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02)
2022(1674)
2021(1596)
2020(1467)
2019(3163)
2018(3205)
2017(5759)
2016(3358)
2015(3756)
2014(3784)
2013(3850)
2012(3866)
2011(3460)
2010(3860)
2009(3782)
2008(3953)
2007(3758)
2006(3618)
2005(3710)
2004(3184)
作者
(10280)
(8359)
(8287)
(8260)
(5472)
(4112)
(3810)
(3340)
(3162)
(3160)
(2987)
(2969)
(2930)
(2825)
(2817)
(2700)
(2626)
(2595)
(2552)
(2501)
(2377)
(2087)
(2067)
(2065)
(2012)
(2002)
(1997)
(1943)
(1813)
(1764)
学科
(13408)
经济(13383)
管理(10230)
(8991)
(8087)
企业(8087)
(7370)
(4890)
(4863)
中国(4522)
(4043)
银行(4036)
(3772)
方法(3692)
教育(3648)
理论(3586)
(3397)
(3181)
金融(3181)
(3079)
财务(3072)
财务管理(3062)
(2976)
企业财务(2940)
经济学(2934)
业经(2848)
数学(2637)
数学方法(2561)
制度(2552)
(2552)
机构
大学(51066)
学院(48242)
(18755)
经济(18205)
研究(18030)
管理(16263)
中国(16119)
(12373)
理学(12007)
理学院(11850)
(11691)
管理学(11636)
管理学院(11523)
(10451)
科学(10372)
(9630)
中心(9020)
财经(8530)
研究所(8183)
(7977)
北京(7919)
(7881)
(7856)
师范(7803)
(7792)
(7496)
(6871)
银行(6635)
人民(6332)
(6297)
基金
项目(23124)
研究(18405)
科学(17437)
基金(15756)
(13330)
国家(13154)
社会(10823)
科学基金(10817)
社会科(10103)
社会科学(10101)
教育(9170)
(8850)
成果(8589)
编号(8061)
(7565)
基金项目(7275)
资助(7051)
自然(6432)
自然科(6180)
自然科学(6178)
自然科学基金(6074)
课题(6051)
重点(5425)
(5223)
(5160)
(5093)
项目编号(5067)
大学(4711)
(4549)
(4533)
期刊
(27127)
经济(27127)
研究(20528)
中国(13892)
(11497)
教育(9840)
(9192)
金融(9192)
学报(8092)
(7244)
管理(6987)
科学(6431)
图书(6217)
大学(5871)
书馆(4945)
图书馆(4945)
学学(4900)
财经(4871)
(4212)
技术(4146)
农业(3967)
经济研究(3805)
会计(3438)
业经(3378)
问题(3353)
(3073)
论坛(3073)
理论(3058)
(3009)
财会(2932)
共检索到95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新初  
文章指出,在目前我国的资产重组中,存在着重生产关系轻生产力,重政府行为轻企业行为,重困难企业轻优势企业,重大企业轻小企业,以及重资产经营轻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资产重组的效果,影响了其健康发展。文章认为,资产重组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效益优化为根本,企业升级为方向等基本原则,恰当地进行结构型重组或扩张型重组。此外,应当正确划分政府和企业在重组中的职责,使二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不能相互替代或混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 凌  
1 企业资产重组企业资产重组,指的是企业为了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经过分立和合并等方式,对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及设置。从我国实际中来看,进行改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都形成的历史比较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企业基本上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就已经存在,由于历史的原因,其资产结构、组织机构的设置、经营方式的设立等都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具体表现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美玲  
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普遍渗透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物质性原则、运动观与时空观、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质量互变规律等在会计的假设与原则、会计方法等方面的体现和运用。将会计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以其深化对会计规律的认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李芒目前,我国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君君  周进良  
本文从管理哲学的角度,重新确立了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读者具有双重地位,读者 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由此改变了图书馆对读者的绝对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 理思想,读者地位进一步提高,使之更适应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帆宇  
作为人类最新文明成果,生态文明在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意蕴上显著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至少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三个要素;从特征上分析,生态文明体现了生态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以生态为本以及对生态公平公正的理性诉求;从价值上审视,生态文明具有丰富而深远的价值内涵,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价值、人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向度进行精准把握,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辉旭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它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朴民  
关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思考李朴民如何通过促进国有资产的重组,启动国有资产存量,提高整个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一、国企资产重组的进展与存在的主要障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始于1992年。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杨  
关于资产重组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胡杨目前,“企业资产重组”越来越成为各方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各部委到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这一重大课题。通过资产重组来寻找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已经成为共识。这无疑为国有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培辉  
本文认为,对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目前存在着两种思路,一种是计划方式,即由各级政府制定计划,确定哪些领域、哪个企业应该加强,哪些企业应该合并,然后由政府通过投资或调拨的方式加以执行;另一种是市场方式,即建立企业经济价值的评判的客观标准,依托在市场经济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大为  何仕彬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威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危害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隐患,化解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事实上,各国政府、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社会注重信贷风险的时日已久,在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解决国际债务危机方面都有着深刻的、不尽一致的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戴维·阿斯平  朱迪思·查普曼  杜永新  
一、引言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太过关注经济、人员配置、课程传递与评估等现实问题,以至于无暇顾及其它。因此,更深层次的问题被搁置一旁便不足为奇,这类深层问题要么等待千载难逢的审慎思考机会的出现,要么被委托给有时间处理此类问题的"专家"或"学者",以便撇开那些"现实"问题。教育哲学问题尤其如此。在本文中,我们希望阐明的是,哲学问题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