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2)
- 2023(5405)
- 2022(4566)
- 2021(4480)
- 2020(3708)
- 2019(8655)
- 2018(8603)
- 2017(16963)
- 2016(9576)
- 2015(10850)
- 2014(11014)
- 2013(10966)
- 2012(10397)
- 2011(9330)
- 2010(9797)
- 2009(9498)
- 2008(9743)
- 2007(9126)
- 2006(8555)
- 2005(8215)
- 学科
- 管理(38692)
- 济(34083)
- 经济(34048)
- 业(31917)
- 企(28569)
- 企业(28569)
- 财(14442)
- 方法(14057)
- 数学(11612)
- 数学方法(11452)
- 策(10743)
- 农(10030)
- 制(9973)
- 务(9523)
- 财务(9493)
- 财务管理(9469)
- 中国(9413)
- 企业财务(8952)
- 银(8816)
- 银行(8816)
- 贸(8488)
- 贸易(8483)
- 易(8342)
- 行(8257)
- 业经(7862)
- 融(7181)
- 金融(7181)
- 理论(6917)
- 划(6628)
- 税(6512)
- 机构
- 学院(131721)
- 大学(130561)
- 济(57038)
- 经济(55500)
- 管理(54270)
- 研究(43301)
- 理学(42925)
- 理学院(42493)
- 管理学(42030)
- 中国(42024)
- 管理学院(41721)
- 财(33290)
- 京(28500)
- 江(23656)
- 财经(23516)
- 科学(22535)
- 中心(22141)
- 所(21729)
- 经(21200)
- 银(19295)
- 北京(18769)
- 州(18730)
- 银行(18686)
- 研究所(18655)
- 农(17925)
- 行(17552)
- 财经大学(17281)
- 经济学(16711)
- 人民(16387)
- 范(16167)
- 基金
- 项目(71490)
- 研究(56714)
- 科学(56418)
- 基金(51413)
- 家(42604)
- 国家(42180)
- 科学基金(36830)
- 社会(34766)
- 社会科(32939)
- 社会科学(32931)
- 省(27012)
- 教育(26662)
- 基金项目(25695)
- 编号(24407)
- 资助(23109)
- 自然(22994)
- 划(22878)
- 自然科(22445)
- 自然科学(22442)
- 自然科学基金(22069)
- 成果(21697)
- 课题(17261)
- 部(16654)
- 性(15730)
- 重点(15492)
- 项目编号(14976)
- 教育部(14735)
- 发(14613)
- 人文(14478)
- 创(14383)
共检索到23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银行信贷与货币运行在国民经济中享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货币信贷政策也日益成为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往往主要取决于货币和信贷的运行状况,因此,制定正确的宏观货币信贷管理政策,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分析“七五”期间货币信贷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今后几年货币与信贷的宏观管理对策问题谈些看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戈 李斌
在同时存在准备金制度要求和宏观审慎管理(以及金融监管)的情形下,商业银行最终放贷数量理论上遵循"短边原则"。随着宏观审慎管理(以及金融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其对货币信用创造的影响将更趋复杂,需要不断修正传统货币银行学的一些前提假设、推导过程甚至是最终结论;同时应更加密切地关注现实宏观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敏 赵继志
一、资产价格泡沫的分类从泡沫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不稳定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来看,存在两种泡沫:一种是高度危险的"信贷驱动型泡沫",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这类泡沫的运行机理如下: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或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导致信贷扩
[期刊] 征信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刘赟德 李林桦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广义信贷作为重要的审慎监管指标。广义信贷更加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变化,丰富和拓宽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和金融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的理论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广义信贷渠道传导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我国货币政策广义信贷渠道传导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培新
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核心地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海潮
通过分析揭示1995年以来,中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地方政府参与调控的积极性不高,政策不协调,管理滞后于工作需要,经验决策导致失误等。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和提高中国大型医用设备宏观管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改革管理体制,及时调整设备管理目录,加强配置许可证管理,尽快制定配置规划和标准,改善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关键词:
大型医用设备 宏观管理 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炳 袁威
本文使用机理变化型变结构协整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货币信贷结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信贷结构均在特定时点开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产生机理性影响;货币结构与信贷期限结构对实际产出分别具有较弱的正向和负向机理性影响,对通货膨胀率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机理性影响,并且货币信贷结构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货币信贷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货币信贷结构与"货币迷失"之间的关系,发现货币结构与信贷期限结构对"中国货币迷失之谜"均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政策建议如下:中国人民银行应同时注重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的调控,监测货币信贷结构的变动应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制定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馨
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促使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反映在央行职能上,加强了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审视以及对金融稳定方面监管职能的重新思考,我国除了关注逆周期调节以外,还应将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引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中来,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本文在阐述货币政策从逆周期向宏观审慎管理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足以及在引入动态资本充足率之后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实证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海峰 于家珺
本文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纳入分析框架,基于2007-2020年中国340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宏观审慎监管在抑制银行信贷顺周期性方面存在权衡机制,宏观审慎监管虽能通过“提高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与“倒逼业务多元化”来抑制信贷内生顺周期性,但也会降低逆周期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从而减弱其对信贷总体顺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宏观审慎监管的治理效果在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国有银行中依次递减,在货币政策扩张期相对更弱,在抑制信用贷款顺周期性方面相对更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新民,赵红征
在卫生事业宏观管理这个矛盾体中,存在着一系列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决定着卫生事业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在因素影响着卫生事业发展的速度和状况。笔者曾撰文对影响卫生事业宏观管理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探讨(见《中国卫生经济》1995年第5期),本文仅就影响卫生事业宏观管理的外在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消除这些影响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傅祖蓓
第五讲 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强化中央银行宏观管理傅祖蓓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人民银行的职能作了明确的概述,即:一是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的稳定;二是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保证金融体系安全有效地运行。根据这一职能,人民银行重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小和 邹江 汪办兴
研究分析表明:票据承兑业务发展的动因在于宏观经济增长,与货币信贷相对独立。票据贴现业务发展受金融调控影响显著,与货币信贷密切相关,在稳健、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票据融资分别表现为与信贷投放均衡增长、在信贷投放中占比下降和在信贷投放中占比显著上升的不同特征。近年来,在金融宏观调控下,票据回购交易快速发展,票据理财业务开始兴起与发展。由此认为,票据业务管理制度需兼顾票据特点而创新发展;货币政策调控须兼顾和促进票据业务发展。
关键词:
金融调控 票据融资 货币信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董琦 赵柏功
基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视角,本文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当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基准利率敏感性低于一定阈值时,资本缓冲的提取会改变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度。利用20072014年银行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为:银行流动性提高将降低其信贷行为的货币政策敏感度,存贷比监管指标在过去提升了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度但对流动性管理不具备显著作用,宏观审慎政策中的杠杆率、资本充足率指标对银行信贷行为产生约束的同时对其货币政策敏感度不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董琦 赵柏功
基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视角,本文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当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基准利率敏感性低于一定阈值时,资本缓冲的提取会改变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度。利用2007~2014年银行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为:银行流动性提高将降低其信贷行为的货币政策敏感度,存贷比监管指标在过去提升了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度但对流动性管理不具备显著作用,宏观审慎政策中的杠杆率、资本充足率指标对银行信贷行为产生约束的同时对其货币政策敏感度不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