- 数学方法(19642)
- 财(16138)
- 农(14452)
- 中国(14086)
- 业经(11813)
- 学(11061)
- 制(9869)
- 地方(9866)
- 农业(9583)
- 务(9460)
- 财务(9438)
- 财务管理(9415)
- 理论(9396)
- 企业财务(8797)
- 出(8773)
- 银(8601)
- 银行(8563)
- 环境(8355)
- 技术(8284)
- 机构
- 学院(189379)
- 大学(188724)
- 济(80809)
- 经济(79285)
- 管理(69380)
- 研究(63153)
- 理学(60468)
- 理学院(59784)
- 管理学(58720)
- 管理学院(58399)
- 中国(47293)
- 科学(39041)
- 京(38687)
- 财(36649)
- 农(36335)
- 所(32444)
- 业大(30526)
- 财经(29502)
- 研究所(29386)
- 农业(28831)
- 江(28644)
- 中心(28602)
- 经(26916)
- 经济学(25655)
- 北京(23902)
- 范(23708)
- 经济学院(23648)
- 师范(23332)
- 院(22928)
- 州(22365)
- 基金
- 项目(126951)
- 科学(98431)
- 基金(92431)
- 研究(88805)
- 家(82666)
- 国家(81938)
- 科学基金(69128)
- 社会(57750)
- 社会科(54872)
- 社会科学(54856)
- 省(49424)
- 基金项目(49295)
- 自然(45426)
- 自然科(44412)
- 自然科学(44398)
- 自然科学基金(43640)
- 划(41653)
- 教育(41124)
- 资助(37103)
- 编号(34956)
- 重点(28904)
- 部(27809)
- 成果(27031)
- 创(26961)
- 发(26950)
- 创新(25147)
- 科研(24959)
- 国家社会(24537)
- 大学(24110)
- 课题(23908)
共检索到279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伟男
贸易流量的大小与距离有很大的关系。众多已有文献都支持距离与贸易流量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并将之称为距离效应。距离在空间上具有不变性,但随着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距离的阻碍作用在人们的观念中开始变得微不足道其对于贸易量的影响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有关距离效应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国外学者的兴趣,我们试图对学者们所做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促进其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距离效应 距离之谜 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晓薇 梁玥颖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文化距离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从文化距离的概念及测度出发,以文化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为主要脉络,分析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影响的研究视角、关于文化距离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系统分析以及文化距离对分类型文化产品进出口影响等方面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冼国明 逯建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引力模型的研究成果,首次从三元分解的角度提出并回答了地理距离通过何种途径减少贸易流量的问题。我们利用双边HS6分位贸易数据,将贸易总量分解为广度、数量和价格,并基于引力模型获得地理距离对贸易总量及三元分解的回归系数,分析各因素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从世界整体看,地理距离对贸易流量的作用50%~70%可以归结为广度;50%~20%可以归结为数量;价格的贡献则可以忽略。但在中国,地理距离则主要通过数量途径减少贸易量,因此提升中国的贸易广度和价格是重要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地理距离 三元分解 零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健 邓茂杰
以中国与20个最大贸易伙伴在2005—2011年的双边贸易流量数据为分析依据,建立引力模型,试图寻找影响中国与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因素。研究表明:空间距离、GDP、是否为APEC成员、汇率以及人均国民收入对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关联关系,这也是影响当前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中国在以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APEC成员的经贸往来,特别是深化和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
关键词: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侠丹 王婕 蒋晶 路守望
消费者时时刻刻都处于空间内,持续不断地感知和体验各种空间距离关系。空间距离指的是两个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空间距离在心理学和营销学等领域备受关注,关于空间距离的研究也十分丰富,但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对此,文章通过梳理营销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文献,阐述了空间距离的内涵,梳理了影响空间距离需求的因素,总结了不同空间距离类型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空间距离 消费者反应 消费者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英蕾 夏纪军
社会成员之间的自愿合作对社会和谐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自愿合作的不同行为基础,从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距离对自愿合作效率的影响:社会距离首先会影响互利均衡的协调,其次会影响社会认可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影响社会规范的执行。创造同质群体、重视长期关系、加强社会互动、重建社会规范等可以缩短社会距离,提高合作效率。
关键词:
自愿合作 社会距离 社会规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莹娟 陈丽珍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商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学者得出的地理位置在加工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观点,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地理距离有关的两种预测:第一,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出口贸易距离是负相关的;第二,加工贸易出口到亚洲国家对出口距离比较敏感,出口到非亚洲国家对进口距离比较敏感。最后运用引力方程模型,对这两种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地理距离 引力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秋莲 陈春斌 刘卫民
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理论上讲,地理距离对加工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一般贸易的影响。但是由于地理距离度量方法不精确,我国加工贸易的实证检验并不能证明这一结论。本文以广东省的贸易数据为样本,由于距离误差减少,实证检验的结果证明了地理距离对加工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这一结论。
关键词:
加工贸易 重力模型 地理距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婧 杨修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与54个国家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实证检验了技术距离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的影响,为检验其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距离如何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三元边际。结果显示,技术距离能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上,对价格边际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技术距离也会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扩展边际,对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技术距离主要通过提高中国出口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出口数量,从而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
关键词:
技术距离 高技术产品贸易 三元边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心怡 纪月清
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对外开放会缩小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却并非如此。本文主要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进行了梳理,综述贸易开放对中国整体收入差距以及对不同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影响中国的经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
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已得到共识,许多学者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不同的考察。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兴起,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其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认识加工贸易的作用及如何促进其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出口加工区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一淼 李卓 杨昊龙
本文采用1998年到2013年共16年、涵盖了全世界2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文化差异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表明在全样本的情况下文化差异与双边贸易流量负相关;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国家在文化差异对贸易流量影响上有很大的区别,而不同的文化维度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方向又不同,因此文化差异对对外贸易流量并不只是简单的负向影响。在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的大小不同时,文化差异对贸易流量会有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双边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鑫 司传煜
文章基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关系,研究了跨境电商对贸易距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贸易距离的存在客观地阻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增;第二,跨境电商模式的不断发展能直接推动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第三,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能有效削弱贸易距离效应从而间接刺激贸易增长,而且跨境电商对贸易距离效应的削弱作用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段玉婉 洪槟瀚 陈斌开
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理论上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但大量经验研究反而发现距离弹性随时间增加,这被称为"距离之谜"。本文研究认为全球价值链引起的中间品多次跨越国境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原因。本文首先构建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分别推导对比传统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贸易框架下贸易的距离弹性,从理论上解释全球价值链对距离弹性的影响渠道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了距离和跨境次数对双边总贸易与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后,距离弹性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解释了"距离之谜"。在一系列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