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496)
- 2022(8694)
- 2021(7777)
- 2020(6302)
- 2019(14138)
- 2018(13699)
- 2017(25683)
- 2016(13683)
- 2015(15463)
- 2014(15160)
- 2013(15108)
- 2012(14898)
- 2011(13648)
- 2010(14234)
- 2009(13195)
- 2008(13258)
- 2007(12345)
- 2006(11483)
- 2005(10965)
- 学科
- 济(69079)
- 经济(69014)
- 业(42294)
- 管理(42003)
- 企(34680)
- 企业(34680)
- 中国(23580)
- 地方(22840)
- 农(19196)
- 业经(18778)
- 方法(18658)
- 技术(17246)
- 数学(14386)
- 制(14293)
- 数学方法(14227)
- 银(13880)
- 银行(13865)
- 行(13562)
- 融(13207)
- 金融(13207)
- 地方经济(13064)
- 农业(12974)
- 产业(12568)
- 学(12437)
- 财(12134)
- 贸(11907)
- 贸易(11890)
- 发(11743)
- 易(11417)
- 技术管理(11317)
- 机构
- 学院(200543)
- 大学(198376)
- 济(89835)
- 经济(87949)
- 研究(76743)
- 管理(74860)
- 理学(61603)
- 理学院(60869)
- 中国(60249)
- 管理学(60075)
- 管理学院(59665)
- 京(44306)
- 科学(43462)
- 财(41287)
- 所(38765)
- 中心(34949)
- 江(34747)
- 研究所(34286)
- 农(30820)
- 财经(30531)
- 北京(29286)
- 范(29244)
- 师范(29013)
- 州(28047)
- 院(27634)
- 经(27352)
- 经济学(26961)
- 业大(25057)
- 省(24885)
- 经济学院(23981)
- 基金
- 项目(121407)
- 科学(97204)
- 研究(94918)
- 基金(85201)
- 家(72780)
- 国家(72088)
- 科学基金(62268)
- 社会(61560)
- 社会科(58513)
- 社会科学(58503)
- 省(49998)
- 基金项目(44042)
- 教育(42041)
- 划(40379)
- 编号(38413)
- 自然(36102)
- 自然科(35288)
- 自然科学(35282)
- 自然科学基金(34660)
- 资助(33876)
- 发(33662)
- 成果(32577)
- 课题(28553)
- 创(28269)
- 发展(28153)
- 重点(27740)
- 展(27686)
- 创新(26597)
- 部(25754)
- 国家社会(25300)
- 期刊
- 济(115295)
- 经济(115295)
- 研究(72258)
- 中国(52562)
- 管理(33796)
- 财(30717)
- 农(30625)
- 教育(29487)
- 科学(26829)
- 融(26205)
- 金融(26205)
- 学报(25569)
- 业经(20374)
- 大学(20354)
- 农业(20327)
- 技术(19809)
- 经济研究(18588)
- 学学(18402)
- 财经(15575)
- 问题(14982)
- 经(13827)
- 图书(11992)
- 技术经济(11877)
- 贸(11866)
- 坛(11550)
- 论坛(11550)
- 科技(11403)
- 业(11354)
- 国际(10715)
- 商业(10693)
共检索到34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雅彬
文章结合科学发展观内涵和要求,分析了攀钢钒钛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攀钢钒钛资源、技术、产品、发展循环经济等四个方面的竞争新优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政炜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依托攀西地区(攀枝花—西昌)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和技术优势,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的现代化钢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新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发展理念的"五个转变"、发展思路的"四个重点"、发展模式的"三个关系"、发展手段的"两个作用"、发展的"一个目的"共五个方面,结合对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深刻反思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米东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既是我军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应对新军事变革挑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在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建设信息化军队,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高层次军事指挥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作为军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谋求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是唯物的,关于发展的方法论是辩证的,马克思提出的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抽象形式和最高境界。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好的发展观,但在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观过程中却现实地存在着认识上、理论上、体制上诸多方面的误解和障碍,形成科学发展上的"博弈困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翠凤 王再文
科学发展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我们只有关注“中国经验”,并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才能正确理解并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学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阎宝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君 肖亮 刘知路
攀枝花实施"6+2"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壮大钒钛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支撑。目前,攀枝花钒钛产业已呈集群式发展的态势,但是还处于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根据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和钒钛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攀枝花钒钛产业自身条件,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发展应在产业整合、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资源开发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下工夫,改善交通物流条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关键词:
钒钛产业 集群发展 有利条件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炳才 陈玥 童展鹏 熊维 高继安
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及外汇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外汇管理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宏观战略、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汇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铁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始终坚持正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松青
如何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如何认识当前的国家核心发展战略,如何认识我国改革的市场取向,如何认识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问题,如何认识在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六个问题是本文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作者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宏观、微观、国际、国内多个层面对上述问题作了深入地分析,其中有些见解具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认识 思考 落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西部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性与西部农村的特殊性相结合,注重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发展要有新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在西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兴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人为本———西部农村各级干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尊重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成果;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把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相结合,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最终使西部农村走一条科学发展、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确立新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结合辽宁实际,笔者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发展为主题,科学确立发展节奏与速率,确保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导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以结构优化为主线,确保高等教育结构与本地建设相适应;以质量为核心,提高高等教育为本地服务的综合实力;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新路子,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观 结构优化 机制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