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0)
2023(2290)
2022(1991)
2021(1831)
2020(1443)
2019(3418)
2018(3290)
2017(6273)
2016(3415)
2015(3959)
2014(3926)
2013(4163)
2012(4042)
2011(3651)
2010(3799)
2009(3353)
2008(3517)
2007(3213)
2006(3043)
2005(2836)
作者
(10506)
(8684)
(8634)
(8494)
(5833)
(4125)
(4030)
(3585)
(3230)
(3218)
(3069)
(3038)
(2885)
(2854)
(2674)
(2669)
(2634)
(2603)
(2579)
(2374)
(2085)
(2078)
(2067)
(2004)
(1957)
(1946)
(1941)
(1870)
(1783)
(1778)
学科
(23268)
经济(23235)
管理(12968)
城市(8535)
中国(8415)
(7555)
城市经济(6824)
(6071)
企业(6071)
地方(5806)
方法(5594)
地产(5377)
(5377)
房地(5377)
房地产(5377)
数学(4951)
数学方法(4910)
(4133)
经济管理(3922)
(3514)
(2984)
(2866)
环境(2796)
(2717)
业经(2610)
理论(2493)
方城(2469)
(2322)
(2230)
财务(2229)
机构
大学(53719)
学院(52410)
(22532)
经济(21789)
研究(20245)
管理(19942)
理学(16243)
理学院(15980)
管理学(15751)
管理学院(15641)
中国(15203)
(12612)
(12026)
科学(11525)
(9942)
财经(9086)
中心(9025)
研究所(8656)
(8628)
(8299)
北京(8203)
(7685)
师范(7644)
(7571)
经济学(7230)
财经大学(6811)
(6718)
(6439)
师范大学(6418)
经济学院(6410)
基金
项目(32270)
科学(26313)
基金(24617)
研究(22837)
(21252)
国家(21096)
科学基金(18747)
社会(16054)
社会科(15264)
社会科学(15258)
基金项目(13605)
自然(12134)
自然科(11892)
自然科学(11891)
自然科学基金(11651)
(11417)
(10267)
教育(9913)
资助(9425)
编号(8260)
(7140)
重点(6975)
国家社会(6854)
成果(6766)
(6737)
教育部(6242)
课题(6175)
人文(6013)
(5936)
大学(5766)
期刊
(28430)
经济(28430)
研究(21083)
中国(10507)
(9575)
管理(6923)
科学(6801)
城市(6784)
(6180)
金融(6180)
学报(6050)
问题(5698)
(5329)
财经(4763)
大学(4740)
(4580)
学学(4441)
(4169)
教育(4039)
经济研究(4037)
技术(3497)
现代(3414)
业经(3339)
理论(3117)
发展(3112)
(3112)
统计(2910)
农业(2892)
实践(2776)
(2776)
共检索到8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崇富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城市职工"房改"中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和商品化制度,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一大批原有福利房的老职工可以廉价买房,稳住了城市居民的大头;加快了城市住宅建设,推动了商品房市场的发展,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但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突出和严重的问题,近几年大城市房价高涨,房价畸高,房价收入比畸高;大城市商品房市场失去可控性;大城市商品房因过度市场化,异化为少数富人和权势者炒作投机、谋取暴利的工具,造成了大量房产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贫富分化。为控制和解决我国大城市商品房房价畸高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从制度上重新进行设计。首先,要认识到解决广大市民基本住房需要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问题的严重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提出了分三阶段有效治理特大城市面临的严重的"城市病"的基本思路:近期主要靠强化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挖掘现有基础设施的潜能;中期靠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努力增加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远期则靠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疏散,最终实现城市人口与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的动态平衡。最后,针对我国一些特定特大城市,如北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涧清  
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城市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频繁的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大城市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广州市最近对开展整治交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使得城市交通管理问题更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但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出发点不同,由此也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所以理清大城市交通管理科学化的基本思路,对于逐步统一人们对交通现代化的认识、增强全民交通意识、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采庆  谢洁萍  
构造大城市蔬菜流通体系目标框架的基本思路张采庆谢洁萍蔬菜是居民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特殊重要商品。12亿人口之怏怏大国,年蔬菜需求量高达4800万公斤之规模。农村,自古靠自给和调剂解决;中小城市,人口少,毗邻农村,加之政府协调组织,蔬菜流通不是难题。而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城市房价泡沫严重,且已向部分重点二线城市蔓延。一手住宅市场显示出明显的房价泡沫区域聚集和城市层级聚集特征,但二手住宅市场并不具有这些特征。各城市房价泡沫之间普遍存在非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和泡沫传导机制。深圳、天津、南京和成都引领着一手住宅价格泡沫,而北京和杭州则在一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上海、深圳和杭州引领着二手住宅价格泡沫,而武汉在二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仁和  陈奕  陈英楠  
本文基于住房使用成本模型,通过构建租金和房价变动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1993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租金房价比对未来租金和房价变动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⑴北京、上海的租金房价比与未来房价变动呈负向关系,与现值模型预测相反,而深圳的二者关系为正,广州的租金房价比对于未来房价变动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预测能力;⑵北京、广州和深圳的租金房价比可以预测未来的租金变动率,二者呈反向关系,上海的相应统计值不显著。本文的经验结论表明,租金房价比作为估值指标在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上的适用性值得谨慎判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锋  樊正德  
高房价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繁荣了房地产市场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扭曲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布局与增长动力,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导致城市引力的弱化。运用2005~2016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超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住宅商品房价格等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房价对人口流入存在着抑制效应,住宅商品房价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城市人口净流入量减少约0. 42个百分点;高就业水平与良好的教育创新环境能够促进人口向该地区流动;城市环境状况与收入水平虽然对人口流动有影响,但目前不是影响人口向该地流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彪  杨山  
随着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大城市通过外延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中心,在多中心作用下城市空间,尤其是房价空间的变化表现出异质性与复杂性。以快速发展的合肥市为例,从不同空间尺度利用地统计法研究城市房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分析房价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以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房价空间分异的逻辑关联。结果表明:(1)在主城区尺度上,房价空间分布与多中心结构相符,在各中心范围内形成了3个高房价区;(2)在中心区尺度上,各中心区房价呈现出圈层与扇形相混合的分布特征,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对其周边房价影响范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变异模式;(3)影响房价空间分异的三类特征中,结构特征与邻里特征在主城区尺度上对房价空间分异产生了较大的作用;(4)不同功能的中心区房价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各异,区位特征对旧城中心的影响最大,结构特征与区位特征均对行政中心有较大影响,结构特征是新区中心影响房价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俊华  黄万钧  
文章运用在险值(VaR)理论的三种模型方法,以重庆、成都为典型城市,采用2005—2012年两市商品房价格指数数据估计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的在险值水平。研究发现,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价格指数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地域同步效应;整体而言,重庆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要略高于成都市的下方风险;回溯测试结果表明,面对市场极端变化值,并不存在完美的在险值计算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明华  张正河  
驾车出行的边际个人费用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使得实际使用城市道路的车流量超过最佳车流量,从而产生交通拥堵。可以从合理减少交通发生、尽量提高交通效率两个原则出发,采取有效对策,调节城市交通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杰  
主持人语:大城市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当前国内经济循环重要性日趋上升的背景下,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大城市受制于要素承载的土地空间约束,发展动能和发展潜力都受到很多限制,未能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大城市也面临居住人口和发展要素高度集中并相互竞争空间的冲突。大城市的房价租金高、职住不平衡、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成效和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对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一、界定概念:“费改税”的内涵与外延“费改税”是针对目前我国“费大于税”的不规范的政府收入格局而提出的一项政策主张。从规范分析的意义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和费都是政府收入的形式,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两者并不能互相替代。税收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强欢欢   王慧   雷书雨  
文章以2022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住区属性、区位条件、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4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南京市主城区房价整体呈现由主城西向周边区域逐步递减的多组团模式;(2)主城区不同住房阶层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集聚特征,阶层间虽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隔离、对立或极化,但富裕阶层对主城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剥夺现象显著;(3)各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住区属性的影响较稳定,区位条件的影响具有空间全局性,而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边界效应,即房价与设施空间距离的负相关性具有空间范围界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