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4)
- 2023(4453)
- 2022(3641)
- 2021(3364)
- 2020(2791)
- 2019(6436)
- 2018(6146)
- 2017(12007)
- 2016(6574)
- 2015(7223)
- 2014(6952)
- 2013(6869)
- 2012(6804)
- 2011(6203)
- 2010(6435)
- 2009(5937)
- 2008(6251)
- 2007(5694)
- 2006(5139)
- 2005(4872)
- 学科
- 济(30460)
- 经济(30411)
- 管理(22479)
- 业(22215)
- 企(19705)
- 企业(19705)
- 方法(16319)
- 数学(14534)
- 数学方法(14395)
- 财(10869)
- 务(7700)
- 财务(7696)
- 财务管理(7688)
- 企业财务(7520)
- 学(6857)
- 制(6664)
- 农(6488)
- 中国(6257)
- 业经(6113)
- 体(5111)
- 融(4990)
- 金融(4989)
- 贸(4531)
- 贸易(4530)
- 银(4526)
- 银行(4507)
- 农业(4486)
- 易(4375)
- 行(4313)
- 体制(4271)
- 机构
- 大学(107306)
- 学院(104118)
- 济(43805)
- 经济(43028)
- 管理(39567)
- 研究(34622)
- 理学(34581)
- 理学院(34182)
- 管理学(33475)
- 管理学院(33285)
- 中国(26008)
- 财(23423)
- 京(21956)
- 科学(21292)
- 财经(19012)
- 农(18220)
- 所(18139)
- 经(17427)
- 研究所(16364)
- 江(15594)
- 中心(15333)
- 业大(15233)
- 财经大学(14558)
- 经济学(14513)
- 农业(14388)
- 北京(13606)
- 经济学院(13307)
- 范(13075)
- 师范(12914)
- 院(12007)
- 基金
- 项目(68979)
- 科学(55510)
- 基金(53564)
- 家(47604)
- 国家(47260)
- 研究(46715)
- 科学基金(40819)
- 社会(31993)
- 社会科(30560)
- 社会科学(30552)
- 基金项目(28185)
- 自然(27319)
- 自然科(26794)
- 自然科学(26784)
- 自然科学基金(26358)
- 省(25175)
- 资助(22396)
- 划(22018)
- 教育(21858)
- 编号(16943)
- 部(16165)
- 重点(15376)
- 国家社会(14206)
- 创(14134)
- 成果(14103)
- 教育部(14088)
- 科研(13589)
- 人文(13328)
- 创新(13295)
- 发(13250)
共检索到15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烨
基于国外相关理论争议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剖析了股权激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即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冲突的手段抑或制造代理问题的来源?相应地讨论了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两派观点。文章认为,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实际上分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完善所有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作用,股权激励才可能接近最优薪酬契约。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应 最优契约论 管理层权力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本文从制度背景出发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FE模型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对于全部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水平和公司价值正相关,但并不显著;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水平和公司价值负相关,并在0.10的水平下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由于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董事会机制不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机制可能并没有发挥设想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
政府控制 股权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昌锐 李梦元
以2013~201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激励组样本,并依据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匹配出相应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组样本,以期研究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绩效的变化。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确实可以显著提高公司绩效;股权结构会影响股权激励效果,股权分散公司的激励效果显著好于股权集中的公司;股权性质不会影响股权激励效果,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都可以显著提高公司绩效。另外,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显著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降低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雷旭
本文以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理论,实证检验经营效率和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影响盈余质量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但盈余质量并不会因此提高;而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改善盈余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质量 代理冲突 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年 朱艳艳
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了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资产误定价显著正相关,且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相对于负向资产误定价,股权激励对正向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股权激励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加剧了资产误定价。结论表明,股权激励会增加管理层盈余操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放大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剧了资产误定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资产误定价 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年 朱艳艳
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了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资产误定价显著正相关,且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相对于负向资产误定价,股权激励对正向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股权激励通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加剧了资产误定价。结论表明,股权激励会增加管理层盈余操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放大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剧了资产误定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资产误定价 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晖 万解秋
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创新的两大核心要素就是资金与人才。对于资金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的支持。对于人才,需要考虑激励的长期性与产生效果的显著性。所以,激励方式更多地应该依靠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模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更加突出。而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文章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果尚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人力资本 自主创新 相关性检验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丁鑫
高管持股作为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通过difference-in-difference和OLS统计分析方法对高管持股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经济上不具有显著性。指出高管持股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激励效果不明显,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加股东财富。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持股 激励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存志 郑江龙
在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正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关于股权激励方案福利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探求股权激励方案福利化倾向的原因,文章利用2006—201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福利化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有序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掏空水平与企业在选择股权激励制度时的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股东掏空水平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偏福利型的股权激励方案。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大股东掏空 公司治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艳艳
本文研究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包括是否提升经营业绩,业绩提升是否源于盈余管理与业绩提升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首先,对于某一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股权激励具有提升作用,但不具有持续性,甚至会出现反转。在实施当年到后四年的时间内,实施公司上述指标的平均表现也与配对公司无显著差异。换言之,股权激励无法有效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其次,实施公司的操控性应计与经营业绩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剔除操控性应计后,股权激励的短暂提升作用消失,实施公司与配对公司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当方案设计受到管理层操纵时,对实施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最优契约 管理层权力 经营业绩 盈余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曲亮 任国良
基于1998年到2008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对企业价值有非线性的"U"型影响,在高管薪酬超过一定的额度后,高管薪酬激励明显呈现出边际递增的激励效果。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只有线性正向影响,并未发现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影响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关键词:
高管薪酬 高管持股 企业价值 非线性激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云巍 潘辰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扈文秀
文章基于薪酬公平视角,引入中介变量薪酬差距和调节变量企业成长性,揭示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成长性在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绮 彭阳慧
运用卡方检验对2009—2011年深市主板全部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资料进行分析,考察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证实股权激励是财务重述的诱因之一,特别是有股权激励的公司会比没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可能发布年报更正公告,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财务重述 股权激励 年报更正 年报补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艳艳
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是解释股权激励的两大对立理论。哪种理论能够更好解释我国的情况?本文通过检验两种理论对我国股权激励财富效应的解释力以回答该问题。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反应为正,出现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高涨的现象;然而,这些指标在中期均出现反转现象,超额收益率为负,换手率、异常净买入与买方大额交易比例出现回落。这表明,事件日投资者情绪高涨,短期正面的市场反应只是由于投资者乐观情绪所导致,最优契约理论无法得到支持。进一步,本文检验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管理层权力过大(监督不足)与股权激励方案特征被操纵导致股东财富受到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支持管理层权力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