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11)
- 2022(2587)
- 2021(2426)
- 2020(2039)
- 2019(4840)
- 2018(4666)
- 2017(8712)
- 2016(4943)
- 2015(5641)
- 2014(5872)
- 2013(5911)
- 2012(5636)
- 2011(5070)
- 2010(5345)
- 2009(4943)
- 2008(5260)
- 2007(4746)
- 2006(4712)
- 2005(4606)
- 2004(4047)
- 学科
- 济(20376)
- 经济(20337)
- 管理(15120)
- 业(13446)
- 企(11343)
- 企业(11343)
- 中国(7656)
- 财(6448)
- 农(6307)
- 地方(6139)
- 制(6115)
- 方法(5536)
- 业经(5173)
- 学(4459)
- 理论(4329)
- 数学(4160)
- 农业(4124)
- 银(4101)
- 银行(4099)
- 务(4024)
- 财务(3985)
- 贸(3975)
- 财务管理(3973)
- 贸易(3970)
- 数学方法(3937)
- 税(3928)
- 行(3883)
- 易(3760)
- 企业财务(3689)
- 体(3652)
- 机构
- 大学(72008)
- 学院(71683)
- 研究(27396)
- 济(27264)
- 经济(26315)
- 管理(25288)
- 中国(22788)
- 理学(20075)
- 理学院(19778)
- 管理学(19310)
- 管理学院(19155)
- 京(17082)
- 科学(16124)
- 财(15490)
- 所(14684)
- 江(12982)
- 中心(12801)
- 研究所(12499)
- 北京(11826)
- 农(11143)
- 范(10768)
- 财经(10752)
- 师范(10687)
- 州(10673)
- 省(10124)
- 院(10112)
- 经(9490)
- 业大(8889)
- 师范大学(8535)
- 技术(8403)
- 基金
- 项目(38120)
- 研究(29492)
- 科学(29200)
- 基金(25600)
- 家(22099)
- 国家(21881)
- 科学基金(18397)
- 社会(16890)
- 社会科(15872)
- 社会科学(15864)
- 省(15531)
- 教育(13676)
- 划(13670)
- 基金项目(13093)
- 编号(12684)
- 自然(11766)
- 成果(11664)
- 自然科(11448)
- 自然科学(11446)
- 资助(11326)
- 自然科学基金(11189)
- 课题(9767)
- 重点(8769)
- 发(8583)
- 年(8145)
- 部(7909)
- 项目编号(7629)
- 规划(7516)
- 性(7490)
- 创(7478)
共检索到131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云
我国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东部和南部是辽阔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四大海域,与太平洋连成一片,通往世界各地。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在这漫长曲折的海岸上形成了许多天然的优良港湾。我国地处北纬的中间地带,绝大多数海港常年不冻,沿海港口腹地深广,经济比较发达,沿海地区11个省、自治区、市1985年人口占40.2%,工农业产值占55.5%,其中工业产值占59.6%,农业产值占47%。这对发展海运和外贸运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宝明
内河水运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在东北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由于近代铁路等现代化运输的崛起,以及长期在交通建设上“重陆轻水”,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上“重农电轻航运”,限制了东北内河水运事业的发展。在东北区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今天,充分开发与利用区内内河水运资源,加强它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丰富的水运资源和优越的通航条件 东北区河网稠密,河流众多。黑龙江省大小河流共有1700多条;吉林省河流长度在30km以上的有140多条;辽宁省有发达的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隽志才 金俊武 高蔚
运输网规划中的运输量宏观预测模型隽志才,金俊武,高蔚一、运输需求量预测模型系统运输需求预测是制定发展战略、编制规划的基础和依据。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是预测成功的关键。各种预测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们在运输需求预测中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灰色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 罗勇 白洋
综合运输体系在促进城镇要素跨域流动、支撑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县域经济增长和县域产业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针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县域产业聚集 综合运输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焰 肖昭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德文
丁德文院士简介:海洋环境工程与冻土热学专家。1941年2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6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主任暨所长。兼任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兼职教授暨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宝明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的东北经济区,总面积124×10~4km~2,拥有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水运(包括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综合运输网。对东北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区内外经济联系、促进地域分工协作和工农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东北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已呈现全面紧张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1.交通运输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长期失调。建国以来,东北铁路承担的客、货运量分别增长了10倍和20倍,而铁路营业里程只增加0.4倍,远远不能适应运输量急剧增长的需要;2.东北区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不够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强 徐权 尤建新
执行力是实现区域综合性规划目标的核心要素。本文分析了影响区域综合性规划执行力的主要因素:认识与理解、管理与监控、评估与激励、沟通与协调。进而提出了提升区域综合性规划执行力的关键途径:加深对规划的认识与理解、目标分解与流程优化、强化目标—执行力评估、提高个人执行力、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和完善激励与惩罚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综合性规划 执行力 差距分析 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许言庆
从港口自身内部条件、港口城市和外贸环境等方面构建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个沿海港口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拓展的哈夫模型,对港口腹地空间在不同外贸环境下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伴随着不同外贸环境,港口的腹地空间不断演变,南北方变化趋势因开放经济差异而各异;(2)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呈现出地域差异和港口类型差异的基本特征;(3)港口地理区位、港口与城市综合规模、外贸环境和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等是腹地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振鸣 周晓 程健敏 陈邦林 王天厚 王开运
基于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长期目标,将港口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对如何建设生态型港口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得到45项单因素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港区有所分异,整个评价体系分为5个准则层(生态环境、经济效率、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和10个因素层(大气/声环境、生物资源、基底质量、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循环经济、污染排放、清洁生产、环保投入、社会参与),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分配。进而根据2005年上海港年均生产状况和2006年上半年的港区环境-资源调查,尝试对上海港7种主要类型(集装箱、件杂货/成品、多用途、干散、粮食港区、液散、客运)的15个港区进...
关键词:
生态港口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上海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宁 陆路 霍小平 徐显杰
在确定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以此增强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方案评价的可靠度,探索使生态城市规划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规划 方案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乐 关小克 袁雅琴
美国加州的法律要求,其下属的城市或县必须在其辖区内以及外围未来发展潜力区域进行综合规划。加州最高法院把综合规划定义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宪法"。综合规划既包含社会发展目标,也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佳
在美国,土地利用的第一步是综合规划方案。综合规划是制定城市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为城市的各分区和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性框架。综合规划通常既包含以文字阐明的政策也包含图籍。综合规划的正文一般阐述所采取的土地利用政策,图籍则标明应当在何处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活动。综合规划的程序合理的规划程序在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阳明
我国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和航空五种。交通运输网的综合布局应根据全国生产力分布、工业的合理布局、物资交流流向、交通运输地理条件以及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运输政策、运价政策、运输组织等,合理地确定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比例关系。为了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确定其合理分工范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交通运输网现状建国以来,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沟通工农业产品的产、销联系和改善生产布局,各种运输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