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5)
2023(5450)
2022(4740)
2021(4318)
2020(3602)
2019(8535)
2018(8276)
2017(17093)
2016(8926)
2015(10173)
2014(10333)
2013(10562)
2012(10055)
2011(9368)
2010(9368)
2009(8787)
2008(8901)
2007(8115)
2006(7106)
2005(6701)
作者
(25766)
(21614)
(21475)
(20521)
(14239)
(10357)
(9920)
(8382)
(8303)
(7976)
(7573)
(7339)
(6897)
(6876)
(6864)
(6796)
(6447)
(6387)
(6343)
(5950)
(5431)
(5342)
(5072)
(5049)
(4911)
(4900)
(4789)
(4469)
(4449)
(4189)
学科
(50347)
经济(50275)
管理(31287)
(30347)
方法(28512)
(26504)
企业(26504)
数学(24997)
数学方法(24854)
(13249)
中国(11033)
(10000)
业经(9088)
(9079)
(8873)
(8860)
金融(8860)
财务(8859)
财务管理(8843)
理论(8654)
企业财务(8619)
(8484)
(8324)
贸易(8318)
(8072)
银行(8070)
(7978)
(7695)
地方(6655)
农业(6487)
机构
大学(147937)
学院(142375)
(68492)
经济(67348)
管理(61340)
理学(53409)
理学院(52958)
管理学(52387)
管理学院(52118)
研究(43616)
中国(36576)
(34355)
(29989)
财经(27729)
(25426)
经济学(22832)
科学(21158)
财经大学(21098)
经济学院(20659)
(20474)
中心(20405)
(20379)
北京(19127)
商学(18187)
商学院(18034)
研究所(17790)
(17045)
(16898)
师范(16758)
业大(16119)
基金
项目(88719)
科学(72907)
基金(69912)
研究(65736)
(58722)
国家(58264)
科学基金(52534)
社会(45918)
社会科(43754)
社会科学(43744)
基金项目(36648)
自然(33302)
自然科(32632)
自然科学(32626)
自然科学基金(32141)
教育(31520)
(31086)
资助(29638)
(26643)
编号(25229)
(22341)
成果(20987)
教育部(20574)
人文(19896)
国家社会(19685)
重点(19163)
(18463)
大学(18259)
(17476)
(17293)
期刊
(73493)
经济(73493)
研究(46879)
(26797)
中国(24643)
管理(23729)
(18667)
金融(18667)
科学(17278)
学报(16750)
财经(15644)
大学(13992)
(13340)
(13315)
学学(13017)
教育(12536)
经济研究(12030)
技术(11308)
业经(10068)
问题(9919)
(8694)
技术经济(8162)
理论(8105)
农业(8102)
统计(7776)
商业(7667)
实践(6943)
(6943)
(6878)
国际(6708)
共检索到214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沛光  范秀荣  
对于操纵行为的理论研究,国外的经典文献从博弈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分析,我国学者则从实证的角度设计出合理的研究路径,但没有建立模型说明利用内幕信息操纵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本文认为,行为金融学中所指的投资者不具有完全的理性,总存在着普遍的“售盈持亏”倾向、强烈的“政策依赖”倾向、“过度自信”倾向以及显著的“羊群行为”倾向等心理偏见,操纵者则利用这些心理偏见操纵股票市场。文章提出,我国还没有实行做市商制度与卖空机制,如何借鉴和改进国外日渐成熟的市场操纵理论以适合我国国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冰  周杰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追涨杀跌"的倾向等是影响不同市场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冰  周杰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追涨杀跌"的倾向等是影响不同市场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柏  
对于监管者来说,基于交易的市场操纵行为更为隐蔽,更难以监控,因此有必要分析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本文在A llen和Gale(1992)、Aggarwal和Wu(2003)的基础上,在同一个框架内论证了知情和未知情的市场操纵行为博弈机制,即无论操纵者是否拥有某一风险资产的私人信息,通过简单的买卖策略都将获取正的利润。同时也证明存在着某一分离均衡,即市场操纵行为无法生存,从而为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舒  郑辉  
对于市场操纵的研究关系到市场监管是否恰当和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操纵的案例提供了一定条件下市场非有效的生动说明,因此为市场监管者、实际参与者和金融市场研究者所关注。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市场操纵使得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真,从而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金山  许建春  乔耀莹  
利用国泰安数据库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假说进行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存在一定的持续性;股权集中度越高,就越可能发生股价操纵行为;市场交易频率与股票的超常收益正相关,流通股东人数与股价超常收益负相关验证了中国证券市场操纵者获得超常收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型操纵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差异,运用日内高频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权重股在模拟操纵期与其他指数间引导关系的变动。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较低的上证综指权重股中国石油,相对于流动性较高的沪深300指数权重股招商银行,操纵成本较低、更具可行性。最后建议提高大盘股的自由流通股比重、加强低流动性权重股的实时监察,以防范股指期货跨市场操纵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兴绪  
中国证券市场中股票基本面和二级市场价格经常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博弈论分析框架,研究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类型与机构操纵之间的关系,提供中国股市中存在的基于对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的操纵来影响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以获得超额收益的一个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一  金新仁  
目前我国以股市为代表的证券市场的建设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而健康运行问题已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的生死存亡。以“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研讨会,由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上海证券报》社、北洋(天津)钢材批发交易市场联合于6月在北京举行。来自理论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与会学者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证券市场的紧迫性。证券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江河  
操纵在美国证券立法中没有明确的定义,执法和司法中以及学术界虽然都试图对操纵进行界定,但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操纵行为的认定始终存在着很大困难。美国规范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框架包括1933年证券法第17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9条、第10条以及证监会的相关规则。由于这些规定非常原则,对美国操纵行为认定标准的研究必须根据法院在不同时期所做出的判决进行。总体来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司法实践,美国的认定标准基本清晰,可供我国在修订证券法和执法、司法实践中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祥  
本文对与中国资本市场中审计问题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回顾。总的来看 ,在短短的数年中 ,我国审计领域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审计市场的运行效率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也将为未来的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平  汤怀林  
【目的/意义】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理解流动性与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金融危机的核心。2015年中国股灾的发生使得流动性成为关注焦点,更引发了对股灾过程中相关交易机制如何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思考。【设计/方法】通过系统回顾证券市场流动性相关的研究文献,包括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的测度、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关系,以及流动性共振及其影响因素,对2015年股灾发生的微观机理以及杠杆交易和涨跌幅限制在股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重点剖析和评述。【结论/发现】杠杆交易的强制平仓机制使得股市在下行过程中形成了严重的"流动性螺旋"效应,而价格涨跌幅限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流动性枯竭,最终导致股灾发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晓华  
改革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截止1992年年初,全国各类有价证券累计发行2000多亿元,证券转让交易额已突破5O0亿元,且增长速度日趋加快。逐步扩大证券的发行、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这里将有关的几个问题加以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