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5)
2023(5661)
2022(4045)
2021(3294)
2020(2338)
2019(5127)
2018(5263)
2017(9211)
2016(5398)
2015(6416)
2014(6988)
2013(6722)
2012(6540)
2011(5899)
2010(6250)
2009(5757)
2008(5994)
2007(5859)
2006(5524)
2005(5494)
作者
(17810)
(14344)
(14262)
(14113)
(9136)
(6938)
(6771)
(5692)
(5577)
(5512)
(4932)
(4855)
(4777)
(4624)
(4465)
(4377)
(4360)
(4331)
(4166)
(4165)
(3843)
(3458)
(3447)
(3438)
(3390)
(3244)
(3225)
(3170)
(3000)
(2932)
学科
(24826)
经济(24788)
管理(18543)
(16226)
(13684)
企业(13684)
业经(12082)
中国(9144)
产业(8573)
信息(8385)
总论(8027)
(7958)
信息产业(7947)
(7574)
(6861)
(6296)
银行(6293)
理论(6011)
(5987)
农业(5253)
教育(5148)
(5097)
金融(5096)
方法(4978)
教学(4962)
(4743)
贸易(4737)
(4727)
(4727)
财务(4706)
机构
学院(85740)
大学(83359)
(30068)
经济(29034)
管理(28795)
研究(27332)
中国(24327)
理学(22219)
理学院(21944)
管理学(21386)
管理学院(21223)
(18877)
(18851)
(16958)
科学(16006)
(14255)
(14143)
中心(13981)
财经(13315)
(13266)
师范(13154)
北京(12864)
研究所(11903)
(11803)
(11597)
(11583)
技术(11307)
职业(10591)
师范大学(10042)
(9812)
基金
项目(43499)
研究(37202)
科学(32585)
基金(27289)
(22408)
国家(22108)
社会(21191)
社会科(19883)
社会科学(19875)
科学基金(18687)
(18585)
编号(18184)
教育(17497)
成果(16661)
(14442)
课题(13082)
基金项目(12950)
(11554)
资助(11378)
项目编号(10995)
(9872)
重点(9728)
自然(9617)
(9557)
自然科(9337)
自然科学(9337)
规划(9183)
自然科学基金(9119)
(9113)
研究成果(9001)
期刊
(44477)
经济(44477)
研究(32038)
中国(23092)
教育(17529)
(16197)
管理(12361)
(11932)
金融(11932)
(11628)
学报(10365)
技术(9783)
图书(9752)
科学(8704)
业经(8508)
大学(8035)
书馆(7554)
图书馆(7554)
农业(7131)
统计(7100)
学学(6713)
财经(6347)
经济研究(5951)
问题(5683)
职业(5613)
(5573)
论坛(5573)
(5527)
(5343)
(5098)
共检索到157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志范 ,王森 ,葛新  
一、统计数字虚假的表现及弊害 统计虚假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1)利益诱导型。据某些经济利益的代表者为其自身利益,利用虚假统计数字骗取经济上的利益或政治上的荣誉。例如:为争取某项资源的占有或使用权而瞒报统计数字,为调减某项指令性计划指标而瞒报统计数字。为骗取某项经济利益(如奖励)虚报瞒报统计数字。为骗取某种政治荣誉而制造虚假统计数字。(2)统计偏误型。例如,统计制度方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导致统计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阳  
统计数字虚假现象堪忧李阳最近,全国人大财经委和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先后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统计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活动,无疑,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统计活动,保证统计数字准确及时的重大举措.统计是国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强,许亦频  
我国的统计数字,从全局来讲,基本上是可以反映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的,这是经得起考验的结论。但是,当前有些统计数字失实,特别是层层上报的全面统计数字,常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质量。近一个时期,不少同志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现将讨论的一些主要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统计数字质量的涵义与范围普遍认为,以前对统计数字质量涵义的认识有片面性,把准确性作为衡量统计数字质量的唯一标准。准确性是统计数字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此外,下列几个方面也应包括在统计数字质量的范围以内:时效性,即要及时;全面性,即在空间、时间上符合统计方案的设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本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使统计数字较为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影响统计数字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客观情况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统计制度、计算方法、调查方法比较及时地作了相应的改变,问题已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例如粮食产量数字,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在方法上,采用抽样调查;在组织上,成立农产量抽样调查队,这个问题可以说已基本上解决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福平,韩兆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元江  
统计数字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的发挥;关系到多层次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也关系到统计自身的发展。本文拟对商业统计数字的主要部份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以下简称国合商业)统计数字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烨  
本文就上市公司因虚假会计信息引发的侵权民事赔偿若干法律问题,从虚假会计信息的认定、虚假会计信息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及其赔偿的认定、民事赔偿义务主体的认定、以及有关民事责任的分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以及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首勇  王梦静  
我国现行法律在虚假广告代言人责任制度上存在缺失,造成对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修改现行广告法,明确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在司法上颁布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代言虚假广告人的注意义务,在执法上加强对明星代言广告的审查和监督,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传富  
一、统计数字不实的主要原因 (一)人为干扰,弄虚作假。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仍然存在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以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家对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经营者为了本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人为的干扰统计数字。如为了多分成,往往多报产值、利润;为了逃避或少纳奖金税少报奖金,或将向职工发放的实物、饭票等工资性收入不纳入统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唐先  
统计数据虚假浮夸备忘录徐唐先[编者按]向浮夸风宣战是本刊今年以来的一个重要主题。自本刊刊发了《向浮夸风宜战》的评论员文章后,引起了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一些读者、作者纷纷参与了这场大论战。目前,每年一度的统计年报工作正在进行,为了更好地搞好年报工作,保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华  
虚假陈述侵权的界定是证券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需符合特定的标准: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应当分析其是否符合理性人标准;虚假陈述的内容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该内容是否重大。虚假陈述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不同的主体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关于损害的认定上,我国应以补偿原告的实际损失为原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关于肉类生产统计数字中的水分及其原因的分析钟甫宁199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次打破历史记录,出现了明显供过于求的状况,以致1997年初粮食市场价格比上年下降40%左右。然而,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仍然强调不可放松粮食生产,学者们对粮食生产持续增长也未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官华,韩治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光平  
本文基于1989~2014年中国大陆公布的与香港的贸易数据和香港公布的与大陆的贸易数据,发现这些贸易数据间存在巨大差距,说明大陆与香港两地间的虚假贸易问题严重,成为跨境资金撤离和流入中国的主要渠道。虚假贸易是涉及跨境资金流动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效性和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只有系统研究跨境资金通过中国贸易项目流入和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渠道及相应规模,才可能找出相应的应对和监控方法,否则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等经济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仍将受到这些虚假成分的影响和困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滕泽之  
清代前期的人口统计数字,是纳税服役的丁数(以下简称丁数),还是包括男女老小在内的人口数(以下简称口数),是研究清代前期人口状况必须澄清的问题。清代史书对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人口数字的记载,使用了很多带“丁”字的名词,如“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