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5)
2023(12343)
2022(10219)
2021(9350)
2020(7612)
2019(17143)
2018(16868)
2017(32619)
2016(17586)
2015(19667)
2014(19670)
2013(19976)
2012(19020)
2011(17197)
2010(17777)
2009(16886)
2008(17159)
2007(16077)
2006(14903)
2005(13988)
作者
(52249)
(43856)
(43724)
(40850)
(27803)
(21194)
(19658)
(16986)
(16652)
(15977)
(15073)
(14604)
(14283)
(14110)
(13649)
(13131)
(12866)
(12656)
(12641)
(12566)
(11174)
(11008)
(10764)
(10279)
(10045)
(9855)
(9800)
(9654)
(8973)
(8789)
学科
(87679)
经济(87559)
(86267)
(67941)
企业(67941)
管理(62024)
(47172)
农业(31808)
业经(31237)
方法(28159)
中国(26024)
(25584)
地方(23790)
数学(19951)
(19785)
数学方法(19739)
技术(18099)
(17792)
财务(17763)
财务管理(17736)
企业财务(16724)
(16115)
(15163)
贸易(15144)
(14923)
(14654)
(14626)
(14621)
(14242)
银行(14228)
机构
学院(266645)
大学(257054)
(118161)
经济(115894)
管理(105525)
研究(91345)
理学(88673)
理学院(87752)
管理学(86692)
管理学院(86184)
中国(75233)
(57185)
(55284)
(55283)
科学(51950)
(46995)
(45093)
农业(43064)
中心(42616)
财经(41805)
研究所(41285)
业大(40475)
(37512)
(35812)
北京(35410)
经济学(34200)
(33956)
师范(33716)
(32315)
(31684)
基金
项目(161617)
科学(128804)
研究(124930)
基金(115888)
(98850)
国家(97727)
科学基金(84941)
社会(81984)
社会科(77282)
社会科学(77262)
(66381)
基金项目(61393)
教育(54511)
(52972)
编号(52164)
自然(51144)
自然科(49929)
自然科学(49919)
自然科学基金(49049)
资助(45776)
成果(41885)
(41523)
(37567)
(36496)
(35775)
重点(35680)
课题(35652)
发展(34604)
(34038)
国家社会(33424)
期刊
(153560)
经济(153560)
研究(84773)
中国(61667)
(60692)
(44822)
管理(42827)
农业(40496)
科学(36687)
学报(35012)
(32369)
金融(32369)
业经(31550)
大学(28188)
教育(27258)
学学(26729)
技术(25134)
经济研究(21289)
财经(21128)
(21079)
问题(20832)
(18358)
技术经济(16241)
世界(15769)
农村(15590)
(15590)
农业经济(15031)
(14297)
经济问题(14198)
现代(13611)
共检索到437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细银  
一、关于农业发展方向西部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如何?笔者认为,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赋存。目前,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从人均资源拥有量上来看,耕地1.43亩/人,林地4.51亩/人,草地10.39亩/人,水资源4517m~3/人,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农、林、牧业发展的资源基地。但如对这些资源做更深入一步的分析,西部地区的真正农业资源优势还在于其林地和草地的数量优势上。这是因为,虽然西部地区的人均耕地数量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一方面由于本区北部水源缺乏,加上土壤自然肥力低,因而耕地的生产力难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各省区则由于高原、山地较多,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段成荣  
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发展物质生产和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时,人口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人口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而且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移动和增长速度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不仅需要考虑人口因素的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琳琅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农民整体素质、农业基础设施、资源性矛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在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创新农业科技、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应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本通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局势,概括起来说有四条:一是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可供开垦的耕地已为数不多。二是水资源在国土范围内分布极不平衡,在全国总径流量中,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年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2%,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6%;黄淮海流域径流量只占全国的6.5%,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导致了这些地区常年缺水,目前有日趋紧张之势。三是地表植被破坏厉害,耕地自身生态及耕地的环境生态有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过量和不恰当地施用农药、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药的残留量增大,相当大的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旱情加剧;环境生态的破坏主要是指大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庭录  张万科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1个省区。土地面积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2%;人口3.13亿,占全国的28.52%。建国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5%,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总额却占不到全国的10%。西部地区贫困而又富饶,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因此,适时研究制定西部外贸发展战略,并以外贸为突破口,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晓山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粮食安全政策面临成本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当前部分粮食收购释放出的价格信号需要其他配套政策的支撑;保障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是调整与深化粮食安全工作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粮食仓储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市场化去库存进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紧密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考虑,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厚泽  
关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几个问题朱厚泽一、中国西部开发;正日益成为当今中国全国关注的热点,甚至也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国西部经略,从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历代王朝十分关注的治国方略之一。也是历史上南亚、中亚、西亚的大国印度、波斯、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关于农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王兰一、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必须坚持支农方向,以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实现信贷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统一。农业产业化,是以企业为龙头,按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泽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规划中,农业是第一个战略重点。现阶段农业发展战略是指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农业发展所作的带有全面性、长远性、综合性、关键性的宏观决策,它包括确定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两方面。农业发展战略是制定中、长期农业发展计划或政策法令的依据,也指示当前经济活动,并使其与长远发展计划相衔接的必要手段。农业发展战略从属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向阳  陈印军  
红黄壤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区之一,其资源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资源环境问题也很突出。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转换、产业发展等新观念,理清区域治理研究中技术、模式和理论发展三个层次的关系,主攻区域重点,才能促进农业区域治理和发展再上台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怀渝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及其贫富悬殊的扩大,已经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央为此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战略部署,西部9省区就此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力争在今后15年内达到或赶上全国中等发展水平,逐步缩小直至消除东、西部发展上的差距。但是,阻碍中、西部发展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理论和认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特别是“梯度推移论”仍然很有市场,至今仍在宣传和鼓吹。不抛弃这种不正确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友华  李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人口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是县域的主体产业,农业效益如何,关系到小康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和发展效益型农业,通过农业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效益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农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效益型农业也相应的有狭义和广义的效益型农业,二者比较,我们更关心和注重广义的效益型农业。 一、效益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