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2(926)
2021(966)
2019(1905)
2018(1928)
2017(3896)
2016(2347)
2015(2864)
2014(3012)
2013(3098)
2012(3227)
2011(2834)
2010(3088)
2009(2957)
2008(3211)
2007(3133)
2006(3102)
2005(3224)
2004(2907)
2003(2801)
2002(2698)
作者
(7739)
(6279)
(6242)
(6114)
(4012)
(3004)
(2868)
(2510)
(2368)
(2349)
(2184)
(2171)
(2107)
(2041)
(2033)
(1957)
(1919)
(1907)
(1787)
(1759)
(1743)
(1569)
(1524)
(1489)
(1473)
(1454)
(1408)
(1382)
(1370)
(1306)
学科
(9440)
经济(9413)
管理(8135)
(7622)
(6110)
企业(6110)
(4173)
(4130)
(4119)
中国(3918)
(2944)
(2928)
银行(2928)
(2761)
税收(2676)
(2644)
农业(2538)
(2433)
业经(2431)
(2382)
财务(2369)
(2366)
财务管理(2357)
教育(2301)
地方(2292)
制度(2278)
(2278)
(2216)
金融(2216)
企业财务(2179)
机构
大学(36952)
学院(36888)
(14606)
经济(14100)
研究(13897)
中国(13004)
管理(12218)
(9836)
(8933)
理学(8923)
理学院(8802)
管理学(8583)
管理学院(8516)
(8093)
(7726)
科学(7704)
中心(6774)
北京(6577)
研究所(6568)
财经(6478)
(6249)
(6160)
(5979)
师范(5962)
(5827)
(5614)
(5550)
人民(5521)
银行(5347)
(5117)
基金
项目(14726)
研究(12829)
科学(10962)
基金(9233)
(7410)
国家(7299)
社会(7003)
成果(6597)
社会科(6475)
社会科学(6469)
教育(6168)
编号(6124)
(6031)
科学基金(5814)
(4990)
课题(4836)
资助(4538)
基金项目(4394)
(4102)
(3952)
(3668)
(3659)
阶段(3655)
项目编号(3565)
重点(3414)
阶段性(3365)
(3277)
(3257)
规划(3215)
研究成果(3179)
期刊
(24315)
经济(24315)
研究(17099)
中国(10454)
(8490)
(7352)
金融(7352)
教育(7304)
(6529)
管理(5538)
学报(4256)
业经(4084)
科学(4053)
农业(3770)
问题(3601)
财经(3593)
技术(3536)
(3311)
大学(3293)
(3112)
经济研究(2919)
(2906)
会计(2854)
图书(2847)
学学(2777)
理论(2530)
(2512)
农村(2493)
(2493)
国际(2395)
共检索到76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心科  
语文教科书中的"时文"编选问题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较多且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论争中所使用的"时文"概念其实有三重含义。通过对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相关论述的辨析可知:针对与"古文"相对的"时下之文""时人之文",需准确判断,谨慎选择;与"经典"相对的"时行之文",应辩证、发展地看待,适度选入;与"文学"相对的"时事之文"应加以重视,并使其占有一定的比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鹏  吕立杰  
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民众往往是借助具体的国家形象去理解、认同作为抽象意义的国家观念并基于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教科书中的国家物质、制度、文化、国民形象将深深影响着学生对国家的认知、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A版语文教科书为学生塑造了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国民仁义的国家形象。但在涉及各地区及民族之间形象均衡、封建时期国家样态、我国现当代及国际形象等方面依旧有可商榷的空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梁晨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内容、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其主要呈现于教科书的选文、练习、助读三个系统之中。此外,指出节气文化所含理念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渗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理念、以劳树德促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一是教学目标重视文化教育,科学定位板块,提出恰当的节气文化教学目标并合理落实;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部融合,加强学科之间链接,体现节气文化的系统性并注入外部活力;三是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勤于诵读,激发学生实践精神,深化节气文化情感认同并注入生活体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娄元元  李青懋  袁文杰  
语文教科书构建的职业世界,对于学生认识职业、形成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影响。以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例,从职业类别、职业性别、职业地位、职业形象等方面对教科书中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行语文教科书在职业世界的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类型不够丰富,缺乏新兴职业;男性职业角色多于女性,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部分职业形象污名化,存在隐性职业阶层歧视。语文教科书的后续修订应进一步丰富职业类型,增加新兴职业;消除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增加女性职业角色;弘扬职业无贵贱、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明  
通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主角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性品质的呈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当前个体化趋势的影响,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借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教科书中同时被彰显.但在呈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上所存在的偏差,以及女性形象出现率不足,使得教科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尚存在一些局限性.与此同时,当前教科书的进一步优化还需关注个体化社会的内在困境,并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勇  
一、研究的起缘及目的本世纪七十年代前,教育社会学未把研究焦点放在课程上,将现存的学校课程视为理所当然,着重探讨课程与学生社会化的关系。然而,七十年代初兴起于英国以解释论为主的新教育社会学则主张学校的教育知识(主要通过教科书呈现),以及其传递、评价的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钧  高琦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编排。语文教科书在尊重语文学科素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党史内容,选取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呈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选取重大历史成就呈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接续相传。以党史视角梳理语文教科书课文编排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包括依托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性革命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在历史思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系统印证中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明  
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会对学生美好生活观的建构产生深刻影响。对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发现,教科书主要呈现的是精神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美好生活,且偏重美好生活的客观要素。进一步来看,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聚焦于“社会层面—客观要素”“精神层面—客观要素”与“精神层面—主观体验”,主要指向伦理道德、人生意义与自然审美体验等内容。教科书呈现出的这一美好生活样态与我国新时代背景具有契合性,但在完整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进一步优化教科书,在编写环节需关注完整的美好生活的呈现,并关注语文学科之外其他学科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要素;在使用环节要重视教师对教科书中美好生活要素的解读与“再开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晓伟  
语文教科书在传授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很多人却忽视了它所富含的价值取向问题。本文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从十二册书中的人物角色着手,对隐藏在角色内部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并试图揭示导致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和对学生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傅建明  徐敏娟  
教科书的编排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以香港启思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中国语文》六册教科书为分析蓝本,研究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先对《中国语文》的编排概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其编排特点,最后对其编排方式进行评析。通过对香港教科书的编排研究,期望能对我国大陆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有所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乔晖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语文学科往往是改革重点。语文教科书的功能不断被重新审视,其内容、结构也不断更新调整:从开创性的汉语、文学分科编制尝试,到"科学化"进程中编写体系的演变、多样化探索中的学习功能定位,但语文教科书的功能究竟是"教学对象"还是"学习凭借",体系建构是"知识主线"还是"素养脉络"等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学习者中心"的课堂变革提出"学本化"的教科书编制取向,遵循"学的逻辑"的语文教科书既是信息载体、文化介质、素材资源、行动指南,又有可能成为学生开展跨媒介学习的引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池  
瑞典的高中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本文介绍的是高中语言部分的教科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意精神,是瑞典语文教科书的特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乔晖  
语文教科书的多样化往往基于课程形态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着眼于言语活动的特色化。语文课程的变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语文教科书在实现多样化的进程中,借助于编撰策略和技术的借鉴与改进,由教者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移,从语言学习对象到言语活动凭借的定位变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澄宇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在文本的选择与解读和教科书的编撰模式与结构方式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新课改指导思想与选文适切性这两方面因素对经典的选择产生影响;在教科书编撰方式上,有不同的对于经典文本的分类模式和处理方式。经典的变化引起的焦虑需要得到重视。语文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这些焦虑背后的逻辑与原因,并在实践中做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对于经典的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