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9)
- 2023(3388)
- 2022(3134)
- 2021(2845)
- 2020(2475)
- 2019(5553)
- 2018(5638)
- 2017(11232)
- 2016(6178)
- 2015(7071)
- 2014(7480)
- 2013(7719)
- 2012(7718)
- 2011(7024)
- 2010(7178)
- 2009(6675)
- 2008(6859)
- 2007(6403)
- 2006(5884)
- 2005(5881)
- 学科
- 济(32307)
- 经济(32264)
- 业(18553)
- 管理(17905)
- 企(15561)
- 企业(15561)
- 方法(9652)
- 地方(9555)
- 中国(9456)
- 农(9126)
- 业经(8807)
- 产业(8377)
- 制(7263)
- 数学(7069)
- 财(6952)
- 数学方法(6877)
- 学(6680)
- 农业(5964)
- 地方经济(5758)
- 结构(5446)
- 技术(5439)
- 银(5331)
- 银行(5328)
- 理论(5227)
- 行(5114)
- 贸(5066)
- 贸易(5060)
- 融(4937)
- 金融(4937)
- 体(4919)
- 机构
- 学院(95250)
- 大学(95184)
- 济(42761)
- 经济(41833)
- 管理(36220)
- 研究(35313)
- 理学(29742)
- 理学院(29379)
- 管理学(28884)
- 管理学院(28706)
- 中国(28329)
- 京(21277)
- 财(20874)
- 科学(19962)
- 所(18620)
- 江(17066)
- 研究所(16142)
- 中心(16055)
- 财经(15448)
- 北京(14267)
- 范(13652)
- 农(13634)
- 经(13609)
- 师范(13582)
- 州(13428)
- 经济学(12689)
- 院(12171)
- 省(11919)
- 经济学院(11302)
- 业大(11202)
- 基金
- 项目(53678)
- 科学(42424)
- 研究(42033)
- 基金(37510)
- 家(31420)
- 国家(31157)
- 社会(26744)
- 科学基金(26721)
- 社会科(25420)
- 社会科学(25414)
- 省(21544)
- 基金项目(19605)
- 教育(18424)
- 划(17700)
- 编号(17417)
- 自然(15725)
- 资助(15565)
- 自然科(15303)
- 自然科学(15302)
- 成果(15240)
- 自然科学基金(15031)
- 发(13190)
- 课题(12609)
- 重点(12322)
- 部(11743)
- 创(11371)
- 发展(11232)
- 展(11060)
- 性(10938)
- 创新(10551)
共检索到16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中泽
本栏拟立两大论题:1、如何建立第三产业统计;2、在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有那些问题需要那些办法解决。后一个论题要求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运用某一个经济区域的统计资料,但论证的问题必须带有普遍性。广大统计工作者、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都可以选择论题参与论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东辉
经过三年治理整顿之后,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甚至已有学者认定工业化和市场化当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然而,在笔者所能见到的有关论述范围内,在如何判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程度及水平、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需求问题以及90年代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经济意义等方面,目前仍存在着不少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讨论,以利于有关疑点的澄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杰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统计是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准确计量第三产业的服务价值,确定其核算范围和方法,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第三产业的特点是门类繁多,性质各别。按其收支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企业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两大类。前者为营利性单位,后者为非营利性单位。由于两者经营方式和收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桑静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郊区农村在改革开放中,随着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由小到大、从少到多,有了一定发展。其特点是:三产规模日益扩大,经营门类越来越多,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对国家贡献逐年增加。1991年,郊区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23%;向国家缴纳税金1.61亿元,占各县财政收入的4.84%。特别是今年小平同志南方巡视讲话和中央2个重要文件的下达,使郊区出现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木
第三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总结第三产业发展的经验,推动有关的政策研究,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与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国务院研究室财金组、工交组联合于3月中旬在京召开了“中国第三产业增长与发展政策研讨会”。现编发一组有关稿件,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炳洲
目前,对于第三产业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根据有关方面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本文拟就第三产业及其统计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以期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决定社会消费,而社会消费对社会生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友松
“产业”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本意是指与农业相区别的一个部门,即工业。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二次大分工,即工业与农业分离而产生。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是一个词,即industyr。但是,目前,在西方国家对这个词的本‘意进行了发展,使其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了。根据联合国出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于产业(或产业部门)的说明有五个方面,即①一切常住的公营和私人的基层单位及类似的单位,它们为按正常地意在能补偿其成本的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炜
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思考唐炜当今,第三产业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重要产业。目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明晰第三产业的科学内涵.找准其在我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使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第三产业虽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但从目前情况看,还仅仅局限于国内,与走向世界,发展跨国经营,尚有很大差距。国际经验表明,第三产业面向世界,是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战略,必须深化认识,强化措施,抓住机遇,争取在近二三年有一个重大突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尚清
一、关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众所周知,前几年理论界对第三产业的问题曾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其中一个根本性问题是“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争。一些同志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是创造价值的部门,从而这些部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而第三产业则既不创造社会总产品,也不创造国民收入,因而第三产业是非生产部门,这些部门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另一些同志则认为第三产业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第三产业也是生产部门。应该说,有些地方和部门由于把整个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厚甫 王中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近十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很低。下面是1980年到1990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资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纯志
失业、就业与第三产业刘纯志一、劳动就业: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受社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就业已成为困扰湖北与全国经济的一大难题.1.相对劳动人口过剩,失业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在我国失业情况大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德如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分类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至今许多国家对三次产业的口径和划分标准,以及对第三产业内部的分类都不相同。主要分歧是:(1)采掘业是属于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2)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及煤气、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的口径、范围划分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他们所根据的划分标准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同时进行为标准。如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划分为第三产业部门,不同时进行的,划分为第一或第二产业部门。(2)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远近为标准。即距离消费者远的划为第一产业部门,次远的划为第二产业部门,近的划为第三产业部门。(3)以产品是否有形为标准。即产品有形的划为第一或第二产业部门,产品无形的划为第三产业部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程炜杰
我国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已逐步形成"三二一"格局,海洋经济发展逐渐由"资源型"过渡为"服务型",海洋第三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统筹海陆资源、促进互联互通,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并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