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1)
2023(3980)
2022(3531)
2021(3449)
2020(2958)
2019(6919)
2018(7048)
2017(13816)
2016(7835)
2015(8888)
2014(8690)
2013(8777)
2012(8390)
2011(7297)
2010(7357)
2009(6777)
2008(6706)
2007(6078)
2006(5637)
2005(5405)
作者
(21135)
(17285)
(17235)
(16807)
(11027)
(8456)
(7903)
(6706)
(6660)
(6514)
(6036)
(5928)
(5622)
(5465)
(5387)
(5357)
(5133)
(5123)
(5108)
(5064)
(4416)
(4209)
(4187)
(4146)
(3884)
(3874)
(3845)
(3786)
(3475)
(3428)
学科
(29088)
经济(29034)
(21427)
管理(21382)
(16090)
企业(16090)
(11650)
方法(10953)
中国(9554)
数学(9208)
数学方法(9041)
(8590)
农业(8024)
地方(7683)
(7138)
业经(6707)
(5937)
劳动(5919)
(5632)
贸易(5627)
(5424)
(5414)
财务(5409)
财务管理(5395)
(5394)
理论(5152)
企业财务(4990)
(4761)
(4691)
银行(4685)
机构
学院(104636)
大学(104528)
(40864)
经济(39791)
管理(39098)
研究(34253)
理学(32606)
理学院(32194)
管理学(31580)
管理学院(31384)
中国(29340)
(23318)
(21652)
科学(20359)
(17651)
(17572)
中心(16985)
财经(16292)
(16170)
(15599)
师范(15509)
北京(15320)
研究所(15197)
(14566)
(14164)
业大(13817)
师范大学(12507)
(12477)
农业(12204)
(12139)
基金
项目(62916)
科学(49320)
研究(48375)
基金(44694)
(37768)
国家(37338)
科学基金(32288)
社会(29695)
社会科(27885)
社会科学(27877)
(24837)
基金项目(24148)
教育(22510)
编号(21121)
自然(20873)
(20638)
自然科(20354)
自然科学(20353)
自然科学基金(19955)
资助(18696)
成果(17892)
课题(14474)
(13865)
重点(13519)
(13089)
(12374)
项目编号(12243)
(12115)
教育部(12104)
(12081)
期刊
(53073)
经济(53073)
研究(35007)
中国(24961)
(17928)
(15500)
管理(14207)
科学(13439)
教育(13204)
学报(13140)
(12366)
金融(12366)
大学(10363)
农业(9959)
业经(9358)
学学(9355)
技术(8558)
财经(8104)
问题(7505)
经济研究(7110)
(7017)
图书(6564)
资源(5921)
(5880)
理论(5510)
(5324)
会计(5277)
现代(4992)
(4924)
财会(4908)
共检索到173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黎卓  
案情简介劳动者吴某与用人单位甲公司先后签订两份书面劳动合同(期限分别为2008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约定工作岗位为操作工,工资3000元/月。因吴某将于2014年9月30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故甲公司于合同到期后书面通知吴某要求与其续订期限自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的劳动合同,但吴某以其已签订过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由拒绝签订甲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并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多次协商未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盛峰  睢晓鹏  
案情简介2012年8月,谢某进入某公司工作。2012年8月26日,谢某年满60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在该公司工作,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013年2月25日,双方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双方产生纠纷,谢某要求某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周长征  李坤刚  
案情简介王某,男,于2013年3月21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王某述称因与某公司总经理李某系"发小",故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3年1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2月1日,公司即免去其办公室主任职务并告知其已被辞退。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其劳动关系无任何正当理由,故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红运  
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在一定时期会造成就业压力、企业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但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压力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指出了我国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方向。为使这项政策更加合理,应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经济理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渐进式退休和弹性退休相结合,科学制定退休政策和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相结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本刊2014年第8期刊登了《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权利如何处理》的讨论,该文倾向性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只要劳动者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劳动合同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终止,用人单位应当继续用工,并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至劳动者符合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条件时,终止劳动合同。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撰写本文供商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的劳动关系存续问题,目前有三个法律法规条文涉及于此,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对三个条文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司法机关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不是达到退休年龄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终止的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法律发展,应对退休年龄进行功能转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建峰  
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的劳动关系存续问题,目前有三个法律法规条文涉及于此,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对三个条文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司法机关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不是达到退休年龄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终止的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法律发展,应对退休年龄进行功能转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孝保  
问题提出张某,男,1950年11月出生,自2001年10月起在某高校文学院办公大楼从事值班工作。劳动合同约定,张某负责办公大楼的安全保卫工作,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学院教职工的下班时间为张某的上班时间。2012年10月,张某以该高校长期不支付加班费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高校支付加班费,共计7万余元。仲裁委以张某超过退休年龄(张某档案上的年龄是59岁,身份证上实际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易先进  白江莉  
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再加上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及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从而在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具体操作中引发劳动争议。本文通过两则案例,分析了企业或仲裁机构在处理这些劳动争议时的法律问题,并为缓解劳资矛盾和避免退休纠纷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女高知退休年龄问题的复函劳办函[1997]218号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你们关于“河南省女高知退休年龄问题”的函,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河南省劳动厅曾向我部做过专门请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劳动部职能配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万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截面宏观数据分次估计了中国城镇劳动者15-59岁分年龄组的产出弹性,所获得的"产出效率-年龄"特征曲线呈倒U型。总样本显示,200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45-49岁,尽管曲线右端下沉,但显示高龄组依然有较高效率;201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30-34岁,曲线右端进一步"下沉",反映高龄组的相对效率有所下降。东部地区最有效率者越来越集中于年轻组,中西部地区最有效率群组的年龄有所提高。鉴于工资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效率,根据CGSS(2002-2012)各年份数据所刻画的"工资-年龄"特征曲线变化,恰好反映十年间高龄组相对工资水平在下降,这应能说明上述总样本结论的可信。未来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可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临近退休的劳动者产出效率的持续变化,尽量使延迟节奏与他们的产出效率改善状况相一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封进  韩旭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封进  韩旭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性在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增加13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降低47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将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和60岁,则51-60岁女性提供家庭照料的概率将分别下降12和29个百分点。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需要权衡劳动供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箴薇  宋德玲  
基于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制度,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考察女性退休对其配偶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退休会导致其配偶退休概率提高,劳动参与率降低,对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女性的自身健康状况在女性退休对配偶劳动供给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考察延迟退休年龄对家庭劳动供给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男性延迟退休年龄会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对女性的退休及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因此,延迟退休年龄能够促进家庭劳动供给、增加家庭财富积累,但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应充分考虑在家庭内部的溢出效应,立足于家庭,渐进式逐步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