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5)
- 2023(4063)
- 2022(3482)
- 2021(3310)
- 2020(2693)
- 2019(5966)
- 2018(5903)
- 2017(11594)
- 2016(6466)
- 2015(7241)
- 2014(7226)
- 2013(7028)
- 2012(6949)
- 2011(6387)
- 2010(6600)
- 2009(6227)
- 2008(6098)
- 2007(5701)
- 2006(5426)
- 2005(5093)
- 学科
- 济(22771)
- 经济(22739)
- 管理(21140)
- 业(18961)
- 企(14438)
- 企业(14438)
- 农(10198)
- 财(7777)
- 策(7679)
- 中国(7632)
- 方法(7193)
- 制(6299)
- 农业(6228)
- 数学(6096)
- 数学方法(5949)
- 贸(5872)
- 贸易(5869)
- 易(5742)
- 及其(5715)
- 政策(5476)
- 业经(5469)
- 税(5289)
- 银(5228)
- 银行(5228)
- 地方(5085)
- 税收(5063)
- 行(5060)
- 收(5026)
- 方针(4815)
- 述(4733)
- 机构
- 学院(91942)
- 大学(89646)
- 济(40450)
- 经济(39466)
- 管理(35398)
- 研究(34073)
- 理学(29127)
- 理学院(28845)
- 管理学(28415)
- 中国(28276)
- 管理学院(28225)
- 财(21149)
- 京(19555)
- 科学(18729)
- 所(17408)
- 农(16769)
- 江(16302)
- 中心(15926)
- 研究所(15202)
- 财经(15059)
- 经(13576)
- 农业(12963)
- 北京(12745)
- 范(12308)
- 州(12220)
- 师范(12220)
- 院(12157)
- 业大(12108)
- 经济学(11257)
- 省(11170)
- 基金
- 项目(53272)
- 研究(42578)
- 科学(42142)
- 基金(37818)
- 家(32236)
- 国家(31908)
- 科学基金(27060)
- 社会(26115)
- 社会科(24742)
- 社会科学(24739)
- 省(20509)
- 教育(19311)
- 基金项目(18719)
- 编号(18636)
- 划(17430)
- 自然(16588)
- 成果(16514)
- 资助(16165)
- 自然科(16155)
- 自然科学(16150)
- 自然科学基金(15873)
- 课题(13230)
- 部(12173)
- 重点(11914)
- 发(11910)
- 策(11723)
- 性(11647)
- 年(10964)
- 项目编号(10797)
- 创(10638)
共检索到15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营
在全球经济开放大背景下,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后的粮食贸易态势为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应从宏观管理层面把握全球粮食交易的推进规律及特点、发展态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施中国粮食安全应对之策,助推粮食产业稳步前进。
关键词:
宏观视角 粮食危机 发展态势 应对之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国强 杨世琦
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永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际粮食发展呈现粮价上涨和国际粮食政策连续出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限制粮食出口国家增多和高价粮食持续时期长等问题。综合分析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可以看出引起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者普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波动大、粮食消耗量刚性增加与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刺激粮价上涨、全球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繁等方面。从全球层面看,应对当前粮食危机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构建全球层面上的粮食安全生产的耕地保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供求结构 减灾型农作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赵益平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粮食的生产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证粮食供给,满足市场基本的需要。但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资源分配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粮食生产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可能会造成粮食市场的波动,甚至引发粮食的危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在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
农业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守杰
我国连年增长的粮食生产总量起到压舱石作用,然而国内仍存在自然、市场、技术、政策风险,对国家粮食数量、质量、生态、能力安全构成挑战。为此,必须从政策、制度、技术、市场四个方面来切实保障未来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顺利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业风险 粮食安全 粮食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岩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需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领域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综合措施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支持 流通体系 节约用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1.实行农业补贴,扶持粮食产业。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承智 陈阜
本文对建国 5 0年来我国的粮食作物单产进行了分析 ,同时用线性、二次、三次和指数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根据拟合度高低 ,以三次方程预测了我国未来 30年和 5 0年粮食作物产量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增长和耕地下降趋势预测了我国未来 5 0年的人均粮食可能占有量。预测结果表明 ,2 0 30年我国可望实现人均占有粮食 40 0公斤以上的目标。应采取的对策可概括为 :增加粮食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培育和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品种 ,抑制耕地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 ,节约用粮和适当进口粮食。
关键词:
人口 耕地 作物产量 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伟
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基本面较为脆弱,部分品种产需趋紧、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处于高位水平。受供需错配、俄乌冲突、出口限制政策、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但玉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进口量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较大。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要立足国内供应,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外防输入性风险,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调控力度;主动作为,加强粮食国际合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 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关键词:
世界市场 贸易 粮食安全 中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生态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李显戈 董欢
本文讨论了粮食安全与谷物自给率的关系,提出谷物自给率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谷物自给率的变化。通过探讨日、韩两国谷物自给率下降的过程及其原因,对我国粮食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要更加重视主食自给和供求平衡,更加重视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创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引导,鼓励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引导农产品消费方式转变。
关键词:
谷物 粮食 自给率 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益波
由于国际粮价的长期高位运行、海湾地区的人口激增及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国家正面临着维护粮食安全的严峻挑战。为了实现粮食供给安全性、稳定性,海湾国家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西亚、北非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格局及多元化的安全挑战,给海合会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带来了潜在风险。分析这一案例可以有助于中国在推行粮食外交时更好地趋利避害。
关键词:
海合会 粮食安全 外交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冀县卿
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刚性增长趋势等都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粮食安全还面临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农业科技体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既有农业增长带来了较大的环境代价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道路和政策选择:保障国家宏观层面的粮食安全应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特别是中低产田的粮食单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农村贫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宏观 微观 202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