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1)
2023(4915)
2022(4293)
2021(4124)
2020(3413)
2019(7916)
2018(7990)
2017(15552)
2016(8963)
2015(10042)
2014(10343)
2013(10185)
2012(10011)
2011(9205)
2010(9558)
2009(9090)
2008(9152)
2007(8384)
2006(7946)
2005(7617)
作者
(25150)
(20619)
(20471)
(19953)
(13514)
(9759)
(9507)
(7952)
(7931)
(7891)
(6988)
(6881)
(6833)
(6820)
(6758)
(6549)
(6235)
(6230)
(6206)
(5976)
(5540)
(5067)
(5003)
(4798)
(4785)
(4774)
(4730)
(4701)
(4264)
(4106)
学科
(33464)
经济(33416)
管理(25302)
(22134)
(17779)
企业(17779)
方法(12670)
(12027)
数学(11303)
数学方法(11088)
(9907)
中国(9685)
(9641)
贸易(9634)
(9413)
(8953)
(8370)
(7394)
银行(7393)
(7140)
业经(6993)
地方(6627)
(6502)
金融(6502)
农业(6463)
(6414)
及其(6278)
税收(6148)
(6097)
(6065)
机构
大学(125188)
学院(123975)
(54707)
经济(53312)
研究(45959)
管理(45808)
中国(39319)
理学(37080)
理学院(36708)
管理学(36144)
管理学院(35890)
(29838)
(27557)
科学(24173)
(23650)
(22714)
中心(22186)
财经(21576)
研究所(20490)
(19435)
北京(18725)
(18167)
(17719)
师范(17630)
(17481)
(16658)
经济学(16455)
(15831)
(15798)
财经大学(15741)
基金
项目(68945)
研究(54830)
科学(54024)
基金(49071)
(41370)
国家(40975)
科学基金(34441)
社会(33415)
社会科(31702)
社会科学(31696)
教育(26123)
(25640)
基金项目(24035)
编号(23925)
(22402)
成果(22177)
资助(22150)
自然(20888)
自然科(20371)
自然科学(20365)
自然科学基金(20014)
课题(17463)
(16117)
重点(15310)
(15298)
(14737)
(14468)
项目编号(14176)
教育部(14167)
(13640)
期刊
(67577)
经济(67577)
研究(48499)
中国(28486)
(22961)
金融(22961)
(22243)
教育(19373)
管理(18182)
(16876)
科学(14559)
学报(14162)
大学(11937)
技术(10754)
财经(10720)
经济研究(10684)
农业(10611)
学学(10505)
业经(10338)
(9801)
理论(9715)
国际(9470)
(9202)
实践(8981)
(8981)
问题(8603)
价格(8307)
图书(7931)
世界(7054)
(6796)
共检索到221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方晓波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分析需求、科技进步,美元币值等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了大宗商品价格在中长期不一定会上涨的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毕德富  
本文首先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源起和实践进行了回顾,通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及对外传导机制,进而定性、定量分析了其对我国外贸、大宗商品价格以及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将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防范和遏制资产泡沫、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孙维尧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上涨的压力,而大宗商品价格又和国内物价水平具有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当前美国量化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最后本文从产业结构、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联储正酝酿货币政策转向,欲结束其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使用的量化宽松政策。由此,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一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致使美元指数长期趋势由弱转强,不断走高,进而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一些研究报告根据这一逻辑推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漫漫熊市。由于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企业界大多关注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所以我们就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在当前世界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各国中央银行都在降低利率投放货币,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推出QE3等货币政策举措,引起我国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从媒体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人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将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给我国带来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我对这种看法不认同,仅从逻辑分析作出的判断过于简单,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实证分析大宗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大幅变动和货币的相关关系,结论非常明确:没有一次大宗商品价格的重大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爱俭  武常命  
面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中国应加强外汇流入流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流入中国热钱冲击目标、渠道和方式的分析及评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险峰  杨幼明  
美国2020年3月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尤其是近期就业情况改善明显,通胀压力已经显现,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的担忧。2021年8月18日美联储对年内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预警。为防范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市场各方带来的冲击,本文结合当前美国经济运行态势,对美联储退出本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时间进行判断;梳理了2008-2014年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期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尤其是2013年5月释放退出信号后,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工业品价格的变化规律,以及美元、美债收益率等市场的波动特点。同时,结合疫后供需环境等新特点,对本次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铜、原油、煤炭等产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判。建议完善国内预期引导,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以及建立有效的汇率调控机制等,以应对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国内市场带来的冲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燕  
本轮全球性大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长期持续。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作为生产型经济体的中国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层面的不利冲击,得出了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压力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中央银行应谨慎论证和抉择货币政策"币值稳定"目标值:在生产要素价格低估下人民币不宜过快升值,传统的通胀预警指标需要修正和提高;提出了未来货币政策总趋势应该是中性的、应注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胜会  
文章对货币量化宽松的传导机理和政策效应进行了思考,指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通过利率传导、资产结构转变与资产再平衡、信贷可得性、信号显示等渠道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但也会带来诸如损害经济自发增长、长期通胀压力、道德风险和财经纪律松散等问题。政策制定者应坚持以谨慎的原则进行政策创新和操作,处理好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经济成本和社会收益、国内效果和全球影响之间的关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纳德·麦金农  刘钊  
在美国近乎零利率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国际美元本位出现了问题,新兴市场因其较高的自然利率"淹没"在国际"热钱"的流入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纷纷进行干预,以防止主权货币急剧上升。他们中的部分失去了对货币的控制,并开始出现了通货膨胀。全球的初级商品价格出现了上涨。这种美元外围出现的周期性通货膨胀在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表现出来将有一个较长的时滞。由于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被抑制,近乎零利率的政策对刺激美国经济未起到作用。由于中国被迫保持其货币利率低于市场出清的水平,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于美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水平,然而就是在这两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