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1)
- 2023(6909)
- 2022(5556)
- 2021(5722)
- 2020(5016)
- 2019(11836)
- 2018(12367)
- 2017(22027)
- 2016(12987)
- 2015(14843)
- 2014(15163)
- 2013(14081)
- 2012(12632)
- 2011(11099)
- 2010(11914)
- 2009(10974)
- 2008(11184)
- 2007(9882)
- 2006(9020)
- 2005(8308)
- 学科
- 济(42277)
- 经济(42218)
- 管理(37621)
- 业(30742)
- 企(27348)
- 企业(27348)
- 财(23999)
- 方法(19870)
- 数学(17846)
- 数学方法(17269)
- 中国(15278)
- 制(14456)
- 财政(13022)
- 农(12142)
- 理论(11917)
- 教育(11191)
- 政(10399)
- 体(10333)
- 教学(10324)
- 务(10182)
- 财务(10144)
- 财务管理(10094)
- 企业财务(9544)
- 业经(9464)
- 银(8756)
- 银行(8747)
- 地方(8733)
- 体制(8655)
- 行(8253)
- 学(7919)
- 机构
- 大学(163966)
- 学院(162049)
- 济(59351)
- 管理(58665)
- 经济(57720)
- 研究(52940)
- 理学(48756)
- 理学院(48263)
- 管理学(46899)
- 管理学院(46611)
- 中国(42001)
- 财(39913)
- 京(35556)
- 科学(31005)
- 江(28808)
- 所(26823)
- 财经(26051)
- 中心(24566)
- 范(24462)
- 师范(24270)
- 北京(23416)
- 经(23355)
- 研究所(23333)
- 农(22969)
- 州(22393)
- 业大(21131)
- 技术(20225)
- 省(19239)
- 院(19014)
- 财经大学(18772)
- 基金
- 项目(96783)
- 研究(76786)
- 科学(74555)
- 基金(64993)
- 家(54576)
- 国家(54037)
- 科学基金(46685)
- 社会(44340)
- 社会科(41856)
- 社会科学(41843)
- 教育(40689)
- 省(40566)
- 编号(34272)
- 划(33230)
- 基金项目(32816)
- 成果(31123)
- 自然(29055)
- 资助(28718)
- 自然科(28431)
- 自然科学(28425)
- 自然科学基金(27859)
- 课题(25914)
- 重点(22180)
- 年(21998)
- 项目编号(21228)
- 部(21190)
- 创(20502)
- 性(20048)
- 大学(20040)
- 发(19535)
共检索到27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岳岷
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财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财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实施,全面推进。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着眼于多元化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确立“突出整体,素质为本;夯实基础,创新为魂;学科整合,学程分段;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是其内容、方法和手段,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创新上下工夫。
关键词:
财经高校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财经院校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丽明
上海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深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以分类培养为理念,以个性体验为依托,实施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创业计划三类人才培养路径,搭建通识教育、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及国际交流三大平台,初步构建了"3+3"立体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全球化竞争的卓越财经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厚义 胡航
新世纪人才需要和我国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发展现实迫切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西部财经院校人才培养需在着眼世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围绕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建设、人文精神培育与实践教学等环节,积极探索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提供教学质量。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财经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仇大勇
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别于高职工科类人才,大多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工科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合财经类人才培养,高职财经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和能力为本,基于工作岗位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探究式教学,以及构建综合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财经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财经 能力 素质 技能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梁小婉
高职院校致力于办学模式的探索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类别差异,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不成熟。在分析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及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皓
本文针对教育部批准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加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途径与实践教学等诸关系,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理解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理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放教育试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途径 形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安康
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难点与常见问题,尤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相关各方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主要分析了“三全育人”理念的思想内涵,指出了高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稳步推进财经专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肃 夏宝芹 李立如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于2003年由安徽嘉日成集团投资兴办,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践行"锥形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校企合一、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强化技能培训,注重社会实践,办学特色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敏 刘立新 余湄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 ,金融工程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广 ,已成为金融业运作的主要趋势。加入WTO后 ,国内外金融业逐步接轨 ,对金融工程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本文通过对国外三所知名高校相关专业的分析比较 ,并结合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财经类院校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目标和模式。
关键词:
金融工程人才 财经类大学 培养目标和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健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合理布局和分层。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学校层次、学科优势、办学条件、所在区域,合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凤珍 储德银
在各种辅助办公软件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公文案牍以及财经数据的处理已变得非常简便而高效,财经类职业的劳动内容也更多从填报和整理数据等简单重复性劳动向观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变化和综合决策的创新性智能劳动转变,对财经类职业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则是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经类高校作为财经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理论传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凤珍 储德银
在各种辅助办公软件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公文案牍以及财经数据的处理已变得非常简便而高效,财经类职业的劳动内容也更多从填报和整理数据等简单重复性劳动向观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变化和综合决策的创新性智能劳动转变,对财经类职业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则是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经类高校作为财经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理论传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