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7)
- 2023(9885)
- 2022(8083)
- 2021(7619)
- 2020(6595)
- 2019(15056)
- 2018(15071)
- 2017(28660)
- 2016(15743)
- 2015(17650)
- 2014(17865)
- 2013(17810)
- 2012(16461)
- 2011(14263)
- 2010(14997)
- 2009(14526)
- 2008(15364)
- 2007(13748)
- 2006(12655)
- 2005(12049)
- 学科
- 业(81933)
- 企(77243)
- 企业(77243)
- 济(72265)
- 经济(72144)
- 管理(69526)
- 财(38414)
- 方法(29151)
- 业经(27602)
- 农(24469)
- 务(23122)
- 财务(23103)
- 财务管理(23052)
- 制(21943)
- 企业财务(21874)
- 数学(20352)
- 数学方法(20116)
- 中国(19028)
- 农业(17455)
- 技术(17104)
- 策(17059)
- 体(16937)
- 理论(16418)
- 体制(15013)
- 财政(14046)
- 划(13627)
- 和(13543)
- 企业经济(12754)
- 银(12324)
- 银行(12313)
- 机构
- 学院(231568)
- 大学(226843)
- 济(101886)
- 经济(99954)
- 管理(93880)
- 理学(78863)
- 理学院(78138)
- 管理学(77238)
- 管理学院(76801)
- 研究(72955)
- 中国(62082)
- 财(60970)
- 京(47744)
- 财经(43038)
- 科学(39478)
- 经(38727)
- 江(38652)
- 所(37071)
- 农(34963)
- 中心(32764)
- 研究所(31944)
- 财经大学(31062)
- 北京(31013)
- 经济学(30713)
- 州(29995)
- 业大(28362)
- 经济学院(27467)
- 商学(27450)
- 商学院(27229)
- 范(27035)
- 基金
- 项目(133203)
- 科学(106914)
- 研究(103791)
- 基金(97217)
- 家(81533)
- 国家(80670)
- 科学基金(71645)
- 社会(67825)
- 社会科(64190)
- 社会科学(64173)
- 省(52814)
- 基金项目(50703)
- 教育(47588)
- 自然(43558)
- 自然科(42571)
- 自然科学(42561)
- 编号(42083)
- 划(42049)
- 自然科学基金(41884)
- 资助(39476)
- 成果(35550)
- 业(32458)
- 创(31165)
- 部(30332)
- 重点(29436)
- 课题(29143)
- 制(28767)
- 性(28395)
- 发(28289)
- 创新(28082)
- 期刊
- 济(128696)
- 经济(128696)
- 研究(79768)
- 财(56734)
- 中国(51086)
- 管理(41819)
- 农(33825)
- 科学(27681)
- 学报(26714)
- 融(26138)
- 金融(26138)
- 教育(25654)
- 财经(23505)
- 业经(22335)
- 农业(22091)
- 大学(22034)
- 技术(21682)
- 学学(20664)
- 经(20374)
- 经济研究(19696)
- 问题(16777)
- 财会(15227)
- 会计(14790)
- 技术经济(13993)
- 业(13544)
- 贸(13061)
- 现代(12159)
- 世界(12053)
- 商业(11530)
- 经济管理(11479)
共检索到38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杰 徐有轲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总体目标及核心内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实践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理论上的浩大造势相比,改革的力度、深度、进度仍未到位,改革效果与我们阶段性的目标预期尚有距离,集中表现在改革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内部保障制度社会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重构、政府职能转变等并未取得实质性和大面积的突破。人们不禁要问: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海燕
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对落后的环节。特别是1987—1988年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始终未能推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未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新的进展。而在对全盘私有化的批判中,由于理论界限不清,实际界定混淆,妨碍了所有制改革问题上的理论探索,为国有企业改革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茂松
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湖南省委讲师团刘茂松(一)产权不等于所有权产权与所有权都是财产权,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所有权制度。但二者的这种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程度和状况。这里的关键是对所有权制度要有一个正确的、符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融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改革的力度大,发展的质量好,议论正面的增多。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取得的成绩,如何进一步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开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应宜逊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应宜逊自从1984年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以城市改革为主的阶段后,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改革的中心环节,但一直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突破,是"老大难"问题。十四大以来,决策部门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用"搞活国有经济"取代原先的"搞活国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明 李中秋
当前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特别注意的几个争论性问题是:要防止国有资产再次大量流失,重点是坚持在增量资产上发展混合所有制;要警惕让国企无条件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说法,此说法违背市场经济基本法则,而那些要求国企只混不控的言论有可能把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向邪路;要科学把握反垄断问题,不能简单把企业规模大等同于垄断,对于垄断的认识既是性质的把握也是法律的裁定;要正确认识加强反腐败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反腐败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并行不悖的,反腐败不是要反掉国企。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忠
国有企业改革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的交易成本、产权改造、企业的资本经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自主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 ,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就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恒寿
本文在深入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所追求的"政企分开"目标及其理论基础"两权分离"的失误后,指出:造成国有企业长期低效率的本源性因素并不在于政企不分,也不在于产权模糊,而在于公有产权约束链条的中断和国有经济的规模过大。为此,作者提出,国有资本应当退出竞争性领域,以缩小国有经济规模,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但国有资本"退出"的速度必须同非国有资本的"进入"速度保持一致,同社会补偿功能的形成保持一致,以免引起社会震荡。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叔莲
我国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需要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过去企业改革为什么进展不快,怎样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提些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平
影响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的几个问题王卫平国有企业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制约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但下面几个普遍问题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尤为重要。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问题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坤
市场经济使国有企业面临着崭新的课题,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过去几年中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人们在新的问题面前不免产生一些困惑。本文对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的股份制、经济结构调整、资产评估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梁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而不是不顾经济结构的单向私有化,用MBO方式搞私有化改革将导致产权关系的长期和全面混乱,会颠覆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前一段流行理论的误区,正是理论家的堕落,国有企业的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但绝不允许侵吞公产的“产权改革”制度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MBO 产权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国有企业改革,在经过10多年的摸索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明确和完整的方案,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新阶段,我认为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下列几个问题上统一认识。 (一)国有经济的定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恰当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国有经济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产生有其客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