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0)
2023(7681)
2022(5991)
2021(5674)
2020(4591)
2019(10470)
2018(10855)
2017(20848)
2016(11706)
2015(13431)
2014(13784)
2013(13350)
2012(12250)
2011(11060)
2010(11611)
2009(11141)
2008(11534)
2007(10681)
2006(10256)
2005(10172)
作者
(33920)
(28118)
(27978)
(27345)
(18006)
(13452)
(12878)
(10916)
(10550)
(10482)
(9673)
(9626)
(9306)
(9282)
(9080)
(8742)
(8390)
(8308)
(8307)
(7991)
(7449)
(6956)
(6874)
(6645)
(6446)
(6389)
(6348)
(6301)
(5912)
(5502)
学科
(47212)
经济(47132)
管理(36280)
(35897)
(29863)
企业(29863)
(18722)
(17098)
中国(16893)
(14686)
方法(14414)
(13818)
业经(12902)
数学(11904)
体制(11712)
数学方法(11677)
(11086)
银行(11078)
(10650)
(10174)
金融(10174)
农业(10074)
地方(9549)
(9324)
贸易(9313)
(8989)
(8765)
理论(8094)
(7823)
财务(7777)
机构
大学(167808)
学院(167586)
(70998)
经济(69368)
研究(61241)
管理(60890)
中国(52599)
理学(49208)
理学院(48681)
管理学(47870)
管理学院(47524)
(39663)
(37442)
科学(33423)
(32209)
(30345)
(28968)
中心(28631)
财经(28585)
研究所(27696)
(25733)
北京(24980)
(23849)
(23236)
师范(23054)
农业(21907)
(21674)
经济学(21245)
(21232)
业大(21189)
基金
项目(91644)
科学(71876)
研究(71409)
基金(65309)
(55892)
国家(55351)
科学基金(47058)
社会(44506)
社会科(41992)
社会科学(41978)
(35003)
教育(33391)
基金项目(32751)
编号(30593)
(29458)
自然(28712)
自然科(28030)
自然科学(28023)
自然科学基金(27556)
成果(27445)
资助(27435)
课题(22000)
重点(20727)
(20575)
(19708)
(19511)
(18253)
(18113)
国家社会(18091)
项目编号(18090)
期刊
(95893)
经济(95893)
研究(63406)
中国(43684)
(32956)
(28701)
管理(26854)
(26600)
金融(26600)
教育(25331)
学报(22676)
科学(21288)
农业(18252)
大学(18116)
业经(16235)
学学(16233)
财经(15564)
技术(14847)
经济研究(14379)
(13466)
问题(12971)
(10941)
国际(10030)
图书(9826)
(9669)
理论(9589)
世界(9128)
实践(8415)
(8415)
商业(8278)
共检索到299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本国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流通面临供求关系紧张、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粮价波动不确定因素增加等一系列变化,为此,笔者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最低收购价和粮食直补、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行为等四方面的关系,最后,从完善市场机制和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升涌  
1953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决定和命令后,这项政策实施长达32年之久。到1985年下半年,国家针对粮食统购统销中的种种弊端,为了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取消了这项政策,开始实行新的粮食购销政策——“双轨制”,其本意是促进粮食发展。可执行结果,事与愿违,全国粮食徘徊不前达5年之久,即使今年(1990年)可望突破1984年的水平,但增长幅度并不是很高。相反,粮食需求却剧增,八十年代初以前许多一直自给有余的省市自治区,如广西、广东,如今却变成调进大户。今后的粮食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焕文  许经勇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这就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粮食贸易新体制,实现主要由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向主要由市场调节粮食供求的转变。最终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宁自军  
2001年,国务院对包括浙江省在内的8个主销区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项改革要求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可调控库存和财政支农力度,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必将对销区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具有浙江"粮仓"之称的嘉兴市为例,就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现状及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蔡汉雄  梁友强  
本文分析了农民对取消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政策三种反应的主要理由和原因。针对农民的反应和意愿 ,提出五点建议 :引导和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宣传和切实履行政府的保护措施 ;完善粮食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 ;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 ,严禁土地抛荒 ;发展土地有偿流转 ,推进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录平  
建国以来,我国适时调整粮食购销政策,推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从缩小计划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半放开到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逐步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粮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购销新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粮食购销政策也要适应新形势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向如何?笔者从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规范粮食市场秩序、健全粮价形成机制、改善宏观调控四个方面作了浅显的探讨,起抛砖引玉之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黄焕文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重大的战略物资。保障粮食安全是任何一个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本文就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以及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与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互动关系,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永真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思考李永真粮食问题是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中国依靠自力更生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且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但是在粮食产、购、销、存各环节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一个“怪圈”保两头亏中间———怪圈的起点。1.确定保护收购价:为了保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全根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深化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途径是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用新思路、新方法营造能够适应于WTO框架,顺应经济全球化、粮食安全化的储备粮管理新体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自2001年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海南等8个粮食主销区全面推行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粮食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粮食主销区,就是粮食主产区也向着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百路  张金合  
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经营和信贷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转型期内,农业发展银行要履行好现阶段职能,充分运用信贷手段和自身优势,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方面起信贷保证作用;在粮食市场化改革方面发挥引导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信贷监管,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在信用咨询和信息服务方面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努力构筑粮食流通领域的诚信机制,营造银企良性互动格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含琳  
粮价低于粮值是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战略的必然结果,是长期的经济现象。我国粮食价格的扭曲机制大约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就形成了,一直延续到现在。对此可从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从粮食的计划收购价格来分析。粮食计划收购价格的突出特征是不等价交换。虽然近年来多次提高粮食统购价格,超购加价的幅度也从30%提高50%,同时又减少了粮食征购任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趋向渐进式发展。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线。当前应努力塑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逐步完善粮补改革若干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经勇  张一力  张玲玲  
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目标相联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目标,也应当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但是,只要粮食购销企业的国有性质没有变,其生产经营目标就不是单纯为了利润最大化,还必须同时兼顾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从而使其仍然肩负着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力量的特殊作用。这是当前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关键与难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