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15)
2022(2609)
2021(2590)
2020(2053)
2019(4835)
2018(4994)
2017(9021)
2016(5447)
2015(6558)
2014(6946)
2013(6801)
2012(6514)
2011(5856)
2010(6156)
2009(5602)
2008(5904)
2007(5714)
2006(5324)
2005(5272)
2004(4653)
作者
(16640)
(13467)
(13398)
(13099)
(8632)
(6595)
(6303)
(5386)
(5193)
(5157)
(4720)
(4580)
(4516)
(4409)
(4397)
(4174)
(4103)
(4078)
(3927)
(3893)
(3636)
(3400)
(3372)
(3303)
(3277)
(3104)
(3011)
(2917)
(2862)
(2821)
学科
(17268)
经济(17228)
管理(16671)
(14501)
(11478)
企业(11478)
(8528)
(6843)
中国(6635)
(6445)
理论(5340)
农业(5185)
业经(5016)
教育(4994)
(4600)
(4586)
银行(4583)
方法(4454)
(4301)
教学(4233)
地方(4214)
(4189)
财务(4168)
财务管理(4140)
(4071)
(3845)
企业财务(3807)
(3769)
贸易(3763)
税收(3747)
机构
学院(78418)
大学(75116)
(27263)
研究(26822)
经济(26316)
管理(25231)
中国(24061)
理学(19423)
理学院(19183)
管理学(18673)
管理学院(18539)
(17546)
(16514)
科学(16436)
(15952)
(15560)
(15014)
中心(13338)
(12872)
研究所(12660)
北京(11952)
(11904)
(11842)
师范(11799)
农业(11776)
财经(11319)
技术(10940)
业大(10818)
职业(10001)
(9871)
基金
项目(37942)
研究(32119)
科学(27792)
基金(23212)
(19612)
国家(19336)
(16633)
社会(16547)
编号(16037)
教育(15700)
科学基金(15441)
社会科(15326)
社会科学(15321)
成果(14778)
(13226)
课题(11929)
基金项目(11657)
(10405)
资助(10369)
自然(9200)
(9183)
项目编号(8894)
自然科(8888)
自然科学(8887)
重点(8791)
自然科学基金(8699)
(8401)
(8018)
(8004)
阶段(7985)
期刊
(42672)
经济(42672)
研究(28878)
中国(22887)
教育(16750)
(15763)
(14866)
(10868)
金融(10868)
学报(10782)
管理(10741)
农业(10328)
科学(9318)
技术(8851)
业经(8207)
大学(8148)
学学(7137)
图书(6454)
问题(5777)
财经(5555)
职业(5400)
书馆(5062)
图书馆(5062)
经济研究(5026)
(4923)
论坛(4923)
(4884)
(4847)
(4807)
会计(4769)
共检索到14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生  陈洪义  贺玉廷  
黑龙江省自1983年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多年积蓄的生产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粮食生产登上了多年为之奋斗的150亿公斤和200亿公斤的两个台阶。1991年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16.43亿公斤。连续几年丰收之后,农村粮食逐年增多。如何把粮食这盘棋走活,既不让生产下滑,又避免谷贱伤农,客观上提出了粮食转化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粮食价格机制是粮食市场经济中最核心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本文在概述目前我国市场粮食价格演变态势的基础上,从宏观高度出发,提出建立符合国情的、粮食价格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设想;并深入阐述了具有创新性"六个必须"的观点,其中特别强调的观点是:"绝对市场化"不适于粮食市场调控,必须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荣  
近几年来,粮食企业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少,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大家都在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目前,在粮食系统内部建立结算中心,即内部银行的办法,已被全国各地粮食部门所关注。有关部门已认识到,建立内部银行是从主观上加强和改善资金管理,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的有效措施。在此,笔者就此问題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我国因粮食需求总量大、供给压力大、世界粮食市场和资源利用难而导致粮食安全只能走依靠自己的资源生产自己需求的绝大部分粮食之路,但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主要资源耕地、水、劳动力、科技等在粮食生产中的配置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以致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供求关系变化的角度看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危机。本文提出应该科学诊别粮食生产资源的功能和特点,保护和培育粮食生产资源;加强资源管理,高效合理配置资源;实施粮食保护支持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吸引资源投向和配置于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宁  
粮食安全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且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跳出粮食安全看粮食安全,实施综合治理,把粮食安全纳入"三农"问题的整体视野之中,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景双  吴振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酿酒的国家之一,我国对酒征税,也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由于酒的税收高,酒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直受到政府和财税部门的关注。白酒税收又居酒税之首,四川省宜宾市1996年白酒流转税收入占“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总收入的49.45%...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文龙  
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流通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物流和供应链建设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法规不完善、粮食供应链节点分散等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在政策、规划和投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资金投入和人才建设等方面积极实行市场化政策,同时要注意防止粮食流通中政府和市场双失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东昌  
文章强调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是粮食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当前存在的多个严峻条件的刚性约束之下,粮食的生产流通改革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以对粮食生产流通所需要素的科学评估为依据,以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为核心,以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各类企业为市场主体,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为基本保障,形成良性运行模式,以尽快解决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组织问题,达到粮食生产及流通直接与市场对接的目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梅  
本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全面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评价。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及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或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较高的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湘  
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的实行,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于拥有12亿多人口、9亿多在农村,且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我国,粮食问题始终举足轻重。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今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尤其令世人瞩目。本文拟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考察,以进一步说明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保证这一改革成功的几个重要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昭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力,何正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问题是农业的主要问题之一。1986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达461亿斤;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增加近一倍,是解放初期100亿斤的2.2倍。粮食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从最近我们在全国商品粮基地生产县(市)之一的仙桃市的调查情况来看,在发展粮食商品生产的诸环节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在极端性灾害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安全问题被推向了风头浪尖。本文探讨了大粮食安全观下的粮食物流问题。首先介绍了树立大粮食安全观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各种形势,最后总结出如何通过现代粮食物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