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3000)
- 2022(11398)
- 2021(10909)
- 2020(9071)
- 2019(20926)
- 2018(21127)
- 2017(40834)
- 2016(22703)
- 2015(25583)
- 2014(26053)
- 2013(25417)
- 2012(23620)
- 2011(21326)
- 2010(21410)
- 2009(19557)
- 2008(19027)
- 2007(16805)
- 2006(14892)
- 2005(13247)
- 学科
- 济(84934)
- 经济(84826)
- 管理(65229)
- 业(59621)
- 企(49808)
- 企业(49808)
- 方法(38584)
- 数学(33299)
- 数学方法(32845)
- 农(23924)
- 财(23212)
- 中国(23084)
- 学(20375)
- 业经(18557)
- 制(17836)
- 地方(17511)
- 理论(16210)
- 贸(16177)
- 贸易(16170)
- 易(15715)
- 农业(15357)
- 银(14389)
- 银行(14342)
- 务(14239)
- 财务(14161)
- 财务管理(14133)
- 策(14084)
- 和(14021)
- 行(13695)
- 融(13409)
- 机构
- 大学(317161)
- 学院(316506)
- 管理(124829)
- 济(122492)
- 经济(119498)
- 研究(108826)
- 理学(107077)
- 理学院(105871)
- 管理学(103893)
- 管理学院(103325)
- 中国(82262)
- 京(68484)
- 科学(68175)
- 财(59130)
- 所(55615)
- 农(52648)
- 研究所(50436)
- 中心(49276)
- 江(48035)
- 业大(47537)
- 财经(46220)
- 北京(43730)
- 范(42815)
- 师范(42391)
- 经(41875)
- 农业(41200)
- 院(39905)
- 州(38653)
- 技术(35153)
- 经济学(35127)
- 基金
- 项目(213359)
- 科学(166217)
- 研究(157763)
- 基金(152324)
- 家(132815)
- 国家(131653)
- 科学基金(112000)
- 社会(95513)
- 社会科(90293)
- 社会科学(90269)
- 省(83718)
- 基金项目(80087)
- 自然(73695)
- 教育(72856)
- 自然科(71914)
- 自然科学(71894)
- 划(70932)
- 自然科学基金(70568)
- 编号(65960)
- 资助(64235)
- 成果(55096)
- 重点(47460)
- 部(46788)
- 课题(46250)
- 发(44928)
- 创(43752)
- 创新(40722)
- 科研(40684)
- 项目编号(40486)
- 教育部(39737)
- 期刊
- 济(137446)
- 经济(137446)
- 研究(97797)
- 中国(62280)
- 学报(50838)
- 农(47633)
- 管理(45983)
- 科学(45906)
- 财(44049)
- 教育(40247)
- 大学(37901)
- 学学(35390)
- 农业(32630)
- 融(31786)
- 金融(31786)
- 技术(27999)
- 业经(22730)
- 财经(21804)
- 经济研究(21576)
- 经(18511)
- 图书(18063)
- 问题(17625)
- 理论(16177)
- 业(16033)
- 科技(15270)
- 实践(14946)
- 践(14946)
- 技术经济(14915)
- 版(14415)
- 现代(14213)
共检索到476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崎
近年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如何度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析。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有重点地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设,建立我国的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永芬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及国外中央银行是从哪些方面提高透明度的,然后阐述了促使各国中央银行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对提高货币政策运行效率的作用,并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理论基础 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锴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三类透明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透明度建设不仅仅是透明程度的提高,更要注重透明度体系的完善。并且,针对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也不能建立目标透明度的事实,建议注重知识透明度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使市场主体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央行的经济模型和货币政策决策规则,从而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通货膨胀率 非完整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本文在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明确包含中央银行行为方程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模块的DSGE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经验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3年季度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论得到了中国实践经验和跨国数据的双重支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低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彼此强化,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凤鸣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金融动荡频繁发生的今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由此引起关于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策略的讨论和争议。本文从国际金融学界以及中央银行家们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系、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引导市场预期中的作用、强化货币政策透明度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成本、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拓展做一述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公信力 透明度 交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牛筱颖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因而透明度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于透明度的含义以及增加透明度对中央银行和经济的影响,各持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由神秘向透明转变的原因、比较了几种透明度解释的不同含义、评述了有关透明度对宏观经济和中央银行的作用以及最优透明度等问题。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透明度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肖崎
近年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如何度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估体系的研究,通过建立透明度指数来量化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对不同国家透明度进行评估和实证检验。文章还对目前透明度度量方法中的不足和改进进行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指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刁节文 贾德奎
近期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表明,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如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中,一些国家通过设定利率走廊或利用公告操作来增加政策透明度,不但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同时有助于中央银行顺利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正基于此,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政策透明度,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刁节文 贾德奎
近期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表明,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而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中,一些国家通过设定利率走廊或利用公告操作来增加政策透明度,不但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同时有助于中央银行顺利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鉴于此,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政策透明度,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卜振兴 侯继磊
近年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已经成为各国央行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政策调控工具,"预期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受到了政府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状况,文章利用指标体系方法测度了中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运用动态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在市场反应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将信息披露评价与市场反应评价相结合,建立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综合评价指数,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演变情况,同时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中...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评价研究 综合指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楠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动态博弈 通胀预期 政策透明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透明度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刁节文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活畅通。通过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和有效性,成为当前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分析了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对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并对改进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政策效应 文献解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一个基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模型 ,并在其中定义了经济运行透明度和目标偏好透明度 ,然后分析了这两个透明度对通货膨胀分布、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提高经济运行透明度和降低目标偏好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和波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提高其货币政策透明度时应注意需要提高的是经济运行透明度而不是目标偏好透明度。
关键词:
透明度 通货膨胀 可信度 声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