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5)
2023(7828)
2022(6017)
2021(5747)
2020(4378)
2019(9864)
2018(10428)
2017(17559)
2016(10998)
2015(12577)
2014(13388)
2013(11981)
2012(10796)
2011(9798)
2010(10206)
2009(9002)
2008(9055)
2007(8744)
2006(8131)
2005(7719)
作者
(28323)
(22994)
(22884)
(22373)
(14720)
(11071)
(10861)
(9157)
(8876)
(8730)
(7859)
(7802)
(7631)
(7443)
(7204)
(7199)
(7134)
(6946)
(6824)
(6718)
(6223)
(5695)
(5614)
(5577)
(5486)
(5243)
(5204)
(5104)
(4763)
(4699)
学科
(33051)
经济(32904)
管理(24328)
(21656)
教育(21504)
中国(19543)
(18693)
企业(18693)
理论(14212)
(12548)
业经(11667)
教学(10927)
方法(10053)
(9901)
(9281)
(8556)
(8107)
(8099)
农业(7993)
地方(7786)
发展(7660)
(7535)
(5851)
技术(5811)
(5694)
(5586)
银行(5578)
研究(5555)
数学(5514)
学法(5487)
机构
大学(145269)
学院(141939)
研究(51613)
(45344)
经济(43785)
管理(43594)
理学(35784)
理学院(35167)
管理学(34189)
中国(33910)
管理学院(33884)
(33653)
教育(33159)
(32618)
师范(32441)
科学(29969)
师范大学(26459)
(26315)
(25806)
(24990)
中心(22860)
研究所(22714)
北京(22595)
技术(20921)
(20616)
职业(20077)
(19001)
财经(18427)
(18331)
(16424)
基金
项目(81566)
研究(71927)
科学(64978)
基金(52827)
(43860)
国家(43228)
社会(42905)
教育(42309)
社会科(39015)
社会科学(39000)
科学基金(36397)
编号(34561)
(34306)
成果(32376)
(30268)
课题(27796)
基金项目(26482)
(24010)
项目编号(20506)
规划(20413)
资助(20332)
重点(20065)
(19730)
自然(19564)
(19165)
自然科(19087)
自然科学(19085)
(19051)
自然科学基金(18743)
(17453)
期刊
(61795)
经济(61795)
教育(59754)
研究(57970)
中国(46019)
(21404)
(19211)
学报(19012)
技术(17379)
科学(17325)
管理(17262)
大学(16108)
职业(15087)
学学(12849)
农业(12424)
(12201)
金融(12201)
业经(10702)
图书(10640)
技术教育(9881)
职业技术(9881)
职业技术教育(9881)
(9638)
论坛(9638)
财经(9490)
经济研究(8687)
(8326)
(8223)
书馆(8088)
图书馆(8088)
共检索到245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当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中 ,最具代表性和冲击力、影响力的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理念。本文分析这两个理念的基本内涵 ,透视它们的社会背景 ,揭示它们的本质意义与基本宗旨 ,并论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对中国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 ,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地探讨、分析一下它们的“定义”、“要义”、“关系”、“初衷”等 ,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与认识的成熟而言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凡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景华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终身教育理念为主导,探讨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与科学性,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晖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非学历证书考试直指劳动者的职业需要和岗位要求,强调劳动个体的职业发展,并能把他们的进取精神及智慧能力引导到终身学习的轨道上来,以促成人生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成人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特点与作用,指出了目前尚存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应有理念与未来策略,以期为国家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然  
以终身教育理念的产生发展为线索,以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三者的关系为基础,阐述了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树生  侯晓萍  
终身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育要求,其提倡从社会整体层面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高等教育和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发布的《拥抱终身学习文化:对教育未来倡议的贡献》报告指出,学习型社会成为全球范围的教育发展方向,但除了职业性和就业的目的之外,目前终身教育与学校高等教育之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终身教育尽管在很多范围得以推广和发展,但其教育目的还没有在整个社会层面得到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也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评价标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显然成了终身教育的一种阻碍。教育应该实现的是一个人终生获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并通过教育机构和社会提供的多维度学习系统实现主动学习的过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立娜  
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引入终身教育理念,以刺激学生求知欲为切入点,实现自主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常态化和持续性,方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创新发展态势。立足于创新型社会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质与成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可从学习理念、学习形式、参与主体以及成果评价机制4个方面进行成人自主学习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遵红  张培  
在信息时代,人们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发展理念与生活方式。终身教育理念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成人继续教育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在立足终身教育的基础之上不断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有效规范成人学习需求管理实践,有着深刻且迫切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运用管理机制的理论,通过对当前成人学习需求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分析,探讨成人学习需求管理的充分必要性,并对目前成人学习需求管理存在的缺乏灵活性、系统性、人本性、标准性等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三方面去系统构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学习需求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俊英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发展主流,成人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部分,它的转型与发展更具迫切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当前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根源,将成人教育模式的转型作为其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路径。据此,本文重点对成人教育在新时期的转型与改革进行探索,对成人教育中的多个层面进行转型策略的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淑萍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立学分累积制度,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的培训体系。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各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和学分银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河南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而教育资源需求较大的省份,建设学分银行为越来越多追求自我提升的人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终身教育和学分银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河南建设学分银行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建设学分银行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霞  
终身教育理念导向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得到丰富发展,其创建学习目标与实施途径也得到相应改变。针对传统条件下我国成人教育的工具性、专业性与阶段性三种概念导向属性,分析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走向问题。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概念需要从工具性走向人文化和生活化,从专业性走向灵活化和应变化,从阶段性走向顺序化和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