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5)
- 2023(13834)
- 2022(12182)
- 2021(11385)
- 2020(9510)
- 2019(21941)
- 2018(21706)
- 2017(43002)
- 2016(23397)
- 2015(26027)
- 2014(26117)
- 2013(25889)
- 2012(24094)
- 2011(21788)
- 2010(21715)
- 2009(19777)
- 2008(19366)
- 2007(17014)
- 2006(14911)
- 2005(13273)
- 学科
- 济(93720)
- 经济(93608)
- 管理(69077)
- 业(66447)
- 企(55039)
- 企业(55039)
- 方法(46062)
- 数学(40595)
- 数学方法(40139)
- 财(26018)
- 农(25306)
- 中国(23965)
- 业经(20048)
- 学(19769)
- 地方(18439)
- 贸(18372)
- 贸易(18366)
- 易(17828)
- 制(17667)
- 农业(16745)
- 务(16616)
- 财务(16551)
- 财务管理(16520)
- 企业财务(15759)
- 理论(15574)
- 银(15117)
- 银行(15079)
- 技术(14774)
- 融(14607)
- 金融(14606)
- 机构
- 大学(332863)
- 学院(331348)
- 济(134853)
- 管理(133658)
- 经济(131923)
- 理学(115911)
- 理学院(114686)
- 管理学(112816)
- 管理学院(112214)
- 研究(109807)
- 中国(82618)
- 京(69919)
- 科学(66685)
- 财(64341)
- 所(54631)
- 农(51881)
- 财经(51465)
- 中心(50022)
- 研究所(49545)
- 业大(48359)
- 江(48317)
- 经(46931)
- 北京(44208)
- 范(43118)
- 师范(42745)
- 经济学(40763)
- 农业(40602)
- 院(39839)
- 州(39124)
- 财经大学(38479)
- 基金
- 项目(225685)
- 科学(178021)
- 研究(165824)
- 基金(164868)
- 家(142800)
- 国家(141617)
- 科学基金(122297)
- 社会(104396)
- 社会科(99055)
- 社会科学(99032)
- 基金项目(87039)
- 省(87021)
- 自然(80026)
- 自然科(78158)
- 自然科学(78142)
- 自然科学基金(76765)
- 教育(76483)
- 划(73539)
- 资助(69339)
- 编号(67492)
- 成果(55335)
- 部(50693)
- 重点(49862)
- 发(47273)
- 创(46584)
- 课题(46303)
- 教育部(43799)
- 创新(43380)
- 科研(43264)
- 人文(42836)
- 期刊
- 济(144062)
- 经济(144062)
- 研究(101039)
- 中国(59116)
- 学报(51012)
- 管理(48063)
- 财(47662)
- 科学(46710)
- 农(46514)
- 大学(38803)
- 学学(36509)
- 教育(36448)
- 融(34261)
- 金融(34261)
- 农业(31953)
- 技术(27695)
- 财经(25302)
- 经济研究(23405)
- 业经(23376)
- 经(21475)
- 问题(18820)
- 图书(16864)
- 理论(16857)
- 技术经济(16069)
- 业(15762)
- 贸(15414)
- 实践(15413)
- 践(15413)
- 科技(15285)
- 现代(14723)
共检索到483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钟山 陈志民 包胜
金融创新泛化使我国虚拟资产大量扩张,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遭到破坏,货币政策进退维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货币政策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华清 王大中 陈瑞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VAR实证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丽莉 张国兵 李秀敏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中国的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控经济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侧重于调控物价水平;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互为补充或相互替代,而是呈非对称的关系;从短期来看,中国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削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增强货币政策效果;从长期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联程度并不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SVAR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中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澄
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主要通过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来检验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金融调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澄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金融调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吴丹婷 汤烨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