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0)
2023(6380)
2022(5515)
2021(4996)
2020(4325)
2019(9933)
2018(9736)
2017(18692)
2016(10592)
2015(12105)
2014(12171)
2013(11988)
2012(11128)
2011(9694)
2010(9935)
2009(9587)
2008(9764)
2007(9098)
2006(8233)
2005(7739)
作者
(31136)
(26016)
(26011)
(24812)
(16611)
(12471)
(11932)
(9937)
(9792)
(9511)
(8776)
(8762)
(8541)
(8451)
(8403)
(7895)
(7874)
(7731)
(7731)
(7468)
(6534)
(6427)
(6236)
(6035)
(5881)
(5831)
(5764)
(5756)
(5344)
(5104)
学科
管理(44454)
(40319)
(40247)
经济(40223)
(38183)
企业(38183)
(20964)
方法(17845)
(15657)
财务(15634)
财务管理(15604)
(15488)
数学(15115)
企业财务(15030)
数学方法(14935)
(11012)
业经(10261)
体制(9678)
中国(9396)
(8835)
(7956)
银行(7945)
(7656)
(7583)
(7358)
(6946)
金融(6944)
环境(6897)
技术(6825)
(6484)
机构
大学(154203)
学院(152524)
(61412)
经济(60028)
管理(59767)
理学(50546)
理学院(50039)
研究(49436)
管理学(49351)
管理学院(49077)
中国(40824)
(36191)
(32779)
科学(29053)
财经(26978)
(25385)
(24598)
(24278)
(23668)
中心(22785)
研究所(22152)
业大(21018)
北京(20641)
财经大学(19990)
(18710)
经济学(18312)
农业(18293)
(17943)
(17360)
师范(17130)
基金
项目(95943)
科学(76459)
基金(70912)
研究(69494)
(61042)
国家(60553)
科学基金(53033)
社会(44597)
社会科(42343)
社会科学(42330)
(37849)
基金项目(37497)
自然(34868)
自然科(34032)
自然科学(34023)
自然科学基金(33424)
教育(32409)
(31769)
资助(28916)
编号(26921)
成果(23253)
(23192)
(21997)
重点(21919)
(20156)
课题(19447)
教育部(19100)
(19022)
创新(19017)
科研(18679)
期刊
(71966)
经济(71966)
研究(47728)
中国(35058)
(34226)
管理(24609)
学报(23443)
(21469)
科学(21373)
大学(18108)
(17566)
金融(17566)
学学(17127)
财经(14583)
教育(14049)
农业(13509)
技术(12992)
(12265)
会计(10727)
财会(10720)
经济研究(10449)
业经(10268)
问题(8988)
技术经济(7618)
(7487)
(7447)
理论(7239)
(7237)
通讯(7205)
会通(7186)
共检索到242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兰云  高莉  
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缺乏对内部控制成本项目的披露,且其评价报告一般为描述性报告,可供参考的内部控制(下文"内控"即为"内部控制")量化信息少之又少。文章引出"内部控制评价报表"这一概念,并对内部控制评价报表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设计,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评价报表有利于进行内控成本与效益的均衡分析,有利于完善内控评价报告的内容,有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增强对企业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忠莲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了2013-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例越高的板块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越完善,其财务报表审计质量越高。因此,促进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忠莲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了2013-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比例越高的板块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越完善,其财务报表审计质量越高。因此,促进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好坏,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与活力,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文章在对沪市A股2012年度内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透视了上市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内控缺陷标准界定、内控评估部门设立及内控评价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文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并从操作层面阐明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为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控有效性评价提供灵活适用的技术工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财务报表重述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和认定的重要迹象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上述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本文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深市财务报表重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企业财务报表重述具体事项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务报表重述上市公司应以财务重述事项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迹象的观点,并指出了上市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外披露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芹  施本吉  孙梦瑶  
本文利用内部控制规范强制实施后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衡量内部控制质量,从截面视角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表非标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本文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与前一年度进行比较,从跨期视角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变化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下降的公司更可能收到非标准财务报表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朱红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国辉  王文杰  
我国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信息披露的要求由来已久,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中就提出,公司管理层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指出以上"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键  杨忠智  
本文以浙江国有上市公司为例,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入手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状况进行研究,并在分析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骆良彬  王河流  
为了客观、系统、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本文首先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解为三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从定性评价到量化评价的模糊映射,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爱玲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制度存在缺乏清晰的工作步骤和程序,缺失内部控制评价工具的相关准则,信息披露的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框架体系应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等三部分内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应具有相互独立的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共同构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报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荣锦  曾景伟  
一、引言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从自愿披露进入到强制披露的阶段,而内部控制披露中的评价问题陷的又尤为重要。国内外学者也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韩传模、汪士果(2009)应用了AHP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2010)也采用构建模糊控制模型论述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成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辉  梁巍  
2010年财政部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所以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好坏都是以公司的自我披露为主,那么对于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如何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可供量化的参照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建华  梁作琪  王攀峰  
当前,财政部、证监会正在积极开展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文章通过对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交通运输、仓储业75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因子分析,评价这75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分析了在信息与沟通、控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加强信息与沟通、抓好控制等对应的优化途径,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改善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