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0)
2023(9505)
2022(7874)
2021(7113)
2020(6167)
2019(14231)
2018(14206)
2017(27758)
2016(14893)
2015(16822)
2014(16890)
2013(16895)
2012(15998)
2011(14575)
2010(15319)
2009(14496)
2008(13940)
2007(12719)
2006(11944)
2005(11380)
作者
(46463)
(38614)
(38325)
(36973)
(24752)
(18519)
(17299)
(14937)
(14801)
(14096)
(13556)
(13034)
(12797)
(12715)
(12363)
(12140)
(11710)
(11384)
(11198)
(10730)
(10124)
(9662)
(9639)
(9170)
(8818)
(8700)
(8678)
(8378)
(8048)
(7585)
学科
(86826)
经济(86756)
管理(41063)
(36865)
方法(32698)
(30153)
企业(30153)
数学(29357)
数学方法(28761)
地方(20420)
中国(19555)
(17792)
(17191)
(15653)
业经(15518)
(14355)
地方经济(13826)
农业(11635)
理论(11506)
(11012)
金融(11011)
(11005)
贸易(10994)
(10982)
银行(10949)
(10839)
(10556)
(10509)
(9983)
产业(9779)
机构
大学(224357)
学院(223124)
(101135)
经济(99089)
研究(82800)
管理(80746)
理学(68035)
理学院(67237)
管理学(65653)
管理学院(65262)
中国(63883)
科学(49966)
(48673)
(45999)
(43381)
研究所(38929)
(38573)
(36947)
中心(36801)
财经(35279)
经济学(32313)
业大(32173)
(31818)
北京(31382)
农业(30012)
(29679)
经济学院(28538)
(28498)
(28341)
师范(28108)
基金
项目(139217)
科学(108846)
基金(101059)
研究(97708)
(89448)
国家(88781)
科学基金(75202)
社会(62714)
社会科(59549)
社会科学(59531)
(54487)
基金项目(51196)
自然(49200)
自然科(48108)
自然科学(48092)
自然科学基金(47220)
(45809)
教育(45631)
资助(44489)
编号(37708)
重点(32291)
成果(31557)
(30987)
(30415)
课题(27970)
(27880)
科研(26653)
创新(26307)
国家社会(26225)
教育部(25909)
期刊
(122257)
经济(122257)
研究(74560)
中国(48398)
学报(36880)
(35945)
(34856)
管理(34201)
科学(33559)
大学(28083)
学学(26440)
教育(23697)
(23318)
金融(23318)
农业(22757)
技术(22012)
经济研究(21197)
财经(18964)
业经(17012)
(16545)
问题(15337)
统计(14937)
技术经济(13596)
(12762)
(11926)
决策(11865)
(11680)
世界(10926)
国际(10336)
图书(10187)
共检索到361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正华  
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调节下,当前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2004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笔者从加快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角度,思考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同  
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由于1993年下半年以来进行的经济调整在“九五”开局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货膨胀率虽从1994年的25%左右跌至1995年的15%左右,但仍在经济正常运行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外,且存在着反弹的危险性,中央政府在1996年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这种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颖一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和胜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然结果,是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的现实倒逼。根据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的客观实际,参考欧美日等国家近几年经济增长情况,研判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态势和"稳增长"的重点领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效提升国民经济增长率,需要做四个基本方面的思考:一是国家必须保护国内粮食市场,提高粮食价格使之与国际市场价格脱钩,建立国内合理的价格体系,直接提高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努力提高工薪收入水平,从促进民营经济的工薪收入做起,进一步调整全社会劳动收入的分配比例,以此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消费水平,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向高科技要效益,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依靠世界劳动力市场,重点通过民营企业引进国外优质劳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解决我国严重老龄化和优质劳力不足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友  韩冰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近两三年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经济持续自发性收缩 ,经济增长缺乏长期动力。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破经济的收缩性循环。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依赖私人轿车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长期以来 ,我国汽车工业的相对落后状况使得我国汽车市场及其汽车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 ,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私人汽车消费 ,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越  
当前席卷全球的危机可分为次贷,金融和经济危机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对中国影响较小,当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时才对中国产生实质性影响。前些年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泡沫通过进口需求虚增拉动了中国的出口,外汇储备猛增迫使中国购买大量美元资产,资本回流又助推了美国的金融泡沫,同时出口剧增也拉动了中国经济趋热。2007年中国自身的调整与2008年9月危机全面爆发成为中国经济下滑的内外原因。应对危机在短期主要得依靠扩大投资来弥补出口的下降,且应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非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期则应依靠调整"两高一低"的经济结构;在长期中还应依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改善国有企业境况的重要途径。文章还认为: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强化和优化管理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隋晓  
税收增长是波动的,税收增长稳定性与税种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等税源结构情况密切相关,同时由企业数量和增长情况决定的税源结构中各组成部分自身的稳定性也影响着整体税收的增长情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晓云  
以D.North模型为中心,综述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中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观点,分析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和产权的迂回作用关系,以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绩效提高有所借鉴和启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捷  
一、东亚模式的本质和历史地位在东亚爆发金融危机以后,关于东亚模式的讨论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作者认为,探讨东亚模式的本质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事态,而应当把它放到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世界工业化的历史长河中去加以考察。在人类数万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中,工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逊达  
近几年来,学术界、理论界从多种视角就中国模式问题发表了许多肯定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人们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式的特殊性非常富有启发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类问题,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均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因而还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我们已经有了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中国模式。文章认为,中国模式尚待建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政治体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2007年11月25-26日,全国第十一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消费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八十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交论文近百篇。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下一期续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