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5)
- 2023(10151)
- 2022(8888)
- 2021(8439)
- 2020(7387)
- 2019(17298)
- 2018(17278)
- 2017(33952)
- 2016(18322)
- 2015(21033)
- 2014(21325)
- 2013(21091)
- 2012(19704)
- 2011(17530)
- 2010(17399)
- 2009(16047)
- 2008(16088)
- 2007(14515)
- 2006(12403)
- 2005(11118)
- 学科
- 济(77562)
- 经济(77473)
- 管理(55201)
- 业(53563)
- 企(44550)
- 企业(44550)
- 方法(40105)
- 数学(35845)
- 数学方法(35321)
- 财(23693)
- 农(20949)
- 中国(18817)
- 务(15452)
- 财务(15402)
- 业经(15385)
- 财务管理(15364)
- 制(15337)
- 学(14891)
- 贸(14605)
- 贸易(14601)
- 企业财务(14584)
- 易(14187)
- 地方(14062)
- 农业(13587)
- 银(12352)
- 银行(12328)
- 理论(11807)
- 行(11573)
- 和(11551)
- 融(11495)
- 机构
- 大学(265068)
- 学院(264430)
- 济(109908)
- 经济(107610)
- 管理(105430)
- 理学(90638)
- 理学院(89711)
- 管理学(88092)
- 管理学院(87592)
- 研究(83796)
- 中国(65903)
- 京(54850)
- 财(53095)
- 科学(50791)
- 农(42721)
- 所(42124)
- 财经(41984)
- 中心(41071)
- 江(39698)
- 业大(38632)
- 经(37980)
- 研究所(37838)
- 北京(34274)
- 经济学(33752)
- 农业(33483)
- 范(33153)
- 师范(32832)
- 州(31395)
- 财经大学(31219)
- 经济学院(30651)
- 基金
- 项目(174886)
- 科学(137916)
- 基金(127837)
- 研究(127234)
- 家(110442)
- 国家(109534)
- 科学基金(94795)
- 社会(80361)
- 社会科(76245)
- 社会科学(76223)
- 省(68559)
- 基金项目(67763)
- 自然(62184)
- 自然科(60716)
- 自然科学(60698)
- 教育(59719)
- 自然科学基金(59602)
- 划(57665)
- 资助(53487)
- 编号(52103)
- 成果(42213)
- 部(39525)
- 重点(39371)
- 发(36851)
- 创(36122)
- 课题(35173)
- 科研(34213)
- 教育部(34186)
- 创新(33800)
- 人文(33294)
共检索到38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艳
集中于国际主权债重组的理论诠释,并通过对主权债重组中的两个问题——集体行动困境和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建立和分析,讨论如何建立一个解决主权债务重组问题的机制,使遇到债务困难的国家和债权人循此机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债权债务双方的损失,总结出处理主权债务问题应特别考虑的几个关系,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曦 李杰
本文把台海问题模型化为一个台湾当局具有连续统“台独”策略、祖国大陆和美国选择是否出兵的三方序贯博弈。在特定的假定下,我们定义了博弈各方在不同情形下的支付并证明:台湾当局选择边缘“台独”是其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策略;在台湾当局选择边缘“台独”的情况下,祖国大陆是否选择武力统一台湾所得的期望支付几乎是无差异的。我们证明了博弈均衡的存在}生和惟一性。在论证中,我们给出了中国和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具体条件,我们还对美国的利益取向、完全“台独”的后果以及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做出了判断。
关键词:
台海问题 子博弈精练均衡 边缘“台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海鹏 王媚莎
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市场上由于信息非对称性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然后根据保险合同定价的博弈与期权特征,构建了保险合同定价的期权博弈分析框架;最后利用该框架分析了非对称性信息条件下的初次保险的最优策略行为和再次分保的最优再保险策略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波克 朱云高
资本账户开放已经不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 ,而是如何开放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本质进行了分析 ,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取决于内外均衡实现特征的过程。在内外均衡基础上 ,我们建立了一个资本账户开放的分析框架 ,并提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成功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波克 朱云高
资本账户开放已经不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开放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取决于内外均衡实现特征的过程。在内外均衡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资本账户开放的分析框架,并提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成功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在完备市场和经济理性人假设下,采用新古典框架对合作社进行经济均衡分析,是对合作社的性质及其在农产品市场中所起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在整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合作社视为追求单一目标的特殊企业组织形式,分别构建了传统购买、销售合作社及新型深加工合作社的经济均衡模型。研究发现,传统购买销售合作社为生产资料的卖方垄断和农产品买方垄断市场增加了竞争性因素,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均衡产量增加。新型深加工"合作社—农户社员"系统存在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使系统在偏离均衡状态时自动向均衡方向调节。这一模型解释了"新一代合作社"中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经济均衡 新古典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超群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框架,用于分析宏观杠杆率的变化。利用2000-2020年季度数据进行估计后,本文开展了波动分析与稳态分析,方差分解显示:住房抵押贷款冲击可解释居民杠杆波动的53%,企业抵押贷款冲击能解释非金融企业杠杆波动的69.4%,政府支出冲击能解释政府部门杠杆的63.7%。央行加息对宏观杠杆率的抑制效应主要源自居民部门,劳动供给弹性越大、宏观审慎程度越高,对居民杠杆率抑制越明显。稳态利率越逼近零,宏观杠杆率、房价上升幅度超产出越大;控制家庭部门贷款流向的情况下,产出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而房价、居民杠杆率会明显下降。从提升社会福利视角看,应保持较低稳态利率、较高家庭部门贷款价值比;从维持金融稳定视角看,应保持较高稳态利率、较低家庭部门贷款价值比。
关键词:
杠杆率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 一般均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玮
公共支出是实现个体偏好的合作行动,实质上是合作主体的人际偏好与效率偏好的体现与回应,其实现的帕累托均衡即"公共支出均衡"。公共支出均衡是一种广义均衡,意味着在公共预算既定规模下每一单位公共资源因经济效率带来的边际福利与因分配公平带来的边际福利均相等。相对于理想化的公共支出绝对均衡,满足满意原则的相对均衡更易实现。在现实的长时间序列中,公共支出会表现出围绕均衡动态收敛的波动趋势,这种对均衡的偏离可以通过由均等到均衡、由民生财政到民主财政、提升公共支出过程透明度来渐进地改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越来越需关注外部均衡。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不平衡引起,其中更主要的是后者。我国在运用政策手段对两个项目收支平衡进行调控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寻找其它更好的途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大幅波动与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有关。同时,理论及经验研究都证明,浮动汇率能更好地调节国际收支,在经常账户上表现为更小波动性。由此,我们应逐步过渡到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竹志奇 高珂 任金凤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造成了深刻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进行了理论推演和数值模拟,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负债率上升,还会降低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会回归稳态水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会有所缓解。本文建议:加快养老金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老龄化趋势下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以降低地方债务负担,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做好老龄化背景下的地方债务管理,合理控制财政支出水平,特别是养老金支出,缩小赤字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彬 马文涛 刘胜会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研究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程度开始逐步收窄,2008年之后已接近均衡汇率,近期表现出小幅高估,未来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础条件。基于DSGE最大似然估计以及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的均衡汇率测度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情景分析表明,汇率制度选择、汇率和资本项目管制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长期汇率均衡的总体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短期波动。本文认为,近期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汇率双向波动区间,应对未来强势美元重现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波动压力,也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争取时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瑞娥 贾崇吉
除了传统意义的二元结构,在垄断行业与市场竞争行业、计划经济改制的国有企业与完全市场竞争企业及由教育资源分享不公引起的劳动力异质问题上,均有以隐性形式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二元性外延的拓展根源于经济活动中公有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并且一经占有,个体理性的本位效率偏好与集体行动的公平目标必然出现一定的背离。二元性的存在不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使效率原则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
关键词:
二元性 社会和谐 个体理性 集体理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侯天宇 申童童
文章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值物量生产函数,施加了消费者预算约束,以此将外生的最终使用物量及增加值价格指数内生化处理,再基于约束型假设尝试构建了人民币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并将其与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同一时期的外生冲击,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比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的反应大(更敏感),并且价格指数差异为两种实际有效汇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增加值价格指数对增加值物量需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扰动(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改变(政府支出、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外生冲击是引起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之一。通过文章构建的实际有效汇率能够探究通过外生冲击刺激要素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进而为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此外,通过研究各国在达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最终使用物量和要素价格指数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可以探究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深化改革间的联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在各种均衡汇率模型中,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多方程结构模型具有比较优势。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人民币保持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升值趋势,这种趋势仍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延续。但短期来看升值速度与货币当局干预强度反向相关。基于我国目前产出的汇率预期弹性大于利率预期弹性的现实,为避免升值对我国经济造成负面冲击,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同时也要通过恰当的外贸及资本管制政策来缓解升值压力,并为减少干预创造条件。
关键词:
人民币 现实均衡汇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文
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供合理保证,审计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资本市场参与人的行为选择,论证了审计师的行为选择既与公司管理层提供的报酬大小非常相关,也与政府监管层的处罚力度、检查概率与范围相关。同时,还得出了审计质量的形成就是投资者、审计师、公司管理层、政府监管层之间进行博弈所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