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8)
2023(7933)
2022(6472)
2021(6380)
2020(5037)
2019(11495)
2018(11648)
2017(19658)
2016(12488)
2015(14317)
2014(15020)
2013(13649)
2012(13023)
2011(11969)
2010(12641)
2009(11589)
2008(11782)
2007(11031)
2006(10253)
2005(9925)
作者
(33985)
(27945)
(27803)
(27130)
(17898)
(13425)
(12854)
(11007)
(10821)
(10594)
(9729)
(9458)
(9181)
(9049)
(9033)
(8849)
(8437)
(8359)
(8298)
(8038)
(7706)
(6951)
(6889)
(6643)
(6617)
(6536)
(6185)
(6183)
(5885)
(5781)
学科
(35625)
经济(35550)
管理(32799)
(26777)
(23046)
企业(23046)
教育(22198)
中国(19108)
理论(14500)
(13277)
(13178)
(13016)
(12764)
方法(10949)
(10238)
业经(9595)
教学(9490)
(8869)
银行(8856)
(8504)
农业(7765)
地方(7652)
(7646)
金融(7639)
数学(7549)
数学方法(7259)
体制(7171)
(6984)
(6949)
财务(6946)
机构
大学(170930)
学院(167149)
研究(62615)
(54997)
管理(53427)
经济(53115)
中国(44486)
理学(43450)
理学院(42832)
管理学(41771)
管理学院(41430)
(39780)
科学(35807)
教育(34760)
(34261)
师范(34035)
(32644)
(32019)
(31171)
中心(28333)
研究所(28130)
师范大学(27436)
北京(26871)
(25316)
技术(24795)
(24415)
财经(23533)
职业(23062)
(22585)
(21012)
基金
项目(94739)
研究(80857)
科学(74798)
基金(62019)
(52495)
国家(51785)
教育(46909)
社会(46209)
社会科(43035)
社会科学(43023)
科学基金(42797)
(39605)
编号(37679)
成果(36206)
(35191)
课题(31267)
基金项目(30356)
(26573)
资助(25774)
自然(24423)
自然科(23797)
自然科学(23787)
重点(23354)
自然科学基金(23328)
(22635)
项目编号(22509)
规划(22318)
(22229)
(21199)
教育部(20153)
期刊
(74773)
经济(74773)
研究(66312)
教育(62185)
中国(51671)
(27251)
(24667)
学报(24535)
管理(21703)
科学(21022)
技术(20220)
大学(20007)
(18067)
金融(18067)
职业(17734)
学学(16644)
农业(15704)
财经(12550)
业经(11814)
技术教育(11598)
职业技术(11598)
职业技术教育(11598)
图书(11443)
(11140)
论坛(11140)
(10953)
经济研究(10153)
问题(9534)
(9139)
书馆(8803)
共检索到293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欧阳育良  
我国双主体办学治理存在机构、制度、工具不健全,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社会参与度低,利益冲突严重等问题。为此,从宏观治理和院校治理两个层面,提出多元协作的宏观治理理论和"双元共治"院校治理理论。多元协作的宏观治理理论认为,要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和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权力中心,通过立法建章、实施依法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民主管理,加大财政投入、激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双主体办学,通过建立契约与标准、实施报告与督导制度等,规范办学秩序并监控办学质量等四个途径,构建责任分担机制、条件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建新  欧阳河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职业教育特定办学形式的一种新现象,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兴起中的多层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作者就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概念、研究假设、理论命题、治理理论和模式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一些带有综合性的看法。首先,双主体办学治理作为多中心治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国家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种现实回应。这使得双主体办学治理实际上是特定对象内部和外部的协同治理,即一种双重治理进程。其次,双主体办学治理进程是国家和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元行为体共同推动的,但是政府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行为体,即"领导者"。再次,校企双主体办学治理的启动和持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晔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然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有取得共识,本文主要对其目的、性质、功能、价值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学界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重大问题的讨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向杰  解福泉  赵根瑞  
通过对双主体办学相关因素的分析,找出了与双主体办学相关的因素,学生的满意度、企业的满意度、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双主体办学成效的关键潜在变量,通过对与其相关的观察变量的分析,找出了影响双主体办学成效的一些主体变量,为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的政策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学峰  解福泉  
发挥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作用,校企双主体办学是一种有效模式。校企双方根据需求搭建合作框架,合理设定合作内容,借助4个合作平台,建立3个系统、3个层面、4个支柱和10个要素构成的运行机制,构建双主体办学的科学路径,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格局,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5年4月1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课题开题。课题负责人、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教授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做了开题报告。他指出,聚焦研究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实践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恩剑  
自1992年首个职教集团成立以来,我国职教集团发展迅猛。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院校自主"上升为"政府主导"的办学行为,学术界对职教集团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成果逐渐增多。但存在运作经验总结归纳多,对职教集团的内涵、性质、评价等基本理论问题涉足不深等问题。因此,澄清职教集团的概念,分析其本质及特征,科学归纳类型与发展脉络,探寻政策导向,探析评价体系与标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职教集团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牛征  
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一是使多种经济企业参与办学 ,二是赋予学校自主办学法人地位 ,三是加强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宏观调节形式和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改革制式等应成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崇高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打破了传统职业学校教育的概念,冲破了原有区域、领域、体制和机制等方面限制。随着时代发展,现有的制度框架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需要,制度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这一建设的核心问题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确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宏观管理体制、规范职业教育集团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提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保障条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进  张健  
杨进、张健在《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的现存问题,归纳了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多维博弈,并提出了为实现合作博弈双赢的整合举措。校企合作是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双主体是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关系不可分割、地位同等并列的教育承载者和担当者。但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仍存在政策上落实不力、体制上模式乖离、管理上政府缺位、实践上缺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进  张健  
校企合作双主体是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关系不可分割、地位同等并列的教育承载者和担当者。校企双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合作组织博弈、合作理念博弈、合作利益博弈、合作矛盾博弈、合作政策博弈等多元博弈。为实现合作博弈的双赢,必须在整合中寻求对策和出路,实施组织的协同整合,理念的调适整合,政策的配套整合,矛盾的差异整合,利益的双赢整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儒煜  
以克拉克为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推移之势。而更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代某些发达国家已超越了工业社会,"服务化"是发展方向。但我们通过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实践都证明,工业部门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部门的恶性膨胀则非"经济发展"的伴生物,而是经济长期衰退甚至危机的孪生子;产业结构长期趋势是围绕占主导地位的工业部门波浪式循环发展,而非继起的;而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就是工业部门增长较快、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继耘  
差异教学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突出强调的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三点:"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及"开展有差异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一种教学资源;确定因人而异的、有差异的教育教学目标,是我国当代基础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是当代教育目的观的应有追求;差异发展是人的共同性发展与独特性发展的统一,是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统一,是人的适应性发展与超越性发展的统一;在实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参与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