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0)
- 2023(3807)
- 2022(3441)
- 2021(3151)
- 2020(2659)
- 2019(5999)
- 2018(6048)
- 2017(10999)
- 2016(6090)
- 2015(6775)
- 2014(6976)
- 2013(6770)
- 2012(6324)
- 2011(5817)
- 2010(6074)
- 2009(5719)
- 2008(5532)
- 2007(5122)
- 2006(4785)
- 2005(4491)
- 学科
- 济(23721)
- 经济(23703)
- 管理(23618)
- 业(15297)
- 环境(14450)
- 企(13468)
- 企业(13468)
- 方法(10556)
- 数学(8456)
- 学(8384)
- 数学方法(8276)
- 划(8097)
- 生态(7160)
- 制(6703)
- 资源(6594)
- 中国(6436)
- 银(6374)
- 银行(6366)
- 和(6295)
- 财(6171)
- 行(6123)
- 农(6017)
- 规划(5934)
- 地方(5805)
- 环境规划(5766)
- 融(5603)
- 金融(5603)
- 业经(5318)
- 体(4618)
- 发(4569)
- 机构
- 大学(91073)
- 学院(90763)
- 管理(35261)
- 济(32538)
- 研究(32325)
- 经济(31601)
- 理学(29241)
- 理学院(28897)
- 管理学(28215)
- 管理学院(28095)
- 中国(26824)
- 科学(22859)
- 京(21281)
- 所(17366)
- 农(16682)
- 财(16457)
- 中心(15896)
- 研究所(15834)
- 业大(15463)
- 江(15281)
- 北京(13866)
- 农业(12875)
- 财经(12613)
- 院(12313)
- 范(12072)
- 州(11981)
- 省(11965)
- 师范(11923)
- 经(11153)
- 技术(10172)
- 基金
- 项目(62508)
- 科学(48322)
- 基金(43979)
- 研究(42819)
- 家(39601)
- 国家(39330)
- 科学基金(33223)
- 社会(26437)
- 省(25632)
- 社会科(25080)
- 社会科学(25067)
- 基金项目(23402)
- 自然(22710)
- 自然科(21832)
- 自然科学(21821)
- 划(21520)
- 自然科学基金(21360)
- 教育(18372)
- 资助(18307)
- 编号(16185)
- 重点(14625)
- 发(13441)
- 计划(12885)
- 部(12652)
- 成果(12544)
- 科研(12154)
- 创(12091)
- 课题(12032)
- 科技(11838)
- 创新(11455)
共检索到143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广盈
关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统计监测与评价张广盈一、必要性与可能性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与土地、淡水、气候以及各种生物资源等就处于一个大的生态链之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生态链从古到今发生了重大变化。若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志,大体上可以划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男,1965年5月出生,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江西大岗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站长,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经济价值、环境效益和多种生态功能。湿地研究己成为当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等多学科交汇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目前国内外在对湿地研究过程中,采用遥感技术的关注焦点已逐渐从光学遥感转移到雷达遥感上。采用雷达遥感数据监测湿地的研究,经过了20~30年的研究历程,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面对复杂性较为突出的湿地生态系统来说,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雷达遥感系统的主要参数波长、极化、入射角,以及湿地雷达遥感监测的主要相关专题时相、环境影响和采用的分析技术方面,回顾了国内外主要地理科学文献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总结分析了研究结论和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湿地 雷达遥感 雷达参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德华 王宗明 罗玲 任春颖 贾明明
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极具敏感性和脆弱性。论文以Landsat tM/EtM+/OLI和国产环境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重建1990、2000和2013年3期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通过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六大重要湿地分布区,探讨了区域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分布和动态空间差异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0、2013年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分别为11.75×104、10.57×104、10.41×104kM2,湿地率分别为9.45%、8.50%、8.38%。湿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兴安岭湿地区是最主要的天然湿地分布区,除水田外的人工湿地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湿地区。1990—2013...
关键词:
天然湿地 人工湿地 遥感 东北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广泳 姜翠红 程滔 周琦 张浩然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矢量化数据,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以伊春市为研究实例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并分析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伊春市各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2.62×107万元,森林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91.60%,其次为水域,草地次之,分别占5.23%和2.00%。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分布并未表现明显的规律性。虽然伊春市是黑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产值区,但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均值及人均占有量在各辖政区内分布极不均衡,且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根据各辖区的资源和环境状况,确定科学的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涌 李吉跃 冯仲科
为给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提供技术思路,在总结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3S技术集成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中的作用,主要指出3S技术集成能够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提供精确、详实的技术手段.然后,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监测评价的3S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GPS基础控制网系统;②监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因子的GIS系统;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④基于GIS和数据库的森林健康评价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琼 施涵
近年来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核算引起了中国生态环境学者以外的经济学家、会计核算和统计研究人员等的关注,但不同学科人员对其核心概念产生了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认识。为此,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首个国际统计标准——《2012年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SEEA CF)和准标准——《2012年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验性生态系统核算》(SEEA EEA)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接着,阐明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核算所涉若干核心概念——自然资源、环境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系统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交换价值和自然资本——的内涵,并就上述核心概念在《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2008 SNA)、SEEA CF和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方案下的定义差异,及其与国民核算重要概念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本文特别分析了绿色GDP在中国提出的背景、研究进展、理论缺陷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态系统核算的最终目标暨核算框架,阐述中国现阶段开展生态系统核算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并对中国开展资源环境核算特别是生态系统核算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霍雅勤 姚华军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经历了由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环境问题的政策响应,典型地首先表现为注重机构性和结构性问题,然后注重执行和实施往往不连贯的部门立法和规章;随后的行动集中在制定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和一体化纲领以及一连串协商一致的命令和控制措施上;之后,注意力放在引进以市场为基础的鼓励性政策及全球合作方面,刺激社会各个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保护和给出承诺。就目前来看,环境管理的各种政策手段均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则是不同的环境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所不同而已。我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环境政策组合。主要应该体现以下三个基本思想:利用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经济增长机遇造福环境。就近期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经济仍然缺乏实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还是必要的。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政策演化 政策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梅阳阳
2013年6月5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领衔完成的"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团队针对竹林碳汇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综合应用碳通量塔、核磁共振、卫星遥感、模型模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手段,历时10余年,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竹林碳积累特征与过程、竹林碳储量和碳通量估算与监测方法以及竹林增汇减排技术,揭示了竹子固碳过程机理特征和影响机制,创建了竹林碳储量通量计量监测与预测方法,研发形成了竹林增汇减排综合技术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路利杰 王立辉 李扬 赵鹏程 杨启池 冯奇 肖飞 杜耘 凌峰
丹江口库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系统质量是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前提。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和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等生态系统遥感参量构建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模型,对库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进行遥感监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丹江口库区2001和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分别为56.16和78.32。2001~2020年,库区植被生态系统质量逐渐变好,质量指数增加15以上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1.32%;(2)各县(市、区)生态系统质量有所差异,淅川县和丹江口市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在2001和2020年均低于库区平均水平,但增量较高,分别增加25.55和23.99;(3)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指数最高,但增量较低;(4)2001~2020年,生态系统质量指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其中0°~3°区域,指数增量最大,3°~15°区域,指数增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15°以上区域,指数增量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除0°~3°之外,8°~15°区域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增量最大;(5)植被生态系统质量与降水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略高于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表明生态系统质量受降水的影响比受气温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生态规划制定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对保障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袁超 朱亮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针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立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监测网络,自1996年建立以来,监测系统按照规定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操作规范,对三峡生态环境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取得了大量生态与环境数据及资料,为三峡生态与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大型江河湖泊的综合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随着水库逐步转入正式运行期,三峡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也由为工程建设服务转向为工程运行服务阶段。通过对三峡工程监测系统发展至现阶段进行总结研究,梳理了三峡工程监测系统的特点、运行成效、示范意义等,最后指出了监测系统今后一个阶段内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监测系统 生态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肖义 王洪锦
在深入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对成渝城市群2006~2015年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16市复合生态位地区差异较大,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为两极的"双核联动"区域特点。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经济生态位与社会生态位关联度为0.992,表明二者基本保持同步发展。经济生态位与环境生态位关联度为-0.931,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资源生态位子系统总体呈"W"型曲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邹兆荣 刘芳
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对于监测国际收支交易、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从系统升级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出发,围绕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数据利用和系统架构这五个方面对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的升级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秀萍 刘果厚
为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自然、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呼和浩特市2000—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呼和浩特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亦在增大,其系统综合评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中间有较大起伏,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质量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呼和浩特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川红 郑勇奇
本指标体系是通过评价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繁殖扩散建群能力)或外来树种的实际扩散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来综合评价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入侵风险。首先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外来树种的入侵性评价或实际扩散程度评价,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然后通过综合判断表,得出外来树种的入侵风险等级,最后结合外来树种的控制难度等级给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入侵性通过植物的繁殖方式、扩散途径和适应能力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实际扩散程度主要考虑外来树种天然更新的方式、扩散进入的植物群落类型和扩散的速度等因素。生态影响评价包括外来树种对生态系统环境因子、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当地群体遗传完整性和生态系统营养链等4方面的影响。控制难...
关键词:
外来树种 入侵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