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085)
2022(3638)
2021(3528)
2020(3052)
2019(7198)
2018(7405)
2017(13593)
2016(7958)
2015(8841)
2014(8993)
2013(8817)
2012(8572)
2011(7710)
2010(8072)
2009(7736)
2008(8083)
2007(7159)
2006(7146)
2005(6948)
2004(6153)
作者
(24861)
(20441)
(20305)
(19854)
(13123)
(9914)
(9309)
(8085)
(7877)
(7658)
(7153)
(7097)
(6924)
(6891)
(6874)
(6494)
(6169)
(6089)
(6073)
(5895)
(5395)
(5250)
(5170)
(4925)
(4775)
(4589)
(4586)
(4538)
(4413)
(4202)
学科
(28165)
经济(28100)
管理(21003)
(17776)
(15093)
企业(15093)
(11594)
中国(10506)
(9948)
方法(8857)
(8777)
(8208)
(8042)
数学(6953)
(6815)
体制(6795)
银行(6792)
业经(6692)
数学方法(6692)
(6576)
(6526)
税收(6189)
(6129)
(6094)
金融(6094)
地方(5836)
理论(5645)
教育(5571)
(5460)
制度(5456)
机构
大学(111036)
学院(108655)
研究(47284)
(42158)
经济(40903)
中国(37863)
管理(34669)
科学(29389)
理学(27162)
(27056)
理学院(26721)
(26602)
管理学(25944)
管理学院(25741)
(25088)
(23497)
研究所(23254)
中心(20786)
(20732)
(18652)
北京(18546)
农业(18199)
(17308)
财经(17138)
业大(16720)
(16215)
师范(15983)
(15892)
(15271)
(13731)
基金
项目(60654)
科学(45922)
研究(43169)
基金(41699)
(38223)
国家(37870)
科学基金(30328)
社会(24772)
(23583)
社会科(23212)
社会科学(23201)
(21415)
教育(20669)
基金项目(20573)
自然(20558)
自然科(20019)
自然科学(20008)
自然科学基金(19635)
资助(19010)
编号(17393)
成果(16688)
重点(14660)
课题(14327)
(13303)
(13128)
计划(12041)
科研(11747)
(11714)
(11556)
大学(11209)
期刊
(58353)
经济(58353)
研究(44552)
中国(32100)
(21878)
(20536)
学报(20229)
教育(19168)
科学(17605)
管理(15761)
(15267)
金融(15267)
大学(14915)
农业(14009)
学学(13499)
技术(9313)
财经(9063)
经济研究(8617)
业经(8334)
统计(7880)
(7879)
问题(7839)
(7203)
(6446)
(6212)
国际(6187)
图书(6034)
会计(5709)
(5625)
世界(5502)
共检索到204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源  
长期以来,我国统计单位的确定是以法人单位为基本原则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这一原则是基于当时的法人单位比较单一,较少跨产业、跨地区经营的现象,以法人单位为基础进行统计简单易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形式、经营业态日趋复杂和多元化,法人单位统计原则在现行分级核算体制下遇到了重复统计严重、与核算原则相悖、不利于新经济统计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2008SNA关于统计单位的原则建议的研究,以及我国法人单位统计原则的演变和统计单位改革的实践总结,分析了现行法人单位统计原则以及跨省分支机构视同法人单位统计的弊端,提出了统计单位统计原则的三种改革设想:一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统计单位;二是以法人单位跨省产业活动单位作为单独的统计单位;三是在法人单位统计基础上对组织结构复杂企业进行企业结构调查,针对现行统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对这三种改革设想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改革的难点,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敬怡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中央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指导意见》已成为当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英  
我国现行的人口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经常性的人口抽样调查为主体、以人口普查为基础、重点调查等为补充的多种方法的运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人口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与政府、社会对人口信息多层次、精细化、时效性的需求变得不适应,在实践中显露出矛盾和问题。本文将对当前人口普查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在人口统计中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口统计改革的设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契机,建立"人口统计与管理服务数据平台",并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年度更新,取得年度全国、省级及省级以下的常住人口数据;同时改革人口抽样调查的内容,结合手机信令大数据在人口统计中的应用,完善人口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福新,郭所林,刘明扬,倪祥康,鲍谦  
我国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几经改变,造成概念混乱,数字失真,已引起各方面重视。现在很有必要从长计议,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一、人口年报和人口普查中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目前由公安部门具体组织的人口统计年报的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与1982年人口普查的口径相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了两种口径,第一种与人口统计年报的口径相同,人口普查公报中的市镇人口则是按第二种口径公布的,但两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立  
由于政府职能界定不合理,事权和支出责任不明确,政府活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程序颠倒,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宏观经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职能错位,财权和财力集中而事权逐步下移,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事权过重、支出责任与收入能力不匹配,不仅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县乡财政困难,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乡协调发展以及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改革完善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方向是:优先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交叉或重叠的事权进行明确并具体的细分,并以法规或法律形式加以明确规范;适当上移基本公共服务管理与支出责任安排重心,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级政府共享与分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娴  孙文基  林鹏生  
一、税收立法权划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无论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国家,其共同特点都是强调中央税权的主导和控制地位,约束地方税权。我国税收立法权集中于中央与我国政体及历史传统相适应,具有合理性,但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泽彩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构建科学、规范、高效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性、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贯彻落实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的深度延展,为2020年前基本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志勇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合理的事权划分,就不会有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先是提出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后又转向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实际上,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原则才是更合理的选择。文章结合分税制改革,分析了事权划分所涉及的八大难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文章认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困难与政府职能过多、国有产权收益过多有关。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更应突显事权划分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善达  杨文利  许建国  尤克介  杜萌昆  马千里  姚稼强  徐守勤  汤贡亮  庞凤喜  铁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桂祥,孟灿文  
按现行划分标准统计的农业人口,1986年以来全国为8481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0.48%,这一比例,与1963年的83.2%和1979年的81.0%,相差无几。其原因在于现行的划分标准是按户口性质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不能反映已变化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因此,改革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荣军  
1994年税制改革确立了新的中央与地方税收权限划分模式,对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行的税权划分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权划分关系,对进一步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处理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发  贾小爱  
中国人才统计实践已开展多年,并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办公室负责,但现行人才统计标准存在较大缺陷,统计范围仅停留在公有制经济单位的五类人才队伍,人才的统计界定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人才统计标准急需完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福成  
对外贸统计体制进行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迎接“复关”的到来。首先,必须改现行的二元体系为一元统计体系,即把海关从事的对外贸易统计作为我国唯一的外贸统计体系。其次,在我国海关统计的基础上,着重对统计体制及国别统计原则进行改革。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国外贸统计既能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需要,又能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可比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柏冬蕻  
一、我国审计变革已势在必行在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全方位的推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审计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经济监督,也应按照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做出重大变革。(一) 我国审计的组织结构现状1983年9月审计署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恢复了国家审计制度。国务院设审计署,作为最高审计机关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