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6)
- 2023(4968)
- 2022(4341)
- 2021(3735)
- 2019(7299)
- 2018(7249)
- 2017(14231)
- 2016(7655)
- 2015(8888)
- 2014(9272)
- 2013(9622)
- 2012(9566)
- 2011(8961)
- 2010(9432)
- 2009(8970)
- 2008(8977)
- 2007(8282)
- 2006(7998)
- 2005(7763)
- 2004(6900)
- 学科
- 济(60036)
- 经济(59969)
- 管理(24011)
- 业(19706)
- 地方(16465)
- 企(16388)
- 企业(16388)
- 方法(16328)
- 数学(13758)
- 数学方法(13564)
- 中国(12676)
- 地方经济(12160)
- 学(10685)
- 业经(10459)
- 农(10174)
- 财(10139)
- 制(9375)
- 融(7702)
- 金融(7702)
- 经济学(7562)
- 银(7411)
- 银行(7409)
- 体(7175)
- 行(7137)
- 农业(6890)
- 环境(6885)
- 理论(6707)
- 和(6700)
- 发(6500)
- 策(6112)
- 机构
- 大学(127645)
- 学院(126292)
- 济(64965)
- 经济(63639)
- 研究(48449)
- 管理(45567)
- 中国(38858)
- 理学(37251)
- 理学院(36798)
- 管理学(36233)
- 管理学院(35980)
- 财(30749)
- 京(27464)
- 科学(25644)
- 所(25437)
- 财经(23039)
- 研究所(21976)
- 中心(21195)
- 江(21163)
- 经济学(21045)
- 经(20587)
- 北京(18625)
- 经济学院(18425)
- 范(17001)
- 师范(16917)
- 财经大学(16669)
- 院(16515)
- 州(16409)
- 农(16230)
- 省(15248)
- 基金
- 项目(67768)
- 科学(53068)
- 研究(51990)
- 基金(48887)
- 家(40907)
- 国家(40546)
- 社会(34821)
- 科学基金(34497)
- 社会科(32960)
- 社会科学(32948)
- 省(25513)
- 基金项目(24855)
- 教育(23103)
- 资助(21197)
- 划(20837)
- 编号(20502)
- 自然(19790)
- 自然科(19246)
- 自然科学(19243)
- 自然科学基金(18881)
- 成果(18460)
- 发(16055)
- 部(15466)
- 重点(15238)
- 课题(14856)
- 国家社会(14344)
- 济(14060)
- 经济(13914)
- 性(13765)
- 发展(13735)
共检索到22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伯春 徐联忠
经济效益是近几年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如何认识当前的经济效益状况,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现将有关的主要观点加以综述。 一、关于经济效益的涵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效益是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即经济活动中一定的占用和耗费与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之间的关系。在所得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经济效益可以分解为两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粤卫经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技术经济效益研究组主持召开的全国卫生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11日~14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这次讨论会共收到论文278篇,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有88人出席了会议。在讨论会上,代表们围绕着卫生工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北京市统计局《经济效益考核体系》课题组
一、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把经济效益作为规律来研究。认为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范畴和绝对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分枝,即经济效益学。经济效益学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与现实物质生产活动的矛盾运动来揭示经济效益的运动规律的,它研究的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个别方面和个别过程,而是它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它是以消费为起点,再以消费为终点进行系统研究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邵永红 邓国准 陈涌潮
中南地区经济效益审计研讨会于1991年11月19日至23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南六省(区)、二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北京市、天津市审计学会的领导同志和代表,还有武汉大学、江汉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的教授专家共44人。会上交流学术论文和审计案例35篇。 这次研讨会,首先由湖北省审计学会和审计局全面介绍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情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良春
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界、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问题。1986年以来,企业效益下降幅度明显增大,1980—1985年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平均每年下降0.17个百分点,1986—1993年平均每年下降则达1.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扩大。这种状况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由于效益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经济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有多种解释,概括起来可分三种观点;“条件论”、“结构论”和“机制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言 求实
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与陕西省财贸干部管理学院、陕西省行政学院和西北地区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筹备组共同举办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第六次年会(1991年西安),就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经济效益滑坡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议。现将该届年会中提出的若干对策问题综述于后。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效益的下滑具有涉及面大、下滑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的特点,本世纪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了,要完成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必须迅速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被动局面;解决经济效益下降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晓明 管英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讨论综述郭晓明,管英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理论学界就如何实现经济方式转变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现将各种论点综述如下: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与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阶段,具备了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英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以来,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和困难;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这次提高农村信贷经济效益讨论会共开了六天。会上收到论文八十七篇,有十九位同志在大会上发了言;今天上午三个小组的代表介绍了小组讨论的情况;卢汉川同志也讲了一些意见。这次会议大家对提高农村信贷经济效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对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起了推动作用。我们这次开的是学术讨论会,不需要作总结,现在我听了大家的发言,还看了大部分论文,谈谈自已的认识,供大家进一步研究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伯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长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实现形式,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无论是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近一年来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人们对循环经济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学界运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概念进行经济问题的讨论,已经是习以为常之事了。但是,仔细地琢磨起来,这两种概念还的确有讨论清楚的必要,它不单是一个理论概念问题,还有着重要的实践政策的意义,深入地讨论它们,会使我们产生新的理论概念,同时,还会有新的政策考虑与设计。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我们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已有确定含义的概念进行使用时,其含义大体是这样的:社会效益是指为社会提供了服务或是一定劳动和资源耗费,但没有形成任何经济收益的社会性结果,它通常是不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关于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周传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艰难探索,面临重重困难的同时,农村乡镇企业、城市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城镇集体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却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理论界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了广泛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文和
前不久,PICC山东省分公司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就转换保险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人保公司经济效益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是人保公司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唯一选择 大家认为,人保公司要转换经营机制,转变观念是前提。人保干部职工应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树立市场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并摒弃“政企合一”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的“四自”型企业。为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碧峰
关于保护民族工业问题的讨论综述王碧峰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大量外资的引入,保护民族工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的提出,决非出自于杞人忧天式的悲悯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偏见,中国的民族工业确实受到了外资经济的严重冲击,某些民族工业(尤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