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0)
2023(7713)
2022(6520)
2021(5641)
2020(4785)
2019(10617)
2018(10371)
2017(19729)
2016(10030)
2015(10892)
2014(10397)
2013(10626)
2012(10364)
2011(9541)
2010(10101)
2009(9384)
2008(9085)
2007(8416)
2006(7981)
2005(7596)
作者
(29514)
(24761)
(24582)
(23552)
(15774)
(11727)
(10959)
(9420)
(9272)
(8880)
(8738)
(8346)
(8127)
(8047)
(7816)
(7700)
(7355)
(7173)
(7051)
(6507)
(6479)
(5934)
(5920)
(5820)
(5579)
(5573)
(5332)
(5265)
(5063)
(4765)
学科
(68088)
经济(68045)
管理(32778)
(29611)
(24794)
企业(24794)
方法(18904)
地方(18159)
数学(16184)
数学方法(16040)
中国(15517)
地方经济(13099)
业经(12343)
技术(12123)
(12072)
(11769)
(11203)
(10417)
技术管理(9149)
(9142)
金融(9142)
(8745)
银行(8727)
农业(8507)
(8463)
(8237)
(7898)
贸易(7886)
经济学(7678)
环境(7654)
机构
大学(150909)
学院(149678)
(77995)
经济(76714)
研究(58269)
管理(54758)
理学(45640)
理学院(45100)
中国(44804)
管理学(44448)
管理学院(44115)
(35178)
(31823)
科学(30988)
(29385)
财经(26632)
研究所(25923)
经济学(25751)
中心(24893)
(24774)
(24046)
经济学院(22732)
(21336)
(20717)
北京(20614)
财经大学(19430)
(18908)
(18882)
师范(18778)
(18101)
基金
项目(89856)
科学(71879)
研究(67581)
基金(66148)
(57215)
国家(56763)
科学基金(48726)
社会(46997)
社会科(44740)
社会科学(44727)
(34719)
基金项目(33796)
教育(29556)
(28183)
自然(28094)
自然科(27500)
自然科学(27493)
自然科学基金(26995)
资助(26404)
编号(24725)
(21509)
(21150)
成果(20978)
国家社会(20704)
重点(20519)
创新(20100)
(19910)
课题(18388)
发展(18242)
(17993)
期刊
(97778)
经济(97778)
研究(56475)
中国(35085)
(27934)
管理(25452)
学报(20072)
科学(19848)
(19765)
经济研究(17343)
(17182)
金融(17182)
大学(15976)
财经(14894)
学学(14855)
教育(14657)
技术(14595)
(13158)
业经(12774)
农业(12292)
问题(12259)
技术经济(10763)
(10106)
国际(8961)
世界(8901)
统计(8848)
(8317)
经济管理(7774)
经济问题(7766)
科技(7200)
共检索到256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翔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争论之一在于经济是否会收敛,后者通过将技术进步率内生进而证明经济可以持续增长。本文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性质不但和生产及技术有关,而且会越来越受到闲暇选择的影响。当经济进入高收入阶段向稳态逼近时,闲暇的互补效应和正边际效应引致个体选择更多的闲暇,这会使闲暇的替代效应最终抵消并超过闲暇的互补效应,导致经济收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翔  陈倩  
该文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经济增长率可以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如果闲暇能强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体就可能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在制定和指导国民休息、休闲和休假等政策时,一是要努力促使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发挥出闲暇对生产的积极互补效应,二是要保证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有效性、政策效果被不断强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本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 (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长林  
本文通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最优平衡增长路径。随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胡超斌  
笔者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4年~2012年中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探讨了收入税、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税和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中国,收入税和闲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对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的丹麦,较高的收入税水平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康玉洁   曾小梅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996工作制”和“2.5天小长假”的激烈讨论。为了避免价值判断,文章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利用41个较大规模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闲暇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地理特征分别对样本国家分组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闲暇时间比例在0.6608至0.6855区间下经济增长率明显较高;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数量闲暇一旦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即质量闲暇)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政策含义是:既不“996”也不“2.5”,保持闲暇时间比例不变,减少工作时间比例而增加教育时间比例,既能提升人力资本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通过人力资本改善闲暇质量从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翔  王鹏飞  
在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的现代经济体中,人力资本的积累不仅依赖教育、医疗等传统投入,对闲暇时间中非正规教育的依赖亦日益增长。通过引入有效闲暇及其“玩中学效应”(Learning by Playing),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模型化构建,进而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扩展,更新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1995—2019年全球138个主要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有效闲暇所引致的新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闲暇增加后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积极的关联路径:技术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带来的居民闲暇增加经过优化配置,能塑造新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有效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翔  
随着后工业化进程加深,闲暇活动对经济体的影响愈加显著,本文将闲暇引入基于创新的增长模型并利用近20年的OECD国家跨国面板数据,指出闲暇时间和不平等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健康而积极的闲暇可经由闲暇的积极效应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建设后工业化社会或和谐社会过程中,在不损害效率(保持一定程度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健康的闲暇安排即可以弥补维持高效率所引致的个体效用损失,还可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文章放宽了国外对闲暇研究的假设条件,突出考虑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对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引入增长模型研究了闲暇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工业化阶段居民较低的闲暇偏好会拉低经济增长率,因此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同时,合理安排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公休假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燕  卿前龙  
闲暇时间是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的普遍化是闲暇时间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闲暇时间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财富形式,是一种具有正的边际效用的消费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真正的财富",它本身就是生产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俞壮林  
一、闲暇与闲暇消费的内涵什么是“闲暇”? 马克思曾给闲暇下过这样的定义:“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活动不象劳动那样是在必须实现的外在目的的压力下决定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自然的必然性,或者说社会义务——怎么说都行”。自由时间是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是“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从上述马克思对闲暇的定义中可以看到:闲暇是以时间形态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的消费资料,是每个人占有的一种时间资源;是满足绝对需求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之外留下的从事其他活动的剩余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为全体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兰  李方  
加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且作为新兴产业亦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分析,提出应抓住历史机遇,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常乃军  樊增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陈倩  
文章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构建内生增长模型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增长率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前者表征闲暇对生产是替代的还是互补的,后者代表闲暇对效率的动态作用。文章还对此结论做了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当闲暇对效率的作用为负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经济最终收敛或出现衰退。文章最后在对不同情形下闲暇对内生增长的作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努力推动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幸福感,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